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颖
作品数:
2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哲贤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李少芳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杨雅婷
广东省人民医院
黄淑萍
广东省人民医院
薛玉梅
广东省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导管
1篇
导管消融
1篇
动脉
1篇
动脉穿刺
1篇
动脉穿刺点
1篇
心房
1篇
心房颤动
1篇
心房颤动导管...
1篇
血管
1篇
血管造影
1篇
血管造影术
1篇
造影
1篇
造影术
1篇
数字减影
1篇
数字减影血管...
1篇
消融
1篇
消融术
1篇
抗凝
1篇
华法林
1篇
减影血管造影
机构
2篇
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2篇
李彦颖
2篇
杨哲贤
1篇
杨泽漫
1篇
刘方舟
1篇
陈琼
1篇
李少芳
1篇
薛玉梅
1篇
黄淑萍
1篇
杨雅婷
传媒
1篇
护理研究(中...
1篇
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1篇
2015
1篇
2013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预防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44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患者以投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08例),对照组予常规DSA术后24h内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第2-3天的护理干预,注重识别穿刺点出血相关因素,实施防范性宣教和行为引导,避免术后患者过度活动导致穿刺点张力过大而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DSA术后第2-3天,对照组穿刺点出血13例,观察组穿刺点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5)。结论DSA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仍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
李彦颖
杨哲贤
李少芳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
诊间预约模式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出院病人抗凝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诊间预约模式对心房颤动行导管消融术出院后病人华法林抗凝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一区住院的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出院病人85例,分成门诊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和诊间预约管理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门诊模式的抗凝管理,观察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型诊间预约模式的门诊抗凝治疗跟进,3个月后比较两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次数评分、INR达标率、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NR监测次数评分优于对照组[(4.54分±0.88分)与(2.59分±1.45分),P<0.01];观察组INR达标率优于对照组(56.41%vs 26.09%,P<0.01);观察组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诊间预约模式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达标率、降低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
李彦颖
杨哲贤
薛玉梅
刘方舟
杨雅婷
黄淑萍
陈琼
杨泽漫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华法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