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博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分子
  • 2篇电镀
  • 2篇电镀镍
  • 2篇电刷镀
  • 2篇镀层
  • 2篇镀镍
  • 2篇阳离子
  • 2篇阳离子交换
  • 2篇阳离子交换树...
  • 2篇树脂催化
  • 2篇刷镀
  • 2篇自组装
  • 2篇离子
  • 2篇离子交换
  • 2篇离子交换树脂
  • 2篇甲基叔丁基醚
  • 2篇交换树脂
  • 2篇光亮镍
  • 2篇合金
  • 2篇超分子

机构

  • 15篇燕山大学
  • 2篇首钢集团

作者

  • 15篇李晓博
  • 8篇周靖欣
  • 8篇焦体峰
  • 5篇李秋荣
  • 4篇周娟
  • 3篇孙淑萍
  • 2篇肖海燕
  • 2篇佟琦
  • 2篇陈蓉娜
  • 2篇邢媛媛
  • 2篇刘大滔
  • 1篇张尊举
  • 1篇路伟龙
  • 1篇王志斌
  • 1篇李旭辉
  • 1篇史春香
  • 1篇宋来洲
  • 1篇王风彦
  • 1篇郑育培

传媒

  • 3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广州化工
  • 1篇教学研究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化工中间体(...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应熔涂技术与电刷镀结合修复轴类零件
2009年
轴类零件表面经常有划伤、凹坑、沟槽等由于疲劳磨损而产生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修复。而过去常用的单一的电刷镀技术,有时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为此,介绍了一种将高效快速感应熔涂技术与电刷镀技术相结合修复轴类零件的新工艺。研究和试验证明,该工艺具有高效快速、操作简单、可行性强等优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李晓博周靖欣焦体峰
关键词:轴类零件电刷镀感应熔涂耐磨性
Gemini型两亲分子超分子组装研究进展
2010年
综述了国内外对Gemini型两亲分子在超分子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Gemini分子的体相组装、界面组装以及近几年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基因传递、纳米材料模板、降解剂、药物缓释以及胶凝剂的制备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一些探讨和分析;为更加深入探索和研究Gemini型两亲分子的超分子组装提供参考信息。
周靖欣焦体峰李晓博周娟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超分子组装
某些鲁米诺衍生物的界面组装行为及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
自从Havery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观察和报道鲁米诺(luminol)的电化学发光现象以来,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发展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基于鲁米诺的ECL体系,由于发光量子产率高、电化学发...
焦体峰周娟周靖欣李晓博
文献传递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对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制备乙酸正丁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处理方式,以及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醋酸的40%,酸醇摩尔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5h,酸的转化率达89%,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陈蓉娜李秋荣李晓博王志斌
关键词:乙酸正丁酯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723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甲基叔丁基醚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研究利用723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MTBE,采用正交设计的统计方法,对影响产率的各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摩尔比进行组合,找到合适的工艺路线,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5g,甲醇与叔丁醇比为3∶1,反应时间为7h。
李秋荣史春香李晓博
关键词:催化合成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用量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
界面超分子组装技术
2009年
介绍了超分子化学和界面超分子组装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综述了近年来界面超分子组装技术的原理、分类以及研究方向,同时也评论了相关领域中一些杰出的研究工作。
周靖欣焦体峰周娟李晓博佟琦邢媛媛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有序分子膜自组装膜
Bola型两亲分子组装及应用研究进展
2010年
综述了国内外对bola型两亲分子在组装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总结了bola分子的体相组装、界面组装以及近几年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基因转染、催化作用、药物缓释、分子器件、无机纳米材料的以及胶凝剂的制备等6个方面的应用进展;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做了一些分析;为更加深入探索和研究bola型两亲分子的组装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焦体峰周娟周靖欣李晓博佟琦李秋荣
关键词:自组装分子器件胶凝剂气液界面
微波辐射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微波催化合成仪,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甲醇和叔丁醇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反应。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温度、辐射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微波功率为200W,辐射温度75℃,辐射时间为24min,15%硫酸为催化剂,收率为60%。产品经红外光谱、质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测定与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完全一致。该方法具有反应过程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等特点。
李晓博肖海燕周靖欣焦体峰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微波辐射法
稀土铈对电镀镍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对光亮镍镀液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阴极极化能力的影响:测试了所得光亮镍镀层的表面形貌和镀层的硬度以及在5%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讨论了稀土元素Ce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3+)的加入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但提高了镀液的分散能力和阴极极化能力:Ce^(3+)的加入可以使镀层晶粒细化,从而提高了镍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
孙淑萍李晓博刘大滔齐智远
关键词:电镀镍稀土元素CE光亮镍
Bola型席夫碱化合物的间隔基效应及酸致变色研究
2010年
以水杨醛与芳香胺经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系列具有不同取代位置芳香间隔基的Bola型席夫碱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目标产物的间隔基效应和酸致变色性能。研究数据表明,随间隔基取代位置的变化,席夫碱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和共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其光谱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由于在溶液与浇铸膜中组装模式的不同,化合物的酸致变色的程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李旭辉焦体峰郑育培周靖欣李晓博李秋荣邢媛媛
关键词:席夫碱酸致变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