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昕昀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肿瘤
  • 13篇琥珀酸酯
  • 13篇维生素E琥珀...
  • 12篇乳腺
  • 11篇腺肿瘤
  • 10篇细胞
  • 9篇乳腺肿
  • 9篇乳腺肿瘤
  • 8篇腺癌
  • 7篇乳腺癌
  • 7篇癌细胞
  • 7篇肠癌
  • 5篇凋亡
  • 5篇肠肿瘤
  • 5篇大肠
  • 5篇大肠癌
  • 4篇直肠
  • 4篇乳腺癌细胞
  • 4篇腺癌细胞
  • 4篇裸鼠

机构

  • 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29篇徐昕昀
  • 19篇张军初
  • 18篇王强
  • 11篇朱大乔
  • 11篇张伟
  • 7篇孙延平
  • 6篇张玲珍
  • 5篇江道振
  • 4篇阮灿平
  • 3篇高文超
  • 3篇王伟军
  • 3篇徐燕
  • 3篇许超
  • 2篇何金
  • 2篇仇明
  • 2篇高春芳
  • 1篇倪灿荣
  • 1篇刘会敏
  • 1篇孙小娟
  • 1篇李莉

传媒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侧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6例cN0单侧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癌灶数量、肿瘤直径、腺外浸润情况、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T分期等,总结cN0单侧PTC患者患侧及对侧CLNM的规律,并应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侧及对侧CLNM发生率分别为32.6%(15/46)和21.7%(10/46),在对侧转移的患者中,仅对侧发生CLNM者占70.0%(7/10)。其中T1、T2期患者共发生CLNM 20例(48.8%,20/4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cm、不合并HT与患侧CLNM有关(P<0.05),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均与对侧CLNM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1cm(OR=4.890,P=0.044)是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HT(OR=0.086,P=0.034)是患侧CLNM的保护因素;多灶癌(OR=7.60,P=0.038)是对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仅发生患侧CLNM和仅发生对侧CLNM的患者中,合并HT时更易发生对侧CLNM(P<0.05)。结论在cN0单侧PTC患者中,患侧CLNM最为常见,也可仅发生对侧CLNM;T1、T2期患者CLNM率较高,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rophylactic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PCND);肿瘤直径>1cm时,建议行患侧PCND;肿瘤为多灶癌、合并HT时,行对侧PCND价值更大。
顾梓群单成祥刘佳冯云洁仇明徐昕昀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三苯氧胺(TAM)对荷乳腺癌裸鼠的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裸鼠皮下接种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TAM治疗组(予5 mg/kg TAM治疗)、VES治疗组(予150 mg/kg VES治疗)、联合治疗组(5 mg/kg TAM+150 mg/kg VES),每组10只,治疗4周后测量各组肿瘤大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表面Fas和FasL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Fas和FasL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VES联合TAM对荷乳腺癌裸鼠体内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用VES或TAM抑制作用增强(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联合药物治疗后肿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G0/G1期阻滞,肿瘤组织和细胞表面的Fas和FasL表达上调,同时细胞的凋亡率升高。结论:VES联合TAM对荷乳腺癌裸鼠体内肿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Fas/FasL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周辉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徐昕昀何金王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维生素E琥珀酸酯三苯氧胺
建立并评估新的胃癌N-糖诊断标志物
2013年
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患者血清N-糖图谱在癌变过程中的特征性改变,新建用于诊断胃癌N-糖标志物,并判断其诊断效力。收集胃癌(n=80)、胃溃疡(n=25)和健康对照(n=139)血清,基于DNA测序仪的毛细管电泳技术(DSA-FACE)检测每份血清标本中N-糖组图谱;采用临床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每份血清常规肿瘤标志物;分析N-糖图谱中特征性糖结构在疾病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及其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改变,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衡量单个N-糖及常规肿瘤标志物诊断效力,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有效的多指标诊断模型。每份血糖N-糖图谱至少得到9个N-糖结构峰。多个核心岩藻糖结构峰及侧支岩藻糖结构峰在三组有显著差异。在肿瘤组中,peak 5与peak 9在肿瘤组中显著升高,而含有核心岩藻糖结构的糖链peak 2、3、6、7和peak 8显著性降低,并且在胃癌进展期中,这类核心岩藻糖结构峰值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研究所建立的N-糖诊断模型GCglycoB,在不影响特异度的情况下,较常规胃癌标志物联合应用敏感度提高20%,正确率提高26.7%。新建N-糖诊断标志物GCglycoB与现有肿瘤标志物比较,可显著提高胃癌诊断率;但这一新的胃癌诊断模型离理想标志物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尚需临床大样本多中心补充、验证;胃癌核心岩藻糖结构降低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徐昕昀赵云鹏阮灿平高文超王治国高春芳
关键词:胃癌诊断标志物
微量元素与乳腺肿瘤关系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部分微量元素与乳腺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 10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91例乳腺良性肿瘤和 8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组织及非病变组织中 Cu、Zn、Fe、Mg、Ca等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3组的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微量元素有显著差异 ,乳癌组血清、肿瘤组织中 Cu、Fe比值明显高于良性瘤组、健康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织 (P<0 .0 5 ) ,而 Zn、Mg、Ca水平则明显低于良性组、健康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织 (P<0 .0 5 )。 结论 :结果提示Zn、Mg、Ca可能是乳癌保护因素 ,而 Cu。
张军初傅尚希蔡清萍徐昕昀陆腊梅
关键词:微量元素乳腺肿瘤预后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性的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长征医院完成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53例及同期开腹手术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分期、分级、手术方式等方面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所需手术时间均较长(t值分别为7.12、12.43、6.95、4.53,P均<0.01);而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及右半结肠切除术出血量较开腹手术少(t值分别为3.16、6.95,P均<0.01);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手术(t值分别为6.15、6.53、6.15、45.6,P均<0.01);而切除淋巴结数量、右半结肠和乙状结肠标本切除长度和切缘距离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远切端距离比开腹组长(f=3.83,P<0.01);随访2~27(平均12)个月,两组均未发现切口转移,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且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阮灿平徐昕昀高文超孙延平张剑王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直肠结肠切除术重建性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中P糖蛋白、DNA拓扑异构酶Ⅱ及谷胱甘肽转移酶π亚型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谷胱甘肽转移酶π亚型(GsT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TopoⅡ和GSTπ在4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15例,胃癌12例,结直肠癌15例,肝癌4例,胆囊癌1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1)在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组织中,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16.7%和66.7%;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91.7%和100%;GST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25.0%和48.9%。(3)P-gp和GSTπ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979,P<0.05)。(2)P-gp和GSTπ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肠型与弥漫型、高和中分化型腺癌与低分化型腺癌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结直肠癌高分化型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型腺癌(P<0.05)。结论:P-gp、TopoⅡ与GSTπ在食管癌和胃癌的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有限;结直肠癌的耐药表型与P-gp表达密切相关。
张军初江道振徐昕昀何金刘会敏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P糖蛋白
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MCF-7乳腺癌细胞三苯氧胺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MCF-7乳腺癌细胞三苯氧胺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VES刺激24h,VES浓度为5μg/ml和10μg/ml。随后以1μM,2.5μM,5μM和10μM的三苯氧胺作用24h,以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VES对HER-2mRNA表达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VES作用前后HER-2产物c-erbB-2表达的变化。结果TAM对MCF-7乳腺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VES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对TAM的敏感性升高。RT-PCR显示VES作用后乳腺癌细胞HER-2mRNA转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乳腺癌细胞c-erbB-2的表达降低。结论VES对MCF-7乳腺癌细胞三苯氧胺的敏感性具有增强作用,可能与降低HER-2基因表达产物有关。
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徐昕昀王强
关键词:维生素E琥珀酸酯乳腺肿瘤三苯氧胺敏感性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他莫昔芬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2005年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他莫昔芬(tamoxifen)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析调控Fas/FasL系统表达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ER阳性)和MDA-MB-435(ER阴性)以VES联合他莫昔芬作用24和48 h,VES浓度为10和20μg/mL,他莫昔芬的浓度分别为1、5和10μmol/L。以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VES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联合作用后,乳腺癌细胞表现为明显的G0/G1期阻滞,MCF-7和MDA-MB-43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由(3.30±0.2)%和(4.88±0.9)%升高至(25.61±2.7)%和(23.33±1.1)%,流式细胞仪提示,MCF-7和MDA-MB-435细胞表面的Fas分别由50.07和46.29升高至116.72和136.68;FasL分别由51.85和57.43升高至146.82和127.90。结论:VES联合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Fas和FasL表达上调有关。
张军初张伟徐昕昀朱大乔张玲珍王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维生素E他莫昔芬肿瘤细胞
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人大肠癌荷瘤裸鼠的体内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1].本研究通过人大肠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探讨VES在体内抑制肿瘤的作用.
张伟徐昕昀张军初朱大乔王伟军王强
关键词:维生素E琥珀酸酯荷瘤裸鼠模型人大肠癌抑制肿瘤
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分析凋亡诱导分子Fas表达的变化。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雌激素受体阳性,ER(+)]以VES刺激1 2,2 4 h和4 8 h,VES浓度为5μg/mL,1 0μg/mL和2 0μg/mL,用MTT法测定VE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Fas的表达;W 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VES作用后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VES对MCF-7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MCF-7乳腺癌细胞的自然凋亡率为1.2%;5μg/mL,1 0μg/mL和2 0μg/mL的VES作用4 8 h后凋亡率分别升高至1 1.2%,1 6.4%和4 1.2%。VES作用后乳腺癌细胞Fas蛋白水平和细胞表面Fas表达升高。结论VES对ER(+)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细胞表面Fas表达上调有关。
徐昕昀张伟张军初江道振王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胞凋亡维生素E琥珀酸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