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群
- 作品数:40 被引量:4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 CJTF与北约军事战略的改革
- 2001年
-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冷战后北约战略调整过程中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建立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CJTE是一种为特定紧急行动组织的、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武装力量。其组建方式类似“搭积木”,指挥人员构成“内核”,人员与装备构成“模块”,“内核”与“模块”平时就“隐藏”在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中,根据不同任务将不同的“内核”与“模块”组合起来,迅速投入到危机处理或集体防御行动中,又被称为“乐高”兵团。CJTF的建立是北约为改善危机处理能力、调整美欧关系、解决中、东欧国家参与北约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冷战后北约军事战略调整的组成部分。
- 朱立群
- 关键词:北约军事战略
-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被引量:51
- 2005年
- 新国际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国际主义。加入国际体系与国际制度,寻求合作共赢,参与建构地区共同体,是新国际主义的基木理念。中国外交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国际主义内涵,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顺利发展,也有助于巩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作为迅速发展的国家,需要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摈弃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担负国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秦亚青朱立群
- 关键词:新国际主义合作共赢
-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评估指标及相关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国际体系应由全球市场体系、全球管理体系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部分组成,可依此之维度作为考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程度和范围的指标,进而运用这些指标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及其特点。目前,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呈全面迅速的基本态势,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在不同领域,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不同,发展不平衡;今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进程还将持续,并面临社会层面对接的巨大挑战。
- 朱立群黄超
- 关键词:全球公民社会
- 利比亚危机考验欧盟塑造国际秩序的能力被引量:1
- 2011年
- 利比亚危机历时三个多月,至今尚未了结。欧盟大国法、英一马当先,北约担纲指挥,美国缩在幕后,俄罗斯前倨后恭,刚刚落幕的八国集团会议似乎在利比亚问题上空前团结。
- 朱立群
- 关键词:国际秩序欧盟机考
- 联合国改革前景的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许多人对联合国改革的期盼和预期增加了。本文从国际进程、结构和认知3个方面对联合国的未来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全球化进程导致了对联合国管理能力需求的增加,而国际力量结构和观念结构却不能导致有效供给的加强,因而在管理需求和资源供应之间出现了巨大差距,这种情况有可能使联合国改革进入较长的讨价还价停滞期,人们对联合国现阶段改革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增强行动能力的期盼有可能落空。
- 朱立群
- 关键词:联合国
- 赫尔辛基进程30年:塑造共同安全被引量:12
- 2005年
- 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开启了赫尔辛基进程。在30年的时间里,赫尔辛基进程历经了两个不同的国际体系,面对着完全迥异的安全问题。作为一种政治安全进程,欧安会(欧安组织)帮助欧洲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军控和信任与安全措施机制,在冷战结束之后又在预防性外交、危机处理、冲突解决与冲突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性作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赫尔辛基进程在塑造欧洲地区“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观念和区域安全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构作用。
- 朱立群林民旺
- 欧洲安全结构中的西欧联盟被引量:1
- 1997年
- 西欧联盟在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西欧联盟的何去何从已日益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回顾和展望了西欧联盟的发展,并分析了西欧联盟与欧洲联盟、北约的关系。作者认为,西欧联盟在近期内并入欧盟的可能性不大,它作为北约的“欧洲支柱”的建设刚刚起步。从长远看。
- 朱立群
- 关键词:西欧联盟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大西洋联盟北约组织
- 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 2004年
- 2004年国际关系表现出4个基本特征:一是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困难突显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二是国际系统结构虽仍然表现为单极特征,但系统的合法性严重不足。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威望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害;欧洲仍然质疑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合法性;布什主义导致“越打越恐”,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稳定与安全。三是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不断加速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欧盟宪法条约签署和东亚地区合作是今年的两大亮点。四是大国关系继续良性互动,合作与竞争因素同时存在,但合作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 朱立群
- 关键词:国际秩序合法性布什主义
- 信任与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兼论当前的中美关系被引量:52
- 2003年
- 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主流范式关于信任问题有不同的论述。现实主义认为 ,信任难以产生 ,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受力量平衡的影响。自由制度主义认为 ,制度能够促使信任产生 ,并为合作架设桥梁。但是 ,自由制度主义没有解决信任还不存在的时候制度如何形成的问题 ,特别是在安全领域。建构主义则提出 ,信任与身份相关 ,身份的建构取决于政治文化因素。从这三个理论框架中透视当前的中美关系 ,会发现两国之间在培育信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朱立群
- 关键词:信任国家间合作
- 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被引量:21
- 2013年
-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一直较少。作者试图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结构---施动者关系入手,对结构和施动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种结构观:关系结构观、规则结构观和实践结构观。前两者强调了体系结构的形态本质,后者则强调了体系结构的生成演变。其次,在梳理亚历山大·温特和科林·怀特对施动性概念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内含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施动概念,突出以实践施动模式为基础实现施动性和结构的二元统一。最后考察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过程中的实践施动情况。正是中国的参与实践能动地改造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其中,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策略性往往是能动性的关键。
- 朱立群聂文娟
- 关键词:中国与国际体系能动性策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