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文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紫癜
  • 4篇过敏
  • 4篇过敏性
  • 4篇过敏性紫癜
  • 3篇小儿
  • 3篇患儿
  • 3篇肺炎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支原体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治疗小儿
  • 2篇体感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母乳
  • 2篇母乳性
  • 2篇母乳性黄疸

机构

  • 13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施文洁
  • 3篇钱琪
  • 2篇张秀丽
  • 2篇马卫东
  • 2篇马萍萍
  • 2篇杨国仁
  • 2篇郑丽丽
  • 1篇宋文涛
  • 1篇胡云芝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0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例母乳性黄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及效果,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10例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均好转出院,未出现核黄疸。结论母乳性黄疸临床常见,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施文洁钱琪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患儿
氯雷他定联合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P<0.05。观察组关节肿痛、腹痛、皮肤紫癜及水肿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与对照组(6.52%,3/4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缓解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并存在用药安全性。
施文洁宋文涛胡云芝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小儿氯雷他定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11月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5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病毒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5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和1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关注。
施文洁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更昔洛韦病毒唑
丙卡特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血浆前白蛋白和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丙卡特罗治疗,研究组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联合红霉素治疗,观察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及最大呼气流量,血浆前白蛋白、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痰中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及最大呼气流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丙卡特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施文洁钱琪
关键词:哮喘儿童丙卡特罗阿奇霉素红霉素
婴儿母乳性黄疸血清甲状腺激素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我们对 2 0例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以观察母乳性黄疸 (brestmilkjaundice ,BMJ)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结果发现 :BMJ患儿血清T3 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 (t=5 .746 6 ,P <0 .0 0 1) ,而T4 ,TSH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无显著性。在BMJ患儿中 ,低T3 者 18例 ,低T4 2例 ,低T3 合并T4 2例。黄疸消退后 ,T3 、T4 恢复正常。非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出现多种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 ,如低T3 综合征、低T3 、T4 综合征、低T4 综合征及高T4 综合征 ,是机体的暂时性保护反应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否和低T3 有关 ,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有待于探讨。
张秀丽杨国仁施文洁周秦生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母乳性黄疸婴儿
穴位埋植药线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植药线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对症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观察组采用双侧足三穴位埋植药线的方法。即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常规消毒和局麻下,用无菌手术缝合针引线,一侧足三里穴埋植卡介菌多糖浸泡的肠线,另一侧埋植核酸注射液浸泡肠线。双侧穴位埋植药线的深度均要达肌层,然后将露出表皮的线头用手术剪剪除,在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7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上述两组患者均治疗40d后评定整体疗效及典型症状消失的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比较,提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典型症状如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肾损害症状比较,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所用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采用足三里穴位埋植药线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好。
郑丽丽马卫东施文洁马萍萍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双侧足三里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IgE、EO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IgE、EOS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IgE、EOS水平[(292.16±100.81)μg/L、(0.25±0.11)×10^9/L]低于对照组[(422.80±150.94)μg/L、(0.64±0.3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IgE与EOS水平。
施文洁
关键词:慢性咳嗽孟鲁司特钠丙卡特罗血清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
52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5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近5年前间在本院就诊的5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2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30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感染耐药性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支原体检出阳性率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采用同种抗生素药物治疗两组患儿临床显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近几年小儿肺炎阳性检出率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能与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有关。
郑丽丽马卫东施文洁马萍萍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耐药性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观察10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儿首诊误诊28例,误诊率27.45%;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变化复杂,临床要密切关注,提高诊断正确率,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可以积极应用。
施文洁钱琪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腹型儿童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4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CD3+、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8+、CD19+、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能够达到更高临床有效率,对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且用药安全性具有保障,值得推荐于临床。
施文洁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免疫球蛋白泼尼松免疫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