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怡涛

作品数:50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历史地理
  • 23篇建筑科学
  • 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建筑
  • 15篇形制
  • 8篇营造法式
  • 6篇建筑形制
  • 6篇《营造法式》
  • 6篇北宋
  • 5篇仿木
  • 5篇测绘
  • 5篇大殿
  • 4篇斗栱
  • 4篇文物
  • 4篇明清
  • 4篇公元
  • 3篇斗拱
  • 3篇官式建筑
  • 2篇断代
  • 2篇遗产
  • 2篇遗址
  • 2篇中京
  • 2篇石塔

机构

  • 46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2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早稻田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49篇徐怡涛
  • 4篇王书林
  • 2篇彭明浩
  • 1篇崔剑锋
  • 1篇王子奇
  • 1篇徐新云
  • 1篇岳青
  • 1篇王建国
  • 1篇赵晓梅
  • 1篇李晖达
  • 1篇金连玉
  • 1篇李若水
  • 1篇朱世伟
  • 1篇张梦遥

传媒

  • 17篇故宫博物院院...
  • 3篇文物
  • 3篇考古与文物
  • 2篇华中建筑
  • 2篇中国历史文物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2篇中国建筑史论...
  • 2篇文物季刊
  • 1篇新建筑
  • 1篇江汉考古
  • 1篇南方建筑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世界遗产
  • 1篇建筑遗产
  • 1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旗帜
  • 1篇建筑史
  • 1篇建筑史学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元七至十四世纪中国扶壁形制流变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存的古代木构建筑、《营造法式》以及其它相关间接史料的研究,揭示出公元7-14世纪中国扶壁形制的典型类型及其分区、分期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此时期中国南北方建筑的部分区域特点,以及《营造法式》的部分地域渊源与流布关系。
徐怡涛
关键词:《营造法式》古建筑建筑形制
北京前三门外传统商业街区和商业建筑研究
该研究课题的主旨是研究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前三门外商业区的形成和演变,并以此区域内现存的商业建筑实例为基础,探究该地区传统商业建筑原型及其在西方影响下的近代化轨迹.该文以北京城市发展史、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史、北京经济发展史...
徐怡涛
关键词:传统商业街商业建筑
文献传递
万历朝的轮廓:从莲池观音到九莲菩萨——明慈圣皇太后的造神之路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文献和相关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梳理出慈圣皇太后造神之路与碧霞元君信仰建构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了明万历朝几座不同地域、不同宗教的敕建庙宇背后统一的历史动因,勾勒出万历朝烙印于庙宇建筑之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轮廓。
袁怡雅徐怡涛
关键词:碧霞元君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建筑复原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对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提出了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方案。研究表明,该遗址可能是一处帝陵上宫,且不是宋高宗永思陵,其磉墩、踏道等做法较为特殊,可以丰富既有建筑史认知。建筑研究和田野考古发掘的通力合作对相关考古发掘与古代建筑研究皆有重要借鉴。
李松阳马力徐怡涛李晖达
鸡叫城F63建筑遗存复原研究
2024年
本文在鸡叫城考古发掘成果及与考古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遗址本体信息、其他相关考古遗址材料和民族志建筑实例,运用建筑考古学建筑遗存复原研究方法,对鸡叫城F63建筑遗存开展了复原研究,最终形成了四种建筑复原方案。本文的复原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建筑发展的认知,在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复原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助力了鸡叫城F63建筑遗存的价值阐释。
赵佳罗焦美宁王悦荻黄青岩徐怡涛郭伟民
从斗栱形制探析13至15世纪中国北方官式建筑与江浙营造的渊源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旨在运用建筑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元代北方官式建筑、江浙地区元代建筑和明永乐至正统年间北京官式建筑在斗栱形制上的异同变化,进而厘清元明之际,中国官式建筑的传承关系。
徐怡涛
关键词:元代官式建筑
论碳十四测年技术测定中国古代建筑建造年代的基本方法——以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年代研究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一 稷王庙大殿历史及研究概况 稷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城西北约6公里的南张乡太赵村内,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现存大殿、戏台各一座。其中,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为早期木构建筑遗存。大殿明间面阔5.01、次间面阔3.76、梢间面阔3.8米,通面阔20.13、通进深12.62米(图一)。
徐怡涛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测年技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长子慈林镇布村玉皇庙被引量:10
2009年
徐怡涛苏林
关键词:玉皇庙建筑专业建筑形制文物部门
试论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成果对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的关键性作用——以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山西万荣稷王庙为晋南地区一座重要的后稷民间信仰的庙宇。2009年,作者曾以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判定其大殿为北宋中前期建筑,下限不晚于北宋熙宁。这一由建筑形制研究得出的结论被随后开展的诸项研究成果所佐证,特别是2011年稷王庙大殿北宋"天圣"题记的发现,为绝对年代的判定提供了关键证据。但针对稷王庙大殿的建造年代判定,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不同认识,尤其是在对稷王庙大殿碳十四测年数据的解读上,存在建于唐代和建于北宋的两种观点。本文以稷王庙大殿为例,探讨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成果对解读碳十四测年数据的关键性作用,以明确碳十四测年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测年上的使用规则和研究潜力。
徐新云徐怡涛
关键词:北宋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
北京中轴线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念
2024年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徐怡涛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思想《世界遗产名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