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6篇药物不良
  • 6篇药物不良反应
  • 4篇药理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理作用
  • 3篇药浓度
  • 2篇药学
  • 2篇用药
  • 2篇溶媒
  • 2篇配伍
  • 2篇注射液
  • 2篇癫痫
  • 2篇卡马西平
  • 2篇抗癫痫
  • 2篇抗癫痫药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素
  • 2篇过敏

机构

  • 20篇解放军第20...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戴华
  • 7篇王强
  • 4篇郎轶咏
  • 4篇刘四海
  • 3篇叶丽卡
  • 3篇李峥
  • 2篇刘兰娣
  • 2篇金勇
  • 2篇张国斌
  • 2篇任常顺
  • 2篇张晓莉
  • 2篇张建新
  • 1篇陈妍妍
  • 1篇李三鸣
  • 1篇刘实
  • 1篇魏冬云
  • 1篇周霞
  • 1篇朱晓红

传媒

  • 7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新医药
  • 1篇第九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考察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方法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辅料,凝血酶为模型药物,乳化胶联法制备止血微球;建立大鼠股动脉创伤出血模型、大鼠背部渗血模型和小鼠断尾出血模型,以云南白药、创可贴、棉球止血为参比,记录止血时间,计算出血量,考察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结果高、中、低剂量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大鼠股动脉出血时间(P<0.01),减少出血量(P<0.05),止血强度随给药剂量增大而增强,无明显量效关系;高、中、低剂量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P<0.01),高剂量组止血效果较明显,止血效果呈一定量效关系;高、中、低剂量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大鼠背部渗血出血时间(P<0.05),降低出血量(P<0.01),高剂量缩短出血时间最迅速,止血效果明显,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明显。
王强郎轶咏李峥戴华
关键词:壳聚糖海藻酸钠凝血酶止血
HPLC同时测定血清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和卡马西平浓度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浓度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张建新叶丽卡陈妍妍张国斌任常顺戴华
关键词: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测定
文献传递
双黄烧伤软膏的抗炎抑菌与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双黄烧伤软膏的抗炎、抑菌及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双黄烧伤软膏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考察其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热板法观察小鼠痛阈值的变化,考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实验中,低剂量双黄烧伤软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双黄烧伤软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京万红软膏组差异无显著性;在体外抑菌实验中,双黄烧伤软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直径≥10mm,具有明显抑菌作用,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直径约10mm,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较弱。在热板实验中,双黄烧伤软膏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延长其痛反应潜伏期,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双黄烧伤软膏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及镇痛作用。
王强郎轶咏张晓莉戴华刘兰娣
关键词:抑菌抗炎镇痛
温度/pH敏感型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自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的性质。方法分别考察了温度、离子强度、交联剂对凝胶的弹性、平衡溶胀度、收缩性及流变性影响。结果凝胶的弹性随交联剂含量增加减弱,随着离子强度增加增强;凝胶平衡溶胀率随着交联剂含量及离子强度增加均减小。凝胶收缩行为在相变温度上下有很大不同,当温度低于GPNA的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凝胶内释放的水量与时间的1/2次方成正比增加;当温度高于GPNA的LCST时,开始阶段,水凝胶失水速率很慢;随着水凝胶失水过程向前推进,GPNA构象转变完成,水凝胶失水速率加快,凝胶收缩变化变成不可逆过程。氯化钠的加入使得水凝胶失水速率增加;温度低于聚合物LCST时,水凝胶流变曲线呈假塑型;温度高于聚合物LCST时,水凝胶流变曲线呈胀流型。随着交联剂的量逐渐增加,溶胶流变曲线从胀流型逐渐变为假塑型。结论GPNA凝胶的性质具有明显的温度及离子强度敏感性。
郎轶咏王强戴华朱晓红李三鸣
关键词:水凝胶接枝共聚物
四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2003年
目的考察四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与5%葡萄糖注射液(5%Glu)、10%葡萄糖注射液(10%Glu)、葡萄糖氯化钠泣射设(GNS)、9%氧化钠注射液(NS)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不同厂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用以上四种溶媒分别配成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配伍液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含量,同时观察各配伍液外观、pH值变化情况。结果四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在NS中均稳定,在50%Glu、10%Glu、GNS中溶解后立即测定含量较标示量下降超过10%,粉针剂D与lO%Glu配伍后他唑巴坦含量超过标示量。四种粉针剂中以C溶解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含量为最高。温度对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20℃时稳定。在6h内放置时间对含量影响不显著。pH值在45-55之间时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配伍液外观澄明,无色泽改变。结论四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粉针剂在NS中最稳定。四种粉针剂中以C稳定性为最好。
张建新叶丽卡张国斌刘兰娣戴华任常顺金勇
关键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甲巯咪唑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2003年
患者女,37岁,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于2001年7月9日开始口服甲巯咪唑片(他巴唑)10mg,tid治疗.患者治疗前血常规正常.服药1个月后,出现白细胞、粒细胞急进性下降.最低白细胞降至0.9×109·L-1,中性粒细胞降至0.35.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停用甲巯咪唑,给予非格司亭(津恤力)150 μ g,im,qd;瑞白100 μ g,im,qd;小檗胺(升白安)40mg,po,tid;螺旋藻(施普瑞)3片,po,tid;小牛胸腺肽片60mg,po,tid;维生素B4 10mg,po,tid;鲨肝醇片50mg,po,tid等药促进白细胞再生及对症治疗.治疗10天后,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
戴华
关键词:甲巯咪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药物不良反应致病机理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测 定患 者 地 高 辛血 药 浓 度 ,为 临 床 合理 用 药 提 供参 考 。 方 法 采 用 荧光 偏 振 免 疫 法测 定83例 地 高 辛 血 药 浓 度 ,分 析 血 药 浓 度 与 疗 效 的 关 系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以 及 不 同 给 药 方 案 对 测 定 结 果 的 影 响 。 结果 有 效浓 度 范围 (0.8~2.0 滋g/L)与临 床 表现 并不 完 全一 致,影响 因 素较 多,不同 给药 方 案监 测结 果 差异 较 大。结论 地 高辛 血 药浓 度监 测 必须 密切 结 合临 床,综合 考 虑各 方面 的 因素 ,实 现个 体化 给 药。
戴华王强金勇赵雷陶千红
关键词:地高辛个体化给药血药浓度监测给药方案荧光偏振免疫法临床合理用药
卡托普利致肉眼血尿被引量:3
2002年
患者男,64岁,因高血压病于2000年1月19日下午入院,给予卡托普利片12.5mg,tid口服.患者服药2次后,于1月20日上午排浓茶色尿液200ml,无尿急、尿痛、尿频及腰痛症状.急查尿常规:RBC满视野,余项正常.
戴华
关键词:卡托普利抗高血压药血尿药物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致全身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被引量:3
2002年
患者男,19岁,因神经性头痛于2000年6月6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卡马西平片100mgpo,tid.
戴华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抗癫痫药
我院临床安全用药问题的调查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调查本院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通过对2000年住院病历1283例的抽样分析,发现临床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结果:338例用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联合用药、药物配伍、抗生素应用、个体化给药与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结论:本院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
戴华叶丽卡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药学联合用药药物配伍药物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