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清艳

作品数:44 被引量:336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艾滋病
  • 11篇梅毒
  • 9篇自愿咨询
  • 9篇自愿咨询检测
  • 7篇病毒
  • 6篇阳性
  • 6篇抗体
  • 5篇性行为
  • 5篇艾滋病自愿咨...
  • 4篇阳性者
  • 4篇淋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男男性行为
  • 3篇免疫
  • 3篇二期梅毒
  • 3篇艾滋病自愿咨...
  • 3篇HIV感染
  • 3篇病例
  • 2篇蛋白

机构

  • 44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作者

  • 44篇方清艳
  • 33篇杨志芳
  • 28篇崔文庆
  • 23篇苏兴芳
  • 20篇张琬悦
  • 18篇郭艳
  • 17篇张秀劼
  • 15篇张小斌
  • 14篇胡轶
  • 11篇杨志敏
  • 7篇马艳玲
  • 7篇霍俊丽
  • 7篇贾曼红
  • 7篇刘芳
  • 6篇马爱兵
  • 6篇刘秀娟
  • 5篇杨莉
  • 4篇陈会超
  • 4篇杨彦玲
  • 4篇张强

传媒

  • 25篇皮肤病与性病
  • 8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2005年中...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梅毒综合防治模式探讨被引量:9
2017年
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有效应对措施之一是加强性病管理,规范性病服务,通过控制性病达到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目的。卫生部于2010年6月3日下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卫疾控发[2010]52号)以控制梅毒为切入点来控制我国的性病流行。
杨志芳方清艳郭艳张琬悦
关键词:梅毒病管理
云南省2011-2016年淋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1~2016)年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云南省淋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6)年云南省16州(市)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淋病报告发病率由2011年的4.07/10万上升到2016年的9.02/10万,年均增加17.95%。不同州(市)发病率差异比较大,西双版纳和丽江发病率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有扩大趋势,由2011年的3.23∶1扩大到2016年的11.01∶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的性活跃人群,占当年报告数的38.40%~49.59%之间。报告职业中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云南省淋病呈上升趋势,需要根据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性病防治措施。
苏兴芳方清艳杨志芳郭艳张秀劼张小斌崔文庆张琬悦杨彦玲
关键词: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云南省2013-2016年医疗机构丙肝检测现状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2013~2016)年云南省医疗机构开展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检测的情况。方法对(2013~2016)年全省医疗机构填报的丙肝综合防治信息年度报表中的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全省累计进行丙肝抗体检测15 593 373人份,检出抗体阳性122 313人份,抗体阳性率为0.78%。全省各医疗机构累计开展丙肝核酸检测229 946人份,检测阳性24 119人份,阳性率为10.49%。全省16州(市)都有医疗机构可以开展丙肝抗体检测,其中丙肝抗体阳性率比较高的地州分别为德宏(2.94%)、保山(1.65%)和玉溪(0.91%)。全省16个州(市)中除丽江、迪庆和怒江外,其余13个州(市)都有医疗机构可以开展丙肝核酸检测。结论目前云南省医疗机构的丙肝检测以抗体检测为主,应扩大丙肝的检测覆盖面,尤其是提高HCV-RNA的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HCV现症患者,促进患者接受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以有效控制丙肝的传播。
张琬悦苏兴芳郭艳张小斌张秀劼方清艳崔文庆杨志芳胡轶刘秀娟
云南省3168人次艾滋病咨询电话资料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电话咨询情况和热线电话咨询需求,为更好地发挥电话热线咨询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人工咨询热线统计系统记录的热线电话咨询资料。结果共3 186人次咨询电话人工记录,求询者中男性2 438人次,女性为730人次,比例为3.34∶1。求询电话来自省内外,最多见的求询原因是高危行为后恐惧或怀疑感染HIV及HIV感染的窗口期、抗体检测方法准确性。求询者主要是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壮年。结论求询者中青年人、高学历者多见,社会迫切需求权威和准确的热线电话信息、心理咨询、窗口期及有关HIV抗体检测咨询为主。
方清艳杨志芳崔文庆杨志敏苏兴芳郭艳刘芳
关键词:艾滋病电话热线
云南省5年HIV职业暴露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后应急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2010年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0年共发生职业暴露1138人,包括医护人员和公安司法人员;暴露类型主要包括针刺伤647例(56.9%)、血液接触皮肤粘膜305例(26.8%)和抓伤96例(8.4%)。974(85.6%)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采用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但是应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暴露后及时使用预防用药,可有效阻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感染。
张勇杨志敏张强崔文庆杨志芳方清艳
关键词: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云南省2010年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探讨减少医务人员和其他行业人员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对云南省2010年发生和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共发生HIV职业暴露283例,其中医务人员212例,公安司法干警45例,其他26例。暴露方式主要为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接触、抓咬伤。215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所有对象在6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暴露预防工作,同时开展心理疏导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应注意丙肝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苏兴芳方清艳霍俊丽张强
关键词:艾滋病
2013年云南省VCT门诊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自愿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门诊男男性行为人群(以下简称MSM)的HIV、梅毒感染状况,为云南省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12月,在云南省VCT门诊接受检测咨询的MSM为调查对象,对其社会人口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239例MSM进行了HIV检测,年龄以40岁以下为主(占81%),HIV阳性309例,HIV感染率为7.3%.梅毒感染率为1.8%。HIV梅毒双重感染28例,双重感染率0.7%。其中54.7%的MSM求询者为首次接受HIV检测.其HIV感染率(8.3%)显著高于过去一年曾接受过HIV检测的感染率(6%)。合并梅毒感染的MSM求询者HIV感染率(36.8%)显著高于没有感染梅毒者的HIV感染率(6.8%)。结论云南省接受VCT服务的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其中合并梅毒等性病感染者感染HIV的风险最高,加强对该人群的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是以后干预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张秀劼霍俊丽崔文庆杨志芳李志晴胡轶苏兴芳郭艳方清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HIV梅毒
同患三种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
2015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文盲,离异,农民,因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查出梅毒血清阳性即转我中心进一步检查确诊。询问病史,患者为农民,离异多年,长期在外地打工,与比她小10岁的男子同居,从来不用安全套,
杨志芳张琬悦方清艳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同患医院住院安全套
2012—2016年云南省梅毒疫情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2—2016年云南省梅毒疫情上升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询疫情报告网络数据,选择报告发病率全省排名前4位的州(市),并对13家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病历及资料进行现场查看,对相关医务人员、疫情报告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防所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并分析了近年来云南省梅毒疫情上升的原因。结果 2014—2016年云南省梅毒筛查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梅毒筛查量是2014年的1.47倍;2013—2016年云南省梅毒疫情报告率由2013年的89.3%上升到2016年的99.3%;近5年云南省一期梅毒发病率从2012年的4.33/10万下降到2016年的0.51/10万(χ^2=2 424.289,P〈0.001),隐性梅毒发病率从2012年的13.39/10万上升到2016年的35.34/10万(χ^2=6 644.415,P〈0.001)。结论近年来云南省梅毒筛查力度不断加大,疫情漏报率逐年减少,一期和二期梅毒发病率呈现下降。
张琬悦罗红兵方清艳杨莉杨志芳郭艳张秀劼张小斌崔文庆胡轶苏兴芳马艳玲
关键词:梅毒疫情
云南省2012—2017年淋病发病率灰色GM(1,1)模型预测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淋病是由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淋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淋病与女性不孕不育有密切相关性[1],且在淋病患者中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严重[2]。2013年以来,云南省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解本省今后淋病发病趋势,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12—2016年的淋病报告发病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对灰色GM(l,l)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以及使用2017年的实际发病率数据进行检验,进一步对2018—2020年淋病发病率进行外推预测。
郭艳崔文庆张秀劼张小斌方清艳杨志芳苏兴芳胡轶刘秀娟张琬悦
关键词:灰色GM(1,1)模型淋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