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拓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全新世
  • 3篇遗址
  • 3篇陶寺遗址
  • 3篇风沙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东周
  • 2篇东周时期
  • 2篇人地关系研究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背景
  • 2篇临汾盆地
  • 2篇黄土
  • 2篇风沙活动
  • 1篇单矿物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东北部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石器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李拓宇
  • 6篇莫多闻
  • 4篇张翼飞
  • 4篇王海斌
  • 3篇黄文敏
  • 3篇伍永秋
  • 2篇任小林
  • 2篇郭媛媛
  • 1篇胡珂
  • 1篇朱高儒
  • 1篇王建军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南全新世黄土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2
2013年
通过对晋南地区中梁铁厂全新世黄土剖面常量元素含量分析和粒度、磁化率及光释光年代测定,探讨全新世以来该剖面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剖面沉积物的Al2O3、TFe2O3、K2O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三者含量在古土壤层中较高,代表气候暖湿;剖面常量元素含量与UCC对比具有富Ca而贫Na、K的特征;剖面总体处于低等化学风化强度,介于陕西扶风和宁夏彭阳的剖面之间,其中古土壤层处于中等风化强度,Ca、Na大量淋失。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经历了"气候回暖→温暖湿润→气候转凉→持续干凉"的转化过程。1.2-2.5 ka BP期间区域地表流水作用较强,导致了Ca的相对淋失。
李拓宇莫多闻朱高儒王海斌张翼飞郭媛媛
关键词:全新世黄土剖面古环境
山西襄汾陶寺都邑形成的环境与文化背景被引量:13
2013年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气候背景下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和陶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陶寺文化的繁荣;聚落群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心聚落的产生;陶寺城址地理条件优越,具备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食物和能源需求的生业基础;平坦且有浅沟的局地地形、丰富的建材、发达的手工业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有利于大型城邑的发展。
李拓宇莫多闻胡珂张翼飞王建军
关键词:陶寺遗址社会背景
临汾盆地陶寺遗址附近全新世黄土剖面的环境指标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东亚冬季风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增强,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风化成壤作用最强,气候最为暖湿;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气候较之前温干,但较现今暖湿;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东亚冬季风增强,风化成壤作用较弱,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李拓宇莫多闻胡珂王海斌郭媛媛张翼飞任小林
关键词:全新世环境变化临汾盆地陶寺遗址
风成沉积物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风成沉积物的物源追踪对于重建干旱区地表过程、恢复区域过去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历史以及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不同类型风积物的环境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厘清物源变化与气候变化以及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风成沉积物的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单矿物地球化学等物源示踪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物源分析方法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物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杜世松伍永秋黄文敏李拓宇蒿承智
关键词:风成沉积物物源分析矿物学地球化学单矿物
陶寺古城形成与选址的环境与文化背景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临汾地区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夏代之前的都邑性古城。通过对临汾地区和陶寺遗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探讨了陶寺古城的形成原因以及选址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至陶寺文化时期,临汾盆地由于较为暖湿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区域内的新石器文化获得了持续发展。仰韶文化中晚期,我国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均获得了快速发展。临汾地区不仅处于这一文化发达区域的中心位置,而且地处我国中原核心地区同北方和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同时也是我国东西向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由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汾地区的区域文化优势地位逐渐显露出来。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寺文化时期,相较其他中原核心地区,临汾地区受水患影响较小,区域文化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因而成为都邑性古城兴起之地。陶寺文化时期,古城所在的黄土台地冲沟尚未下切,南河和宋村沟均为宽浅的沟谷型河流,高于平原地面的黄土台地既有利于设防又能有效规避水患,在塔儿山上游地区拥有较大汇水面积的南河和宋村沟又可以提供丰富稳定的水源,因而是营建古城的理想场所。
王海斌莫多闻李拓宇
关键词:陶寺遗址文化背景古地貌古水文
仰韶至东周时期临汾盆地人地关系研究
本文对临汾盆地仰韶时期到东周时期聚落遗址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盆地内古聚落变迁与环境的响应关系。对临汾盆地仰韶至东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进行统计,发现遗址总数呈现三起两落的态势。文化扩张时期为仰韶中期,龙山时期和东周时...
李拓宇莫多闻胡珂
雅鲁藏布江中游全新世古土壤-风沙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
李拓宇
青藏高原西南部仲巴地区细石器人类活动的时代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青藏高原西南部仲巴地区已发现有3处细石器遗存地点,在仲巴地区选取了一个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进行年代测试分析以及粒度、地球化学元素等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仲巴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及风沙活动的关系,进而推算细石器遗存的时代.8.9~7.3ka BP为气候湿润,风沙活动弱,成壤作用较强的时期,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能够为细石器先民提供良好的狩猎活动条件.到7.3~3.8ka BP时期,气候干燥,风沙活动强,不利于人类活动.因此推测该区细石器遗存的形成时代在8.9~7.3ka BP左右.
李拓宇伍永秋杜世松黄文敏蒿承智
关键词:全新世风沙活动气候变化细石器
基于年代数据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风沙活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的年代数据应用概率密度方法结合年代数据分布情况重建了该区全新世风沙活动历史.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早全新世风沙活动强烈,但也存在不同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在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青海湖盆地风成砂都广泛发育,但青海湖盆地同期还有古土壤发育,冬给措纳湖流域在这一时期也有少量的风成砂层出现;中全新世古土壤广泛发育,风沙活动较弱,整个东北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晚全新世以来,柴达木盆地和冬给措纳湖流域风成砂发育较好,而共和盆地古土壤广泛发育,同时青海湖盆地风成砂和古土壤均有出现,说明风沙活动强度的区域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局部地区受到了人为活动强烈干扰的影响.风沙活动强度与区域有效湿度密切相关,区域有效湿度较高时,风沙活动较弱;反之,风沙活动较强.另外,大面积湖泊的存在使得青海湖盆地和冬给措纳湖流域全新世风沙活动的特点与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不尽相同,湖泊水位与湖泊增湿降温效应的相互关系以及物源供给特点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年代数据的概率密度方法相对于频率统计直方图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了单个年代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能够反映年代数据的范围和精度.
杜世松伍永秋李拓宇蒿承智黄文敏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风沙活动
晋南地区仰韶至东周时期人地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晋南地区全新世黄土剖面样品的光释光(OSL)测年和磁化率数据,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并结合该区仰韶至东周时期文化发展特性及各时期考古聚落在不同地貌类型上的分布比例,探讨晋南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仰韶早期和中期,气候较为暖湿,古土壤发育,利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仰韶晚期气候由暖湿向温干转换,可能对文化发展有一定影响。龙山时期温度和降水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气候仍较现今暖湿,又因相对干旱的气候促使先民积聚在水源地附近,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该时期文化快速繁荣发展。夏、商和西周时期气候持续干凉化,文化发展受到制约。东周时期气候仍然较干凉,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环境因素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小。晋南地区仰韶到东周时期聚落主要分布在耕作条件较好的冲积平原、台塬和山前倾斜平原上,在丘陵和山地上分布较少;随着气候的干凉化,仰韶到东周时期聚落在山前倾斜平原和台塬的分布比例有减小趋势,而在冲积平原的分布比例有增大趋势。
李拓宇莫多闻胡珂王海斌张翼飞任小林
关键词:全新世古气候重建聚落考古人地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