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嘉庆
  • 3篇巡抚
  • 3篇清末
  • 3篇嘉庆朝
  • 2篇山东巡抚
  • 2篇清代
  • 2篇外交
  • 1篇档案
  • 1篇盗窃
  • 1篇盗窃案
  • 1篇地方官
  • 1篇地方官员
  • 1篇地方行政
  • 1篇地方行政区划
  • 1篇督抚
  • 1篇行窃
  • 1篇行省
  • 1篇行省制度
  • 1篇行政
  • 1篇御史

机构

  • 12篇中国第一历史...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12篇徐春峰
  • 1篇张效民
  • 1篇屈春海

传媒

  • 4篇历史档案
  • 1篇满语研究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国际政治科学
  • 1篇明清论丛
  • 1篇第九届清宫史...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设立被引量:2
2017年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徐春峰屈春海
关键词:清末
嘉庆年间王树勋还俗捐官案
2021年
嘉庆二十年(1815)五月初二日,掌江西道监察御史石承藻参劾湖北襄阳府知府王树勋系广慧寺僧人还俗捐官一案,后由此牵涉众多官员人等。关于王树勋及其案件,文献多有记载或评价。如张惠言《书山东河工事》曾提及嘉庆初年山东巡抚伊江阿幕客"王先生"之豪横。
徐春峰
关键词:山东巡抚监察御史嘉庆还俗
辛博悌清末活动概述
2008年
徐春峰
关键词:清末中国海关外国记者
嘉庆朝山东巡抚任免升迁述略
2021年
清代山东巡抚作为一省最高长官,其具体任免升迁情形如何?本文以嘉庆朝山东巡抚为对象,利用档案等史料,对其设置、职衔及19任巡抚任免升迁做出统计与分析,概括其整体特点。嘉庆朝山东巡抚延续清前期满多于汉的传统,满洲官员升迁方式更为直捷。较之他省,山东巡抚任期过短,任免频繁,缺乏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给山东地方治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山东巡抚被皇帝斥革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反映了巡抚总体素质的因循平庸,从而造成地方吏治趋于败坏。
徐春峰
关键词:嘉庆朝山东巡抚
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被引量:11
2006年
徐春峰
关键词:清代地方行政区划行省制度明朝巡抚京官
嘉庆朝地方官员对调浅析
清王朝在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之后,政治制度已经逐渐确立和完善。在地方,总督和巡抚作为最高长官代为治理。督抚作为封疆大吏,直接承接皇帝旨意,使上情下达,调署考核属下官员,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并及时汇总反映到朝廷;皇...
徐春峰
文献传递
从督抚陛辞看康熙帝的地方政策
面对广阔的疆域,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这是历代统治者面临并试图解决的问题。作为清朝地方最高官制的的督抚制度,实际上是由总督和巡抚作为直接承接皇帝旨意并对地方进行统治的方式。作为"封疆大吏"的督抚,使上情下达,处理各种突...
徐春峰
关键词:康熙帝
文献传递
晚清外交变化的观念因素被引量:6
2006年
19世纪,清王朝国力明显衰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却蒸蒸日上。以武力为后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触角伸到中国。可是,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先进文明,清政府何以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坚持传统的天朝外交而无本质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晚清政府又为何调整对外政策从而走上外交近代化的道路?
张效民徐春峰
关键词:晚清外交《北京条约》奕诉驻外使节蒲安臣华夷
最后的坚持--清末外交服饰的更易
鸦片战争以后,因为服饰与西方各国的悬殊,清朝的外交官在外交活动中,遇到了种种困难。本文试图从清末外交官的服饰及问题、外交服饰的不可更易和外交服饰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徐春峰
关键词:清末时期外交礼仪服饰制度
清代宗室觉罗婚丧恩赏银两初探——以宗人府档案为例
清代旗人入关后,人口逐渐增加,旗人生计成为当时突出的问题。统治者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解决,或赏赐钱粮,或查免欠项,恩赏银两亦为其中之一。其中,作为旗人上层的宗室觉罗,其婚丧恩赏银两的发放有详细的官方记载。
徐春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