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诗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光轴肿足蕨配子体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 2013年
- 采用改良Knop′s液体培养基对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hirsutum(D.Don)Ching)的孢子进行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周壁褶皱。接种18天后孢子开始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播种25天左右发育为3~5个细胞的丝状体,35天左右发育为片状体,50天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65天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层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光轴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 李丽诗刘静易锦言王任翔陈彦安
- 关键词: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系统学意义
- 无标记microRNA芯片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MicroRNAs(miRNAs)是生物体内源的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是一个有潜质的生物标志物,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凋亡都与miRNAs调控有关.miRNAs研究中关键环节是其表达谱的分析,用芯片分析miRNAs表达谱,通常要在杂交前对样品进行分离、标记、纯化,这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耗时耗力、费用昂贵的一个步骤,且在此过程中由于酶的使用及步骤的增加还可能改变样品中目标序列的初始比例,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无标记microRNA芯片分析"方法,该技术基于堆积杂交(stacking hybridization)原理,引入一段预先标记荧光的通用标签序列(universal tag,UT),因而被命名为SHUT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对SHUT assay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系统优化,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芯片技术检测灵敏度可达2 fmol/L,不但可以区分只有1个碱基差异的miRNAs家族成员,还可以有效排除非活性pri-miRNA与pre-miRNA前体的交叉杂交信号,而且100 ng的总RNA即可用于检测分析;该新型芯片技术对于miRNAs及其他短链核酸分子的检测分析是一个理想快速的检测平台.
- 段德民惠利省李丽诗阎锡蕴李炯
- 关键词:表达谱
- 高性能miRNA芯片技术SHUT assay平台特异性研究
- miRNAs (microRNAs)是真核生物体内由19-25个左右的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的、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分子,它们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中。miRNAs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 李丽诗
- 关键词:特异性灵敏度
- 文献传递
- 基于通用荧光标签的microRNA芯片检测平台
- 2014年
-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生物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和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miRNA表达谱是miRNA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使用芯片技术分析miRNA表达谱通常要求对miRNA样品进行耗时耗力的荧光标记,并且常规的芯片技术难以精确识别高度同源的miRNAs分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验室建立了一个被命名为SHUT(Stacking-hybridized Universal Tag)的新型非标记miRNA芯片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分别使用两步杂交法、一步杂交法对SHUT平台的miRNAs特异性检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SHUT平台在48℃下杂交18 h,除了let-7b和P-let-7c,let-7c和P-let-7a分别存在超过32.5%和83.3%的假阳性信号之外,其它交叉杂交信号都低于10%,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在该杂交条件下,靶标分子let-7d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0 fmol/L,并且在20 fmol/L至200 pmol/L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 李丽诗沈叶吴轶轩邵杰李炯
- 关键词:特异性灵敏度
- 广西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Ⅲ.凤尾蕨科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广西产凤尾蕨科及其近缘科蕨科、姬蕨科和碗蕨科5属9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详细描述了9种植物孢子的形态及表面纹饰特征。井栏边草、刺齿凤尾蕨、隆林凤尾蕨、剑叶凤尾蕨、林下凤尾蕨、蕨和碗蕨植物的孢子为三裂缝,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栗蕨和姬蕨植物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豆形。9种植物的孢子外壁表面具有脊状、瘤-皱波状、瘤-棒状、丝毛状、疣-穴状、颗粒-条纹状、瘤状和皱状8种纹饰类型,各科属、种间具有一定差异。根据孢粉特征,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意义。
- 苏以丽赵志国陈江平王任翔邓晰朝谢强陈彦安李丽诗
- 关键词:凤尾蕨科孢子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
- 球腺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 2013年
- 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球腺肿足蕨的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单裂缝,周壁具密集的波纹状褶皱。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孢子接种后7d左右萌发,30d左右形成为片状体,50d左右发育为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但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乳头状毛状体。75d左右精子器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90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列细胞构成,3~5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可看到幼孢子体生成。最后讨论其系统学意义。
- 陈彦安马晓彤王任翔李丽诗
- 关键词: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系统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