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虹

作品数:84 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生物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27篇基因
  • 24篇蓝藻
  • 17篇微囊藻
  • 15篇铜绿微囊藻
  • 15篇螺旋藻
  • 13篇蛋白
  • 13篇胸腺素
  • 11篇胸腺素Α1
  • 11篇杀藻
  • 10篇细胞
  • 8篇钝顶螺旋藻
  • 8篇转基因
  • 7篇活性
  • 6篇质粒
  • 6篇基因表达
  • 6篇基因工程
  • 6篇赤潮
  • 6篇SYNECH...
  • 5篇藻丝
  • 5篇藻丝体

机构

  • 83篇厦门大学
  • 3篇湖南人文科技...
  • 2篇厦门市药品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84篇徐虹
  • 54篇章军
  • 22篇楼士林
  • 20篇刘仁海
  • 18篇周克夫
  • 6篇郑天凌
  • 6篇郑锦乾
  • 5篇秦燕
  • 5篇柯珍恋
  • 4篇徐惠娟
  • 4篇陈天圣
  • 4篇欧阳青
  • 4篇林重阳
  • 4篇吴娟
  • 3篇黄澜
  • 3篇黄晶
  • 3篇黄小花
  • 2篇周大旺
  • 2篇张福星
  • 2篇郑敏

传媒

  • 12篇厦门大学学报...
  • 8篇高技术通讯
  • 6篇海洋科学
  • 3篇中国藻类学会...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药材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1篇2001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螺旋藻基因转化筛选的方法
一种螺旋藻基因转化筛选的方法,涉及一种基因工程。1)构建获得包含有两个插入序列、gfp基因、nptII标记基因和Ap标记基因的螺旋藻整合筛选质粒pEGFP-IS-IS-Km;2)供体质粒pEGFP-IS-IS-Km的超声...
章军徐虹丁旭东杜正伟郑天凌
文献传递
氮磷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生理代谢响应
铜绿微囊藻是形成蓝藻水华的主要优势藻种,给人们生产生活,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氮、磷作为自养生物的必需元素,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和细胞周期.当水体中氮、磷元素富集时易引起藻细胞快速繁殖,爆发水华.在水...
叶倩张丹阳张福星范永香邵雪萍郑天凌徐虹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生理代谢
一种新型广谱的原核型分泌表达载体的建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Cyanobase藻类学数据库查询,从集胞藻6803转译后加工过程中的某些蛋白的分泌信号序列得到了可以用于分泌型表达的信号序列,进一步通过SignalP3.0Server分析软件预验证,从集胞藻6803得到4种不同蛋白的信号序列A、B、C、D,将这些信号序列插入pET-His-EGF表达载体hegf基因上游,得到了带有分泌型信号的pS-X系列分泌型表达载体,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在其中的pS-A载体中实现了分泌型表达,hEGF分泌到周质空间的相对表达量约为1%,在其它3个载体中未见表达。获得的pS-A分泌型表达载体是一种新型分泌型表达载体,它利用蓝藻信号序列作为分泌表达的信号肽,实现了hEGF多肽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通过融合白亚细胞定位法处理得到的hEGF多肽在胞质、周质空间和培养基中表达的比例为85∶33∶25(density intensity/mm^2),利用渗透休克处理方法得到的比例为50∶37∶25。由于A信号序列本身是集胞藻6803膜蛋白(ID:s110172/NCBI-GI:1001433)的分泌信号肽,说明pS-A载体是一种广谱的原核型分泌表达载体。这一结果为实现hEGF在螺旋藻中的分泌型表达奠定了基础。
郝春芳徐虹章军刘仁海
关键词:信号肽序列分泌型表达
FtsZ在钝顶螺旋藻形态建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研究细胞骨架蛋白FtsZ在螺旋藻形态建成中的作用,通过PCR克隆了ftsZ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通过免疫小鼠制备了FtsZ的多克隆抗体。分别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螺旋藻不同形态藻丝体中ftsZ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表明,在两株不同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FACHB869和FACHB882中,ftsZ在直线形藻丝体中的表达量都高于螺旋形藻丝体。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FtsZ蛋白在藻细胞中呈环状分布于细胞膜上,且这种环状结构在直线形藻丝体中排列较密而在螺旋形藻丝体中排列疏松。ftsZ在不同形态藻丝体中的表达量和细胞定位差异说明,细胞骨架蛋白FtsZ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刚性而参与螺旋藻形态建成。
邹路阳吴娟曾群安徐虹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FTSZ细胞骨架蛋白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20 ATP含量和细胞分裂昼夜节律的研究
2008年
为了研究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7820中是否存在内源昼夜节律,检测了其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细胞分裂的日变化规律。通过生物发光法检测的细胞内 ATP 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12h光/12h暗(L/D)周期环境下该藻的 ATP 含量呈现明显的近似24h 的昼夜周期性变化,且这种周期性变化在连续光照条件下能至少持续运行3个周期,周期长度具有温度补偿效应,而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能重置昼夜节律的时相,这说明铜绿微囊藻 ATP 含量的昼夜节律变化受到内源生物钟的控制。通过对细胞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检测发现,传代时间为38.4h 的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分裂也呈现受生物钟调控的昼夜节律性,这种昼夜节律变化可能是生物钟通过一种门控机制调控 M.aeruginosa PCC7820的细胞分裂时相而产生的。
徐虹林重阳黄晶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昼夜节律ATP含量细胞分裂
铜绿微囊藻生物钟蛋白KaiA的自身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蓝藻虽为原核生物,但它也和真核生物一样具有生物钟,它的固氮作用、光合作用、氨基酸吸收、细胞分裂以及基因表达等生理代谢过程都受到生物钟的调控,具有昼夜节律性.虽然蓝藻生物钟和真核生物钟一样,都以近24h的周期运行,都具有温度补偿效应,光、温等环境因素都能重置生物钟的时相,但组成蓝藻生物钟的钟蛋白与真核生物钟蛋白间不具有任何同源性,蓝藻生物钟的计时机制也与真核生物钟存在差异[1-2].
徐虹郑锦乾章军李珣胡晗华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酵母双杂交
丝状蓝藻Calothrix sp.PCC7601原生质球的分离和再生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溶菌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处理法 ,首次较好地分离具活力的丝状蓝藻 Calothrixsp.PCC76 0 1的原生质球 .通过再生培养 ,跟踪显微观察了原生质球的再生过程 ,并且获得了再生藻株 .为丝状蓝藻的转基因工作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受体细胞 .
章军徐虹蔡晖楼士林
关键词:丝状蓝藻原生质球转基因工程
采用PhR-L20C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转胸腺素α1基因蓝藻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PhR L20C光生物反应器对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进行6批次的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根据该型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所具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条件进行培养,一个培养收获周期为6d,平均生长速率为0.61OD730/d,6d后藻细胞平均终浓度达到OD730=4.27,绘制了转基因藻细胞的光密度与其干质量的标准曲线,通过曲线得出产率平均约为0.36g/(Ld),最高0.40g/(Ld);最终细胞密度平均可达2.52g/L,最高2.84g/L.
刘俊郑锦乾黄小花郝春芳周克夫徐虹刘仁海章军
关键词:蓝藻免疫调节剂
一株可摄食铜绿微囊藻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鞭毛藻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摄食铜绿微囊藻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鞭毛藻及应用,具体为Poteriospumella属鞭毛藻Poteriospumella lacustris NY1,是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爆发水华的南一水库中分离、筛选...
徐虹陈双双谢婉馨杨龙凤
抗胸腺素α1(Tα1)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及转基因藻中Tα1的检测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分级盐析纯化抗Tα1多克隆抗体,然后用不同量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兔抗Tα1抗体进行中和,以去除血清中的抗BSA抗体,并利用纯化后的抗Tα1多克隆抗体检测转基因藻中Tα1.结果表明:采用25%(NH4)2SO4进行分离纯化,并将BSA加入到血清中进行中和,37℃处理30min,BSA的量与血清的比例以1μL血清+15μgBSA可达到中和血清中的抗BSA抗体的目的.获得的抗Tα1抗体效价与未进行分离前基本相同,并且阴性本底低.采用ELISA方法检测野生藻和转基因藻中的Tα1,转基因藻的Tα1OD450值比野生藻的高2.1倍以上,提示Tα1在转基因藻中成功表达.实验证明,此方法能有效纯化抗胸腺素α1多克隆抗体,获得特异性强的抗胸腺素Tα1抗体,并且效价不受影响.
黄小花周克夫章军刘仁海徐虹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反应纯化抗体转基因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