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霉菌R.oryzae IFO催化大豆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 采用脂肪酶催化可再生动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全细胞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脂转酯合成生物柴油的可行性,首先对转酯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系统研...
- 曾静杜伟刘心怡刘德华
- 关键词:生物柴油转酯反应脂肪酶动植物油脂
- 文献传递
-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6
- 2015年
-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并就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及相应的国内代表性企业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我国生物柴油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扬曾静杜伟刘德华
- 关键词:生物柴油化学法超临界法生物酶法
- 固定化全细胞催化可再生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稳定性被引量:9
- 2009年
- 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物排放、产物易分离回收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关注。全细胞催化剂,无需酶的提取和纯化,减少了酶活损失,有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Rhizopus oryzae IFO4697全细胞可以有效催化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进一步提高全细胞在催化植物油脂甲醇解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工业放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固定化全细胞Rhizopus oryzae IFO4697催化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水含量对于全细胞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催化稳定性有重要影响,5%~15%含水量适宜;研究范围内,载体粒度及干燥方式对稳定性影响不显著;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全细胞催化油脂甲醇解反应的稳定性显著提高,1200h反应后,仍然可以保持75%的生物柴油得率;真空抽滤直接回用的方式有利于稳定性的保持。在优化条件下,回用20个批次,生物柴油得率可维持在80%。
- 孙婷杜伟刘德华里伟曾静戴玲妹
- 关键词:生物柴油转酯化反应稳定性
- 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中脂肪酶转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新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油脂合成领域的利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一种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中脂肪酶转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新工艺。该工艺是以短链醇ROH作为反应酰基受体,用一些对酶反应活性没有负面影响的相对亲水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
- 杜伟徐圆圆刘德华陈键曾静李俐林
- 文献传递
- 梁启超“公德”观之研究
- 具有特定内涵的"公德"观是"新民说"时期梁启超宪政思想的重要部分."公德"属于政治道德,意在把四万万民众塑造成为近代国民,进而促成共和宪政的实现.该文将介绍文本与分析文本相结合,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来厘清历史中"公德"思想...
- 曾静
- 关键词:孟德斯鸠
- 霉菌R.oryzae IFO催化大豆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直接将霉菌R.oryzae IFO细胞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脂转酯合成生物柴油,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反应所需甲醇分3次等量加入、醇油摩尔比1:1、反应温度35℃、缓冲液用量0.05mL/g油,缓冲液pH值范围3.6~6.98,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最终得率可达86%.
- 曾静杜伟徐圆圆刘德华
- 关键词: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IFO转酯反应
- 生物柴油产业政策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总结了世界各国生物柴油政策,分析了政策对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周妍曾静刘德华
- 关键词:生物柴油产业产业政策生物技术
- 霉菌R.oryzae在催化大豆油脂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研究
- 曾静
- 关键词:生物柴油预处理
- 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中脂肪酶转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新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油脂合成领域的利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一种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中脂肪酶转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新工艺。该工艺是以短链醇ROH作为反应酰基受体,用一些对酶反应活性没有负面影响的相对亲水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
- 杜伟徐圆圆刘德华陈键曾静李俐林
- 文献传递
- 生物酶法转化可再生油脂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
- 刘德华杜伟徐圆圆曾静陈建李俐林陆振民戴玲妹王俐李泽波
- 生物柴油是以含油植物、动物油脂以及废食用油为原料制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已实现产业化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化学催化转酯法。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存在如下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反应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甲醇、后续处理过程较繁、油...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