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3例
- 1999年
- 张万峰张良曹艳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内外合治带状疱疹
- 粉刺消胶囊治疗痤疮154例药效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刘伟华曹艳张淑香王建明华英圣
- 关键词:痤疮药效
- 强脊康对小鼠抗炎镇痛的药理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强脊康抗炎、镇痛的效果进行药理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棉球肉芽肿法、扭体法、热板法比较强脊康煎剂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结果:强脊康煎剂对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均有很好抑制作用;对扭体法所致疼痛的镇痛作用较明显,对热板法所致疼痛的镇痛作用明显、持久,但起效慢。结论:强脊康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
- 段淑香韩玉生曹艳
- 关键词:抗炎镇痛药理
- 直流电针治疗浅表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1999年
- 刘志敏姜松林李树学曹艳
- 关键词:浅表恶性肿瘤疗效
- “关元穴”烧山火刺法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温度的影响被引量:4
- 1999年
- 1材料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一般针刺组,烧山火针刺组。采用股动脉放血法,放血量为全血量(约占体重8%)的1/5,造成失血性休克,深浅反射处于轻度抑制状态。分别测定放血前、放血后、针刺、1’、5’、15’的颈总动脉血压,肛温,选穴“关元穴”,一般...
- 曹艳刘伟华张万峰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针刺疗法关元穴
- 针刺“曲泉”穴对兔肝胆汁分泌影响观察被引量:12
- 2001年
- 本实验以兔肝胆汁流量为指标 ,观察针刺“曲泉”穴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结果电针“曲泉”穴使空腹兔胆汁流量增加 (P <0 .0 5) ,表现为利胆效应。静脉注射阿托品能阻断针刺利胆效应。
- 孙世晓曹艳张韵娴
- 关键词:针刺治疗
- 近五年来小儿遗尿症针灸治疗概况被引量:2
- 1999年
- 小儿遗尿症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又称“尿床”。针灸治疗此病具有较佳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的有关临床资料概述如下:1针刺治疗许氏取穴曲骨、横骨、气海用补法,太溪强刺激,用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 曹艳张宝文
- 关键词:遗尿儿童针灸疗法
- 艾灸足三里穴影响空腹猫胃运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0年
- 采用霍耳效应慢性记录胃运动的方法 ,观察艾灸“足三里”穴对清醒空腹猫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艾灸“足三里”穴对空腹猫胃运动主要表现为增强效应 ,使胃运动波幅升高 (P <0 .0 5)。实验又采用阻断受体和耗竭递质的方法 ,分别给空腹猫耳缘静脉注射胆碱能M -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肾上腺素能α -、β-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心得安及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 ,给予利血平耗竭儿茶酚胺和 5-羟色胺递质 ,结果发现 ,艾灸“足三里”增强胃运动与外周胆碱能M -受体有关 ,与外周肾上腺素能α -、β -受体及阿片受体关系不大 ,与儿茶酚胺、5-羟色胺递质无关。采用迷走神经切断术 ,切断单侧颈部迷走神经 ,艾灸增强效应消失 ,认为此艾灸增强效应的传出途径是迷走神经 。
- 孙世晓曹艳李树学
- 关键词:艾灸胃运动霍耳效应足三里穴
- 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对早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在双目放大镜下分别用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和单纯端端缝合法修复坐骨神经损伤,术后1、2、3、4、5、6周分别切取术侧坐骨神经全长,采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诱发电位并计算出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生物粘接端端缝合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功能恢复。
- 李树学段淑香曹艳
- 关键词: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
- 芍药甘草汤临床及药理研究近况被引量:34
- 2006年
-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之经方,原用治腹痛、脚挛缩等证。随着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肌肉系统、泌尿系统及外科和妇科等方面的疾病,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解痉、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作用。
- 曹艳旺建伟段淑香王红
-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