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双林

作品数:84 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5篇矫治
  • 28篇正畸
  • 12篇正畸治疗
  • 11篇下颌
  • 11篇畸形
  • 10篇牙合
  • 10篇头影
  • 9篇头影测量
  • 8篇磨牙
  • 8篇矫治器
  • 8篇错(牙合)
  • 7篇牙根
  • 7篇牙根吸收
  • 7篇支抗
  • 7篇口腔
  • 7篇根吸收
  • 7篇拔牙
  • 5篇第一磨牙
  • 5篇托槽
  • 5篇美学

机构

  • 70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军区直属...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佛山市中医院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84篇朱双林
  • 39篇王大为
  • 9篇李长霞
  • 9篇陈奕嘉
  • 7篇何旭顺
  • 7篇高文玲
  • 6篇曾融生
  • 6篇蔡斌
  • 6篇谢永建
  • 5篇吴颖
  • 5篇卢新华
  • 5篇吴志辉
  • 5篇李春雷
  • 5篇姚晓青
  • 4篇邹晨
  • 4篇徐静
  • 4篇蔡斌
  • 4篇许跃
  • 4篇张雪铮
  • 4篇卢新华

传媒

  • 10篇广东牙病防治
  • 9篇中华口腔医学...
  • 5篇中华口腔正畸...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4篇口腔正畸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用口腔...
  • 4篇广东省口腔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第十次全国口...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后处理对头影侧位标志点清晰度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后处理对头影侧位标志点清晰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析41幅头影侧位定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影像19个定点的清晰率,然后将这41幅DR图像经适当的影像后处理,分析处理后19个定点的清晰率,比较处理前后19个定点清晰率的变化。结果41幅头影侧位定位影像经影像后处理,清晰可辨的标志点总数比处理前明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影侧位定位DR影像经影像后处理,可提高标志点的清晰度。提倡直接在显示屏上阅片、定点,以充分利用DR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提高定点、诊断的准确性。
周少云朱双林潘杏兰林建华何明基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后处理
不同方向加载力移动上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上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畸力作用上尖牙的位移分布特点。[方法]利用DICOM数据建模法,建立上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位置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的施力方式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建立了上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不同载荷时牙齿位移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利用DICOM数据建模法,可建立良好的三维有限元正畸力学实验模型,尖牙在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作用下,上尖牙产生以远中倾斜移动为主、远中舌向转动和压低运动的复合运动趋势。
张弘王大为朱双林麦理想
关键词:尖牙三维有限元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治疗错畸形的疗效。方法:根据拔牙方式将77例错畸形患者分为常规拔除第一前磨牙组30例、单侧拔除第一磨牙组27例和双侧拔除第一磨牙组20例;测量矫治前后OGS各指数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正畸治疗后牙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但3组的改变量无明显差异(P>0.05);3组正畸后OGS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双侧拔除第一前磨牙组优于双侧拔除第一磨牙组(P<0.01),双侧拔除第一磨牙组优于单侧拔除第一磨牙组(P<0.01)。结论:拔除第一磨牙矫治能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但拔除第一前磨牙在后牙的矫治中效果更好。
吴颖彭国光朱双林
关键词:第一磨牙
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总结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资料,分析矫治的难点和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组病例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牙列拥挤患者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11.3—26.7岁,平均16.5岁。拔除1—4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其中拔除4颗第一磨牙5例,拔除3颗第一磨牙1例,拔除2颗第一磨牙4例,拔除1颗第一磨牙12例。结果患者矫治时间为14—25个月,平均18.5个月,矫治后患者前牙覆骀、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协调。结论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应注重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相应的矫治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朱双林王颖王大为
关键词:正畸学拔牙磨牙病例分析牙列拥挤
拔第一磨牙与第一双尖牙矫治开畸形
正畸治疗开畸形所需牙齿移动主要包括后牙前移、直立、前牙舌倾移动、前牙升高及后牙压低。大多数开畸形其前牙往往是代偿性萌出过度,不能指望通过前牙升高来矫治前牙开,另外对后牙的绝对压低往往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前后牙开的...
朱双林
文献传递
正畸改善上切牙个别缺失的治疗效果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探讨正畸关闭间隙法治疗上切牙缺失的适应症,矫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正畸关闭间隙法对9例不同数目上切牙缺失的病例进行矫治。结果9例病例治疗后均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上切牙缺失的治疗,正畸关闭间隙法能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
朱双林卢新华蔡斌王大为
关键词:口腔正畸
CBCT用于测量GALL线的可重复性研究
2021年
目的 结合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和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研究Andrews要素Ⅱ目标前界线(goal anterior limit line,GALL)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57例患者CBCT影像导人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根据Andrews要素Ⅱ进行定点测量,得出临床前额平面与FALL线(forehead's anterior limit line)所成的角度及上颌中切牙FA(facialaxis point)点至GALL线的距离.由3名经软件测量培训的专业正畸医生执行.操作者分别测量2次,间隔1周.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同一操作者测量可重复性,以及不同操作者对同一指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同一操作者测量上颌中切牙FA点与GALL线距离(a)及临床前额平面与FALL线所成的角度(b),ICC检验结果表明每一位操作者对该测量方法的掌握度和可重复性好.不同操作者之间采用该测量方法测量a和b,ICC分别为0.965和0.912表明可靠性高且一致性好.结论 Andrews要素Ⅱ的GALL线测量,运用CBCT影像结合Dolphin软件转化头颅侧位片及相应的测量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正畸.
张家榕陈奕嘉高文玲朱双林
关键词:可重复性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正>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4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正颌手术模式的矫治过程,并与同期2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治后的颌面外形,咬合关系及...
曾融生杨小平王大为廖贵清朱双林
文献传递
Begg控根辅弓在方丝弓矫治器上的应用与力学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切牙的控根移动一直是方丝弓矫治器的难点。作者将Begg控根辅弓应用于方丝弓矫治器上,并取得满意的切牙控根移动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该控根技术的力学基础,同时就其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蔡斌卢新华朱双林
关键词:方丝弓矫治器
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ABO客观评分系统的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和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的差异,探讨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客观评分系统(OGS)应用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常规正畸治疗后的石膏模型30副,采用3Shape D810激光扫描仪扫描生成数字化模型,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原石膏模型经修整制作成标准石膏模型,用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测量项目包括ABO客观评分系统中的7项标准,即牙齿排列、边缘嵴、颊舌向倾斜、咬合接触、咬合关系、覆盖和邻接关系。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所有测量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完成,先进行数字模型测量,2周后重复测量1次,数字测量结束2周后进行石膏模型测量,同样于2周后重复测量1次。用Wilcoxon法检验和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对于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ABO-OGS总得分及各项标准的得分在两次测量结果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可重复性的比较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58,P=0.002)、颊舌向倾斜(Z=-2.555,P=0.011)和咬合接触(Z=-3.150,P=0.002)三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Z=-2.217,P=0.027)的差值小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05,P=0.002)、咬合接触(Z=-2.415,P=0.016)、覆盖(Z=-2.818,P=0.005)三项标准的得分和总得分(Z=-4.149,P<0.001)高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结论在ABO客观评分系统应用中,三维数字模型测量比传统石膏模型测量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吴志辉朱双林陈奕嘉王珂张雪铮邹晨
关键词:数字模型可重复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