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群

作品数:77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7篇血型
  • 12篇RHD阴性
  • 11篇稀有血型
  • 11篇基因
  • 10篇溶血
  • 9篇免疫
  • 9篇不规则抗体
  • 8篇孕妇
  • 8篇献血
  • 8篇汉族
  • 8篇RH血型
  • 7篇血型系统
  • 7篇血液
  • 7篇中国汉族
  • 7篇献血者
  • 7篇RHD基因
  • 6篇新生儿
  • 6篇新生儿溶血
  • 6篇输血
  • 6篇抗-D

机构

  • 70篇山东省血液中...
  • 12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深圳市血液中...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安徽省血液中...
  • 2篇陕西省血液中...
  • 2篇邯郸市中心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成都市血液中...
  • 1篇河南省红十字...
  • 1篇大连市红十字...
  • 1篇辽宁省血液中...
  • 1篇辽宁省血液中...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作者

  • 76篇徐群
  • 39篇李京
  • 30篇吕红娟
  • 17篇孙昌魁
  • 17篇宋永红
  • 11篇聂向民
  • 10篇沈云青
  • 9篇刘德春
  • 8篇张文静
  • 8篇王潍
  • 6篇王玫
  • 6篇庄云龙
  • 5篇朱传福
  • 5篇孙波
  • 5篇张建业
  • 5篇赵爱平
  • 4篇房云海
  • 3篇张毅
  • 3篇秦敬民
  • 3篇于媛

传媒

  • 20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汉族群体Rh阴性个体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研究
该课题对131名中国汉族Rh阴性个体RHD基因外显子的构成进行研究,以探讨中国汉族人RHD基因结构特征,为RHD基因定型方法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中国汉族人RHD基因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以PCR为基础的RHD基因定型技术灵敏...
徐群
关键词:RHD抗原RHD基因
文献传递
冷凝集素、抗-K、抗-E、抗-Jk^b同种抗体1例被引量:2
2010年
吕红娟孙昌魁李京刘德春徐群
关键词:冷凝集素不规则抗体同种抗体
献血者弱D型8例被引量:1
2006年
李京徐群朱传福聂向民刘德春王玫
关键词:RH血型阴性弱D型献血者
汉族DEL型孕妇可免去抗-D产前检查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鉴于占我国汉族Rh(D)阴性人群约25%的DEL型红细胞具有基本完整的D抗原表位,临床观察汉族DEL型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是否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方法跟踪观察和测定207名有妊娠史的Rh(D)阴性孕妇产前和产后血清抗-D,根据RhCcEe表型和PCR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鉴别DEL型和真实Rh(D)阴性表型。结果 207名Rh(D)阴性孕妇中,DEL型个体46名(22.2%)均未检测到血清抗-D,即使5名个体有2次或以上生育史,亦未见同种免疫反应。161名真实Rh(D)阴性个体中检出40例抗-D阳性(24.8%);80名有生育史的真实Rh(D)阴性孕妇中30例抗-D阳性(37.5%);20名有2次或以上生育史的真实Rh(D)阴性孕妇中12例存在抗-D(60.0%)。结论 DEL型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发生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很小,我国Rh(D)汉族阴性孕妇中的DEL个体可免去定期的产前抗-D检测,以及免去预防性Rh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邵超鹏徐华徐群孙国栋李剑平张伯伟梁晓华刘忠周英李丹庄乃保
关键词:RH血型抗-D同种免疫产前检查
IgG冷反应性抗-M抗体产前筛查一例
目的 探讨母胎MN血型不合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室近期接收的一名医院鉴定为血型抗体筛查阳性的孕妇行血型相关抗体鉴定,运用免疫血清学方法,进行红细胞ABO血型抗原鉴定,Rh系统及其他系统血型抗原鉴定,进一步鉴定抗体和检...
潘英芳徐群赵爱平李京宋永红吕红娟周娜滕彬
关键词:HDN抗-M
IgM及IgG抗-Ce、抗-e联合抗体致迟发型溶血反应1例
目的研究分析患者抗-Ce联合抗体的特异性,解决临床疑难输血的问题(患者因贫血曾在县级医院输2U悬浮红细胞无输血反应,1周后再次输注2U悬浮红细胞出现高烧、血尿、呕吐现象,后转至一省级医院测到不规则抗体,配血不合)。方法利...
孙昌魁吕红娟李京徐群
花生四烯乙醇胺对血小板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乙醇胺(ANA)对血小板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从无偿献血者中采集的血小板,分为实验组(n=20):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的ANA;对照组(n=20):未加ANA;2组均置于(22±2)℃水平振荡的振荡仪保存7 d。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线粒体Cyt-C的释放和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表达,ELISA方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S表达阳性率:(8.29±1.44)%vs(14.24±2.47)%(P<0.05);caspase-3活性形式表达量:(0.063±0.014)%vs(0.132±0.025)%(P<0.05);caspase-3活性:0.096±0.04 vs 0.208±0.03(P<0.05);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的数量比值:(3.18±1.32)%vs(15.13±3.40)%(P<0.05)。结论 ANA降低血板PS的膜外表达、减少线粒体Cyt-C的释放以及降低caspase-3活性,延缓了血小板凋亡。提示ANA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介导的途径抑制血小板凋亡。
庄云龙李蓬刘燕张毅乔文本于媛房云海徐群朱传福张文静
关键词:血小板线粒体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CASPASE-3
中国汉族人Rh血型系统D阴性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及其一个新的RHD基因突变的发现
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具多态性和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之一。其中RhD蛋白抗原的高免疫原性常常会引起新生儿和胎儿溶血病(HDFN)等疾病。Rh抗原由两个高度同源的基因RHD和RHCE编码。研究证明在不同种族的 RhD阴性个体中...
徐群孙波吕红娟李京刘德春
文献传递
心理督导对儿科急诊护士自我成长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心理督导对儿科急诊护士自我成长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某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科工作的7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儿科急诊护士随机分成心理督导组38人、对照组40人。心理督导组采用团体心理督导和个体心理督导的方式,对照组不采用团体心理督导和个体心理督导。采用自我效能感及情绪评价量表作为自我成长的评价指标,督导前后分别对两组护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SAS、SDS、GSES评分。结果 对照组两次测评的SAS、SDS、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理督导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GSES评分提高(P均<0.05)。心理督导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第二次SAS、SDS评分低(P均<0.05),而心理督导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较对照组第二次GSES评分高(P<0.05)。结论 心理督导能够改善儿科急诊护士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效能,促进儿科急诊护士的自我成长。
王怀莲任广芳徐群朱思莲刘志红
关键词:儿科护士急诊科自我成长自我效能
中国汉族人群RHCE和RHD基因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RhD(-)个体Rh血型系统RHCE基因4种外显子和RHD基因8种外显子的构成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80名汉族RhD(-)个体的RHD基因及RHCE基因进行研究。扩增RHD基因的第2、3、4、5、6、7、9、10外显子和内含子4以及RHCE基因的第1、2、4、5外显子和内含子4。结果80名RhD(-)供者的Rh表型为ccdee 38人,Ccdee 34人,ccdEe 4人,CcdEe 4人。在表型为ccdee和ccdEe的42人中,D基因8种外显子全部缺失。在表型为Ccdee和CcdEe的38人中,RHD基因则表现出多态性,16人存在全部D基因8种外显子,11人缺失全部D基因8种外显子,8人存在D基因第2外显子,3人存在D基因第2、10外显子。结论 中国汉族RhD(-)个体D基因外显子具有多态性。Rh表型为cc的个体D基因8种外显子全部缺失,在表型为Cc的个体中观察到4种D基因多态性。中国汉族人群D基因结构不同于高加索人种,故应用RHD基因定型时,临床医生应慎重对待。
徐群张世训张建业司桂玲宋永红王玫李京王潍聂向民
关键词:RHD基因RHD(-)RHCE基因中国汉族人群人种基因结构
全文增补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