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阳春

作品数:22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污染
  • 4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生境
  • 3篇土地利用
  • 3篇铅污染
  • 3篇重金属污染
  • 3篇金属污染
  • 3篇河套
  • 2篇底泥
  • 2篇营养化
  • 2篇有机碳
  • 2篇园土
  • 2篇沙地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苹果
  • 2篇苹果园土壤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兰州交通大学
  • 8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淮阴工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甘肃工业职业...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22篇朱阳春
  • 8篇赵学勇
  • 8篇罗永清
  • 8篇张振华
  • 7篇陈学民
  • 6篇张娜
  • 5篇伏小勇
  • 5篇周欣
  • 5篇陈敏
  • 4篇连杰
  • 4篇张娜
  • 4篇刘丽珠
  • 4篇卢信
  • 4篇陈静
  • 3篇刘良旭
  • 3篇范如芹
  • 3篇穆春生
  • 2篇张腊梅
  • 2篇张娜
  • 2篇李玉强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河套永济灌域渠道底泥有机质和总氮含量特征
2016年
排灌系统底泥特征是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影响的重要途径,为此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灌排系统底泥有机碳和总氮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灌域内永济给水干渠(简称永济干渠)与四号、五号排水干沟(简称四排干、五排干)表层底泥的有机质(OM)及总氮(TN)含量特征分布有所差异。其中均以五排干上游底泥中含量最高,OM与TN平均值分别为3.60%和0.35%,超出河套地区平均值的4.82倍和2.94倍;其底泥有机指数也达到重污染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永济干渠底泥OM与TN含量最低,分别为1.41%和0.03%,属于清洁贫营养化级别;四排干底泥OM与TN含量介于五排干和永济干渠之间,其上游较为清洁,基本接近平均值,C/N平均在17左右。排干底泥有机质与总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y(TN)=0.141x(OM)-0.180(r=0.978;P<0.001)。
朱阳春赵学勇连杰陈敏周欣刘良旭
关键词:底泥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
牧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是一种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牧草生物量大,生长快,抗逆性强,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植物。综述牧草在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中的优势、主要牧草品种在植物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及提高牧草修复效率的3种有效途径;提出牧草在今后植物修复中的研究重点,以便更好地促进牧草在植物修复中的研究和应用。
朱阳春张振华张振华张娜钟小仙张娜
关键词:牧草土壤重金属污染草本植物植物提取能源植物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铅污染芦苇克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芦苇分布广、耐性强,被广泛应用于污染修复,无性繁殖是其种群繁衍和维持的主要方式。在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背景下,重金属污染将如何影响芦苇的克隆生长还不清楚。本实验以芦苇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气候室模拟大气CO_2浓度(380±20μmol·mol^(-1))和倍增浓度(760±20μmol·mol^(-1)),设置铅处理浓度0、300、500、1500、3000 mg·kg^(-1),探讨在铅污染以及CO_2倍增的双重影响下芦苇的克隆繁殖响应。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根茎数和根茎长度、根茎节芽、根茎顶芽和总芽数显著减少,分蘖节芽数呈先增加后减少但均大于对照,根茎子株数显著增加,分蘖节子株数和总子株数无显著变化,芦苇各器官铅含量显著增加。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相同浓度铅处理芦苇的根茎数、根茎长度、各类型芽数和子株数显著增加或呈增加趋势;芦苇吸收、积累的总铅含量增加,主要积累在根,但无性繁殖器官根茎和光合器官茎和叶中铅含量显著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能减缓铅污染对芦苇克隆生长的负面影响,增强芦苇的克隆生长和种群稳定,主要通过增强构件成本较低的集群生长模式、增加根茎延伸促进芦苇游击生长模式和有效的铅分配策略。
张娜张娜张娜李志强朱阳春周静陈静
关键词:芦苇铅污染CO2倍增
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材料修复效果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基于钝化材料的原位修复是砷污染土壤的一种重要修复技术。本文综合分析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原位钝化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磷基材料、含铁材料、生物炭及其他材料对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的效果和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总体而言,含铁材料治理砷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效果,而磷基材料和生物炭材料对砷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存在争议,不同研究得到的修复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其中,磷基材料多用于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不同材料钝化砷的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是吸附、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机制等。针对当前应用钝化材料原位修复砷污染土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加强砷污染土壤原位复合钝化材料和联合修复技术的研发,并加深修复机制以及钝化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童非谢玉峰张振华张娜张娜樊广萍朱阳春卢信刘丽珠卢信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钝化修复
秸秆类材料对土壤Cd、Pb的固定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秸秆资源丰富,通过秸杆利用降低污染土壤危害,既可以消除污染影响,又能解决秸秆难以无害化处置的普遍难题,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筛选秸秆利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材料,探究不同秸秆材料对土壤Cd、Pb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粉导致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显著小于对照,但随着添加剂量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也显著增加,后期秸秆粉促进土壤Cd的溶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不同秸秆材料固定土壤Cd、Pb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秸秆猪粪有机肥>秸秆粉。说明秸秆直接还田可能会为土壤修复带来一定的风险。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有效固定土壤Cd和Pb,改善土壤酸性环境,但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属于价格经济的秸秆利用新方式的修复材料。
张娜张娜朱阳春朱阳春卢信卢信刘丽珠刘丽珠陈静
关键词:秸秆有机肥土壤修复
湖泊污染特征及其生物修复被引量:5
2011年
湖泊水体的污染与修复是当今的研究重点。文章从湖泊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特征,以及湖泊污染水体的主要修复措施进行了综述。对湖泊污染的特征主要从富营养化、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湖泊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业工程措施和生物修复技术做了重点阐述,指出生物修复是湖泊污染水体修复的长期的,环保的修复方式,同时对于不同特征的污染水体,应根据其污染特点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朱阳春陈学民付小勇罗永清
关键词:湖泊污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毒有机物生物修复
河套永济灌域土壤酸碱性与养分元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探讨干旱区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盐碱化土壤剖面pH值与土壤水分和养分之间的关系,测定河套永济灌域荒地、林地、农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20、20~40、40~60、60~80、80~100cm剖面土壤pH值、含水率(SMC)、有机质(OM)、总氮(TN)、Zn、Cu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值为9.13;土壤含水率2.96%~31.35%;土壤OM、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30、0.49g·kg^(-1);微量营养元素Zn、Cu平均值分别为107.20、32.78mg·kg^(-1),是相应背景值的1.9、1.7倍;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差异性极显著(P<0.001),高低顺序为荒地>农田>林地,在垂直剖面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主要受TN含量的影响,回归方程为Y_(pH)=9.336-0.409 X_(TN)(P=0.001);表层(0~40cm)土壤pH值在一定程度上受Cu含量的影响,回归方程为Y_(pH)=0.018 X_(Cu)+8.523(P=0.003)。在河套永济灌域,一方面土壤碱化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的贫瘠,另一方面施肥等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表层碱性,同时造成微量元素的累积,加重土壤碱性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因此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应合理科学地施用农药化肥。
朱阳春张振华赵学勇连杰陈敏刘良旭
关键词:土壤PH值土壤剖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河套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差异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分析河套永济灌域土壤有机碳(TOC)的空间分布及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测定了灌区3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土壤剖面TOC的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OC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TOC含量在0.17%-1.28%,平均为0.66%,在0-100 cm剖面上差异显著,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含量降低;在水平方向上,TOC分布差异性较小,总体呈现由南向北微弱递增的趋势;土壤TOC含量的变化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含量大小顺序为林地〉农田〉荒地;施肥对土壤TOC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40及60-80 cm土层中,且施肥土壤TOC含量在垂直剖面含量变化显著。本研究中,灌区土壤TOC含量在垂直分布上差异较为明显,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应不同,其中以施肥土壤TOC含量最高。
朱阳春赵学勇连杰周欣陈敏刘良旭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河套灌区施肥
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为评估不同生境芦苇对铅污染的耐受或抵抗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淹水和干旱生境,探究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增加,芦苇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均显著增强。相同浓度铅处理的干旱生境芦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小于淹水生境芦苇。胁迫6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强;胁迫9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说明水生芦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抵抗铅诱导的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娜张娜童非朱阳春朱阳春范如芹卢信刘丽珠穆春生
关键词:芦苇淹水抗氧化酶
乌拉特荒漠草原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测定了乌拉特荒漠草原典型植被类型——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乌拉特荒漠草原小针茅群落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表现出0-5cm〉10-20cm〉5-10cm,其中表层(0-5cm)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下层(5-10cm和10-20cm),5-10cm和10-20cm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细菌在不同深度之间的群落相似度60%-70%。小针茅群落中土壤细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Halospirulinasp.、Bacillus circulans和Lactobacillus pentosus是优势细菌(占总细菌的44.05%)。在荒漠草原小针茅群落中,土壤养分、机械组成和酸碱度共同影响着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分布格局,其中土壤pH值、全氮和黏粉粒含量(贡献率分别是24.28%、15.81%和10.60%)是影响细菌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王少昆赵学勇贾昆峰高宝兰曲浩毛伟连杰陈敏朱阳春
关键词: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