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帕斯捷尔纳克
  • 3篇文学
  • 3篇西德
  • 3篇曼德尔施塔姆
  • 3篇汉学
  • 2篇人性
  • 2篇斯文
  • 2篇苏联解体
  • 2篇苏联解体后
  • 2篇苏联时期
  • 2篇普希金
  • 2篇情节
  • 2篇文化
  • 2篇小说
  • 2篇汉学家
  • 2篇汉学研究
  • 2篇俄罗斯文学
  • 2篇比丘林
  • 1篇代人
  • 1篇当代人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15篇李志强
  • 2篇谢春燕
  • 1篇李志强
  • 1篇李朵

传媒

  • 1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西伯利亚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俄语教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西德派与塔木德派--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创作比较研究(2)
2011年
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彼此仰慕,适于比较:他们的姓就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是用完全相同的元音韵脚押韵(a—e—a)。当然,可以把他们同20世纪初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革新者们归人一类,如萨满教徒维利米尔·赫列布尼科夫,信仰狄奥尼索斯精神者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
米·爱普施坦李志强
关键词: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西德狄奥尼索斯诗歌语言伊万诺夫
灵魂的堕落,人性的悲哀——从对话理论看《姚尼奇》的创作被引量:2
2002年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脱胎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是他哲学观的升华。契诃夫与巴赫金有着非常接近的哲学美学观 ,其作品中有对话因素 ,小说《姚尼奇》就通过对话展示了姚尼奇从一个尚有一丝志趣的青年蜕变成一个典型市侩的过程 。
李志强
关键词:契诃夫巴赫金人性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之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迷宫”叙事
2012年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普希金之家》是一部迷宫式的小说。本文通过对小说结构诗学、反乌托邦叙事、俄罗斯文化三个方向的文本分析,试图找到引领读者走出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李志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铜骑士与小金鱼--普希金两位一体的长诗与童话被引量:3
2009年
米·爱普施坦李志强
关键词:普希金童话长诗金鱼骑士
毕巧林与彼列多诺夫:施虐-受虐心理结构的两种表现被引量:1
2014年
莱蒙托夫与索洛古勃,虽属不同时代,但童年经历及心理结构却有类似之处。他们的这种心理结构的相似性也反映在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上。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当代英雄》主人公毕巧林与《卑劣的小鬼》主人公彼列多诺夫心理结构的分析,探讨二者的人格生成原因,分析其施虐-受虐心理结构与表现方式的异同。
李志强
关键词:毕巧林心理结构
《静静的顿河》在20世纪30-40年代苏联评论界被引量:1
2010年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静静的顿河》出版,评论家们围绕着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及风格等方面展开了争论。由于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资料匮乏,本文力图对此进行较为详细的评析。
李志强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主题情节
肖洛霍夫小说创作中的果戈理因素
2009年
肖洛霍夫擅于从俄国经典作家的创作中吸取给养。以往的研究忽略了果戈理对肖洛霍夫创作的影响。事实上,肖洛霍夫在具有永恒母性特征的母亲形象的塑造,哥萨克精神文化特质及抒情式景物描写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从果戈理处受益良多。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详细论证了肖洛霍夫小说创作中的上述果戈理因素。
李志强李朵
关键词:肖洛霍夫果戈理哥萨克
哈西德派与塔木德派(3)被引量:1
2011年
曼德尔施塔姆的创作可以被视为与帕斯捷尔纳克相异,但却是表现在相同的范围及文化维度之中。当代人隐隐地猜到过这一点。例如,就有人曾将两位诗人分别与异域动物——同为他们历史之根的那个近东世界的栖息者——作比较。人们发现曼德尔施塔姆长得很像仰着头的骆驼,帕斯捷尔纳克则被与阿拉伯马相提并论:长着那样一张长脸,而且行色匆匆,动作敏捷,话语急促。
米·爱普施坦李志强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西德文化维度当代人诗人
哈西德派与塔木德派:--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创作比较研究(1)
2010年
一异语性。诗歌与喀巴拉 有鉴于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的非俄罗斯族出身,某些民族文艺理论家竭力把他们归入“使用俄语的”诗人之列。这个术语似乎带有侮辱的印记——于是知识分子文艺理论家们在证明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完全属于纯粹的俄罗斯文学的同时,
米·爱普施坦李志强
关键词: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文艺理论家西德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族
《忏悔》与《约伯记》--浅析《约伯记》与《忏悔》的发生学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忏悔》在高尔基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作家思想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小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忏悔》无论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都同《圣经·约伯记》一脉相承,具有发生学关系,本文试图从上述两方面论证二者的发生学关系。
李志强
关键词:忏悔情节发生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