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惠青

作品数:51 被引量:312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23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篇玉米
  • 9篇气象
  • 8篇玉米农田
  • 8篇农田
  • 6篇气候
  • 5篇气象条件
  • 5篇降水
  • 5篇GIS技术
  • 4篇陆面
  • 4篇春玉
  • 4篇春玉米
  • 3篇地统计
  • 3篇地统计学
  • 3篇时空演变特征
  • 3篇气候舒适度
  • 3篇温度
  • 3篇陆面过程
  • 3篇旅游
  • 3篇降解
  • 3篇反照率

机构

  • 41篇辽宁省气象服...
  • 29篇中国气象局沈...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辽宁省防雷技...
  • 4篇沈阳市气象局
  • 3篇沈阳市东陵区...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辽宁省气象台
  • 2篇辽宁省微生物...
  • 2篇气象灾害重点...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50篇明惠青
  • 28篇蔡福
  • 14篇赵淼
  • 13篇张玉书
  • 11篇米娜
  • 9篇孙丽
  • 8篇李荣平
  • 8篇赵先丽
  • 8篇息涛
  • 7篇周广胜
  • 7篇孙婧
  • 7篇李岚
  • 7篇侯亚红
  • 6篇关健华
  • 6篇唐亚平
  • 5篇张淑杰
  • 4篇王艳丽
  • 4篇谢艳兵
  • 4篇纪瑞鹏
  • 3篇关建华

传媒

  • 6篇气象与环境学...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气象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气象学报
  • 2篇Meteor...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研究——以玉米农田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2006—2008年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通量、气象及生物因子观测资料研究了地表反照率(α)的动态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α与太阳高度角(hθ)呈对数关系,与表层土壤湿度(SWC)呈对数或线性关系,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指数或线性关系。非生长季,hθ与SWC为α的主要影响因子,与α分别呈对数和线性关系时α的模拟精度明显好于其他关系,除初春外,大部时段的α模拟误差都较小。生长季,α主要受hθ、SWC和LAI的影响。采用α分别与hθ、SWC和LAI呈对数、线性和指数关系时α的模拟精度较高,受资料限制,大部分时段的α被明显低估,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模拟精度更差。引入植被覆盖度(Fveg)对裸土和植被分别赋权重所建立的α动态参数化模型,在生长季内α的模拟误差明显减小,营养生长时段α的模拟精度显著提高。该研究将为陆面过程模型提供动态的植被反照率参数,从而可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蔡福周广胜李荣平明惠青张果何奇瑾段居奇
关键词:玉米农田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
1951-2010年沈阳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1951-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沈阳地区的气候资料,研究沈阳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探讨了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1)1951-2010年沈阳的全年平均...
赵淼徐芳姝明惠青息涛侯亚红关建华
关键词:冬季气温冷冬暖冬
文献传递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东北地区不同时期降水的分析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146个站1961-1990年与1971-2000年的年降水和夏季降水气候值进行分析,与传统统计方法的结果对比后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时段数据的差异,通过在GI...
蔡福明惠青刘兵于慧波
关键词:地统计学GIS技术降水
文献传递
辽宁省千山生态旅游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千山1987年-2020年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和环境空气质量资料,分析了千山的气候背景、气候舒适度、适游期、氧环境和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千山具备避暑旅游和春、秋季养生旅游的气候特征;千山4月-6月和9月-10月为旅游适宜期,5月和9月是旅游最佳时节;千山负氧离子全年均值达到4229个/cm 3,空气质量非常清新;过去的20年间,千山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量稳中有升,2020年植被总固碳释氧功能较2001年提高了22.7%;千山空气主要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2017年千山景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达91.6%,与2016年相比上升4.0%。
侯亚红息涛王冠宇明惠青徐方舒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空气质量固碳释氧
辽宁一次区域持续性雾霾的气象成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加强雾霾的预报能力,对指导公众出行和保护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辽宁62个国家级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7—14日辽宁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形成条件和持续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层西南偏西气流,低层暖脊及地面倒槽和弱气压场的环流背景为雾霾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2)逆温是这次雾霾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雾和霾天气逆温表现形式不同,大雾过程中,逆温层高度低,厚度小;霾过程中,逆温层高度高,厚度大,且表现为多个逆温层同时存在。(3)水汽条件是雾和霾转换的关键因素。当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有利于雾的生成;而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霾的形成。雾向霾转换时,比湿增大;霾向雾转换时,比湿下降。(4)近地面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弱的下沉运动是此次雾霾加强的动力机制。(5)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要素特征差异明显,可为雾霾天气的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侯亚红徐方姝张蕊赵淼明惠青
关键词:雾霾环流背景逆温稳定层结动力条件
沈阳近60年大雾发生规律及与气象条件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深入了解沈阳地区大雾发生规律及与相关气象因子关系,进而更好地开展大雾预报,利用沈阳市1951—2011年大雾资料,分析了沈阳市大雾气候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大雾呈显著减少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1次明显的加剧减少趋势的气候突变,20世纪80年代前期减少趋势显著,之后该趋势一直持续;沈阳大雾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8月—次年的1月出现几率较大,2—6月较少,9月最多,6月最少;一天中2时—8时出现雾的次数最多,一般持续时间在6 h以内,最长可达21 h,发生频率最大的持续时间为1-2 h;冬季风速为1.0-2.5 m/s、相对湿度为70%-90%,合适的气温,低云量较少时出现概率较高。
明惠青孙丽王艳丽张静赵淼李丽光蔡福
关键词:大雾气象条件
1966—2010年辽宁省降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辽宁省52个观测站1966—2010年降水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年降水和四季降水以及不同年代的降水界限变化进行了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辽宁省降水呈弱的下降趋势,但总趋势不显著。不同降水界限范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经分析得出,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辽宁省半干旱区在增加,半湿润区在缩小,而湿润区范围基本无变化。从时间分布上看,春季与冬季变化趋势相似,都呈增加趋势,但冬季的增加趋势很弱;夏季和秋季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呈减少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四季降水均呈现自西向东增多的趋势,四季降水的大值区都出现在辽宁省东部,夏、冬季东部与西部降水的差别较大。
赵淼明惠青张静孙丽关健华孙婧
关键词:降水量时空演变特征
陆面过程模型CoLM与BATS1e的模拟精度比较——以东北玉米农田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2008年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资料对CoLM与BATS1e模型模拟能力进行定量评价。比较发现:两模型对净辐射和表层土壤温度的模拟精度都较高且差异不大,CoLM模型对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次表层土壤温度模拟能力都不同程度高于BATS1e模型,模拟值对实测值解释能力分别偏高3%、22%、1%、10%,NS(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偏高1.042、0.266、0.023、0.138。从各月情况看,两模型在7月对感热、潜热模拟能力都较高,而在其它月份CoLM模型模拟精度明显高于BATS1e模型,土壤热通量和次表层土壤温度在5~8月前者模拟精度高于后者。由于CoLM模型对潜热更高精度的模拟可证明其对表层土壤湿度模拟精度高于BATS1e模型。
蔡福明惠青米娜李荣平张玉书
东北地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利用锦州大型土壤水分控制试验场和根系观测系统开展东北地区春玉米拔节与抽雄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试验,采用微根管方法观测春玉米根系的生长,研究春玉米不同发育期干旱胁迫对40 cm、120 cm和160 cm土壤深度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不同土壤深度直径为1 mm以下的细根多于粗根,40 cm土壤深度细根所占比例最大,与之相比,120 cm和160 cm土壤深度直径为1 mm以上粗根所占比例有所增大。春玉米拔节期干旱初期40 cm土壤深度根长密度(Root Length Density,RLD)随干旱加重而增大,干旱胁迫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乳熟期后玉米上层根系因拔节期干旱而提前衰老;抽雄后干旱也可使玉米根系向更深层土壤伸展,但干旱出现过晚将减弱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此外,玉米长期干旱后复水可使根系在短时间内补偿性快速生长。
蔡福明惠青谢艳兵米娜赵先丽张玉书
关键词:春玉米关键生育期根系干旱胁迫
动态空气动力学参数对玉米田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以BATSle模型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2006—2008年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通量、气象及生物因子连续观测,利用所建立的考虑玉米不同发育期叶面积指数、冠层高度和风速的地表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动态参数化方案对BATS1e陆面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空气动力学参数变化对玉米田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拖曳系数(CD)随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增大,更符合实际;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的模拟精度均有不同程度改进,效率系数分别提高0.0569、0.0194和0.0384,生长季累计改进量分别占总辐射的0.9%、1.1%和1.2%;当输入真实的表层土壤湿度后,z0和d动态参数化对感热和潜热的改进作用更大.合理的动态空气动力学参数化方案对陆面过程模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蔡福明惠青李荣平周广胜
关键词:玉米农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