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之帆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压裂
  • 2篇油田
  • 2篇润湿
  • 2篇润湿性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龙马溪组
  • 2篇储层
  • 1篇压裂优化
  • 1篇页岩
  • 1篇油管
  • 1篇油管接箍
  • 1篇油水
  • 1篇油水井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致密砂岩
  • 1篇致密砂岩储层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石化重庆涪...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8篇李之帆
  • 2篇刘翔
  • 2篇徐峰
  • 2篇管斌
  • 2篇王晖
  • 2篇赵广海
  • 1篇金燕波
  • 1篇黄进
  • 1篇罗文波
  • 1篇王升
  • 1篇刘俊
  • 1篇陈和平
  • 1篇肖艳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江汉石油职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建南致密砂岩储层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建南气田须家河组为低孔低渗气藏,借鉴油藏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模型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基于产能预测模型,开展水平段长度、裂缝间距、裂缝长度和压裂裂缝渗透率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水平段长度800-1000 m、裂缝间距92.5 m、中间裂缝半长为220-240 m、两端裂缝半长264-288 m、压裂裂缝渗透率15-20μm2开采效果最佳。
李之帆
关键词:建南气田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正循环式负压排酸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循环式负压排酸器,它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外套、扩散管、喉管、喷嘴、桥式通道主体、滑套、下接头,其特征在于:外套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中心管的上端与上接头密封套接,在中心管与上接头之间设置有空...
王晖管斌徐峰刘翔赵广海李之帆王升
文献传递
浅析高能气体压裂在江汉油田的应用前景
2014年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高能气体压裂技术(HEGF)在我国的大庆、长庆、辽河、四川、中原、新疆、延长等油田有了广泛的应用。在调研了HEGF的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探讨,结合高能气体压裂在江汉油田的试验情况,认为HEGF技术在江汉油田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黄进陈和平罗文波李之帆
关键词:江汉油田高能气体压裂
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润湿性研究
页岩气主要储存于页岩储层的微-纳米孔隙中,孔隙润湿性特征对页岩气储层地质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页岩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质等的差异使得页岩孔隙表面的润湿性特征较为复杂且评价困难.文中以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
徐向李之帆李倩倩郑珊珊韦琦葛梁茜子刘怀山
关键词:润湿性支持向量机
八面河油田提高热采效果的工艺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在热采开发过程中反映出热采井回采水率低、防砂有效周期短、水平井热采工艺单一等问题。为提高稠油区块热采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热采工艺改进试验,通过现场应用证实了其有效性,在些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热采工艺配套方向。
李之帆
关键词:八面河油田热采热采效果
一种可随油管入井的挂片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随油管入井的挂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挂片器本体,所述挂片器本体为中空状,在挂片器本体的外周设有凹槽,在挂片器本体的凹槽内设置有试片,所述试片与油管内金属工具的材质相同。本实用新型套在油管外,由油管...
王晖金燕波刘翔管斌徐峰李之帆赵广海
文献传递
新沟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
2014年
江汉新沟油田下Ⅱ油组为泥质白云岩,储层低孔特低渗,常规试油无自然产能,直井压后产量低,稳产期短,水平井压裂后产量较高,自然递减慢,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需加强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通过优化水平段长度、段间距、施工规模及排量等,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大幅度提高水平井措施效果。新沟水平井现场施工多选用射孔桥塞联作,实现了长水平段压裂改造,完成了储层的经济有效的动用。
刘俊肖艳李之帆
关键词:水平井桥塞压裂优化
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润湿性研究
页岩气主要储存于页岩储层的微-纳米孔隙中,孔隙润湿性特征对页岩气储层地质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页岩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质等的差异使得页岩孔隙表面的润湿性特征较为复杂且评价困难。文中以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
徐向李之帆李倩倩郑珊珊韦琦葛梁茜子刘怀山
关键词:润湿性接触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