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君

作品数:43 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超声
  • 8篇急诊
  • 7篇微泡
  • 5篇动脉
  • 5篇血压
  • 5篇造影
  • 5篇缺血
  • 5篇细胞
  • 5篇梗死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药物
  • 4篇造影剂
  • 4篇高血压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栓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42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西安医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3篇李丽君
  • 7篇赵晓静
  • 6篇程永清
  • 5篇耿淑仁
  • 5篇潘龙飞
  • 5篇罗亮
  • 4篇朱新业
  • 4篇彭卓
  • 4篇张雪娇
  • 3篇高登峰
  • 3篇高艳霞
  • 3篇屈莉
  • 3篇王子颖
  • 3篇陈尔秀
  • 3篇高彦霞
  • 3篇杨云
  • 2篇李萍
  • 2篇刘健
  • 2篇王一礼
  • 2篇蔡庄伟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医药与保健
  • 2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动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5年
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载体的靶向性,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研究,被动靶向给药系统已成为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机理、重要性及几种典型的被动靶向制剂,并对被动靶向药物载体:脂质体、毫微粒、乳剂、微泡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被动靶向制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逯敏飞程永清李丽君伍建军
关键词:药物载体毫微粒乳剂微泡靶向给药系统靶向制剂
微泡超声造影剂:一种新型的药物靶向载体被引量:24
2005年
药物携载是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使得药物安全、有效、靶向性地导入体内特定器官、组织并使其释放在靶细胞内是研究的重点。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药物载体,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有关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原理、制备要求、制备方法、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介绍。
逯敏飞程永清李丽君罗亮
关键词:治疗学
高频超声探头对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检测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 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人群和 2 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人在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GTN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6.80± 3 .85 ) %、(8.0 0± 3 .60 ) %vs (12 .70± 5 .90 ) % ) ] (P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推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高血压形成机制中的一个早期因素。
耿淑仁李丽君段学蕴
关键词:高血压家族史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超声
高血压危象121例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高血压危象过程中并发急性脑梗死与患者年龄,脑供血主干血管粥样硬化狭窄,1h内降压治疗时MAP下降幅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12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并发急性脑梗死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1h内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急性脑梗死组23例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1年龄偏大;2脑供血主干动脉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3初始治疗时降压幅度过大过快。与未并发急性脑梗死组98例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急诊就诊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应先评估是高血压急症还是亚急症,并根据患者年龄和动脉硬化病史个体化平缓降压;初始治疗时如果急于血压达标则可能发生急性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洪舟潘龙飞高彦霞李丽君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脑梗塞病因学老年人
医学造影用微泡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微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学等领域。尤其是在医学超声造影方面的应用,开创了无创超声医学的新领域。而医学造影用微泡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有相当难度的过程。微胶囊技术的引入大大加快了微泡造影剂制备方法的发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微泡造影剂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指出采用化学方法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声学造影剂,并使其具有成像和靶向治疗的双重功效。
王巍张秋禹张和鹏李丽君罗绍兵
关键词:微泡造影剂超声造影
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5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膜微泡造影剂以其优越的显影和携载等功能而逐渐成为造影剂发展的主流。按膜材料的不同,包膜微泡造影剂可分为白蛋白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脂质体类和多聚体类。本文主要对各类造影剂的研究状况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多聚体是目前乃至将来造影剂研制中最有前途的包膜材料。
张雪娇程永清李丽君王小荣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白蛋白类表面活性剂
临床路径始于急诊科
在全球经济、医疗体制、学科发展均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国家强调医学领域公益、规范、预防、创新,提倡知识-能力重构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最终使患者受益。这是医学领域的革新机遇,医务工作者面临从单纯关注技术转向兼顾探索医学服务模式...
李丽君
文献传递
时间就是生命
2012年
时问就是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主要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典型表现为胸痛。然而,许多老年、糖尿病以及部分女性患者仅表现为胸闷、气憋等不典型表现。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15分钟心肌开始坏死,
李丽君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心肌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粥样斑块破裂不典型表现女性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右冠状动脉梭样扩张1例
2004年
罗亮李丽君裘佩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超声检查
B超评价急危重症患者的右心房压力
2002年
目的 评价二维超声检测急危重症患者的右心房压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急诊收入ICU和 (或 )留观患者 32例 ,2 .5MHz超声心动图探头或 3.5MHz超声腹部探头 ,取剑下长轴 ,显示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前 2cm内部位 ,分别测量吸气末和呼气末的下腔静脉血管内径 ,以此评估右心房压力。结果 缺血性心脏病伴左心功能不全 6例患者尽管伴有颈静脉充盈 ,却少有右心房压力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病 9例患者都有颈静脉充盈 ,但是约 1 3没有右心房压力增高。结论 用二维超声检测急危重症患者右心房内压力 ,适时、无创、易于操作 。
李丽君朱兴业蔡庄伟白亚莲裴飞宋祖军
关键词:B超急危重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