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免疫
  • 4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3篇肝病模型
  • 3篇病理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嘉兴妇幼保健...

作者

  • 13篇徐黎明
  • 5篇丁伟
  • 4篇厉有名
  • 4篇徐磊
  • 4篇虞朝辉
  • 4篇徐承富
  • 3篇滕晓东
  • 2篇王波
  • 1篇白燕峰
  • 1篇应李雄
  • 1篇李燕园
  • 1篇唐秋苏
  • 1篇尤启汉
  • 1篇余心如
  • 1篇李君
  • 1篇许林杰
  • 1篇薛晓伟
  • 1篇周杰
  • 1篇王照明
  • 1篇姚洪田

传媒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首届浙江省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免疫组化检测系统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每种检测系统相对应的一抗稀释比都不相同,对使用即用型抗体的用户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更换检测系统。而使用浓缩型抗体的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根据组织的来源、抗体表达的部位、抗体的强弱,选择一些敏感度较强的检测系统,同时必须根据检测系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体的稀释比和处理方法,才能做出更完善的免疫组化结果。
江晓红徐黎明许林杰
关键词: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液态阳性对照在EB病毒编码小RNA原位杂交染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EB病毒编码小RNA( EBER)原位杂交在病理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最让医师担心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假阴性,在无阳性对照的情况下无法判别染色是否成功,极易引起误诊,导致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但由于现有的阳性对照方法费时、费力、步骤繁琐,在很多实验室都没有很好的普及应用。近年来,我们找到了一种简单、快捷、方便、容易制备的液态阳性对照方法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通过反复实验,我们在EBER原位杂交实验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丁伟王波徐黎明
关键词:EB病毒编码阳性对照小RNA液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二例被引量:3
2006年
例1男,54岁。2003年2月因“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术后用霉酚酸酯及新山地明等抗排斥药,并予抗病毒及化疗。2005年2月16日因“阵发性头痛10余天,影像学检查发现“额叶占位”收入我院。体检:无明显异常。MRI检查:左侧额叶见2.8cm×3.9cm占位病灶,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周围见大片水肿,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临床考虑“肝癌脑转移”行额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额叶皮层额下回处见一3.0cm×3.5cm肿瘤,呈紫红色,质中,与周围脑组织之间有水肿带。
王照明王丽君余心如徐黎明
关键词: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周围脑组织额叶皮层肝炎后肝硬化占位病灶阵发性头痛
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前列腺滑膜肉瘤罕见,1999年Iwasaki等首次报道,至今仅检索到5例,其中原发4例、转移1例。我们收集2例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学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君李燕园滕晓东徐黎明
关键词:滑膜肉瘤前列腺原发性病理分析分子生物学特征免疫学表型
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2025年
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RNA分子在组织细胞中表达定位的方法,规范检测是其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针对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此共识。该共识涵盖了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原理、样本处理规范、标准操作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为临床实验室开展EBER原位杂交检测提供指导,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周立新张炜明薛晓伟徐黎明丁伟
关键词:原位杂交EBER
GADD153在甲状腺滤泡样肿瘤中的表达及与CKl9、Galectin-3和HBME-1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GADD153在甲状腺滤泡样肿瘤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价值,并与CK19、Ga1ectin-3(简称Ga1。3)和HBME-1进行对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3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6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及29例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中GADD153、CK19、Ga1-3和HBME-1的表达情况。结果(1)GADD153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大多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在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多为阴性或弱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38/46)、32.4%(11/34)、10.3%(3/29),滤泡性癌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20.80和37.48;均P〈0.01)。(2)CK19、Ga1-3和HBME-1三种标志物均表达于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滤泡性癌为54.3%(25/46)、67.4%(31/46)、58.7%(27/46),在滤泡性腺瘤为50.0%(17/34)、29.4%(10/34)、32.4%(11/34),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为100%(29/29)、93.1%(27/29)、89.7%(26/29),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腺瘤、滤泡性癌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21.20和8.22;均P〈0.01)。(3)根据CK19、Gal-3、HBME-1和GADD153四种标志物表达的强弱分为低表达组(记为0和1+)和高表达组(记为2+和3+),分别计算其在各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滤泡性腺瘤组敏感性分别为26.5%、8.8%、2.9%和11.8%,特异性为50.7%、52.0%、54.7%和58.7%;滤泡性癌组敏感性分别为19.6%、26.1%、23.9%和65.2%,特异性为41.3%、57.1%、62.O%和92.1%;滤泡型乳头状癌组敏感性分别为96.6%、82.8%、79.3%和3.4%,特异性为77.5%、81.3%、85.0%和57.5%。结论GADD153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而CK19�
唐秋苏滕晓东丁伟周杰姚洪田应李雄徐黎明
关键词:腺瘤
蒙古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也缺乏特别有效的方法。建立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将有助于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
徐磊徐承富徐黎明石巧娟虞朝辉厉有名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文献传递
蒙古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也缺乏特别有效的方法。建立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将有助于 NAFLD 发病机制及治疗方...
徐磊徐承富徐黎明石巧娟虞朝辉厉有名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文献传递
BAP1突变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2024年
目的探讨BAP1突变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的BAP1突变的CCRCC患者18例,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进行总结并随访预后。结果患者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3岁。16例原发肿瘤,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7例术后4~22个月发生远处转移,13例存活,3例于术后12、15和20个月死亡。1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后32个月肺转移。1例颈椎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亡。11例肿瘤含有典型的CCRCC区域。BAP1突变的CCRCC含多种组织学结构,主要为乳头状、肺泡状、大巢状。部分病例间质见丰富的淋巴组织、坏死及沙砾体。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病例可见横纹肌样形态。肿瘤细胞胞质内及细胞间含有浅粉染、圆形嗜酸性小球。细胞核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3级9例,4级9例。PAX8(18/18)、碳酸酐酶9(CA9,16/18)、CD10(18/18)、波形蛋白(18/18)在绝大多数肿瘤阳性。TFE3在5例中出现表达,仅1例为强阳性。18例P504s均阳性。BAP1合并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突变的有12例,BAP1、VHL、PBRM1三者突变有2例,均未发现SETD2突变。结论BAP1突变的CCRCC含有乳头状、肺泡状、大巢状的组织结构,嗜酸性胞质,高级别核仁及胶原小球,P504s阳性。实际工作中病理医师遇到含有这些形态的CCRCC时,应当想到存在BAP1突变的可能,及时进行分子检测。
白燕峰翁梦涵何俊俊徐黎明常成东滕晓东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涂片回收细胞蜡块的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细胞学样本的临床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如何在1~2张的细胞学涂片极端条件下,满足复杂的临床诊治需求,值得探寻。该文作者通过涂片回收细胞蜡块技术,收集痰及胰腺、肺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获得的手工及液基细胞学涂片上的细胞进一步开展免疫组织化学,验证了该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涂片回收细胞蜡块的制备流程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以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
邹尹影尤启汉徐黎明杨春伟陈晴川陈燕丁伟
关键词:现代医学技术细胞学涂片肺经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