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坚持陆海统筹 打造生态海洋环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海洋事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尤其在当今的形势下,海洋已成为新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宝库。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海洋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努力做好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 李晓明
- 关键词:生态保护工作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事业
- 普里兹湾p6-6柱样沉积环境特征
- 对采自南极地区普里兹湾内一3m柱状样进行了粒度、粘土矿物、扫描电镜及测年等测试分析。粒度分析显示,该柱样沉积物中砂及砾石含量较高,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粗粒的粉砂质砂及砂质粉砂,含部分粘土质粉砂,粒度频率分布图显示,该柱样各层...
- 陈亮陈静李晓明卢映玲
-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管理实践
- 我国海域自然状况我国管辖海域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和低纬度带,其他各海与大洋之间均有大陆边缘的半岛或群岛断续间隔,基本属封闭性海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中国海域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
- 李晓明
- 关键词:海洋环境管理现状
- 文献传递
- 浙江海岛广布优势植被类型的植物区系学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浙江海岛具有较丰富的种子植物区系,也具有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的类型,是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研究的重要区域,为了丰富对该区域地带性灌丛的认识,对东海范围的浙江岛屿进行野外调查,并对其植被类型中优势的各层植物种类进行区系学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范围的浙江岛屿上发现了广布的暖温性常绿灌丛,主要有滨柃灌丛,柃木灌丛和海桐灌丛;从这类灌丛120种优势和常见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3大类中;而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了它的区系成分具亚热带性质;同时还存在一些原生植被破坏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落叶灌丛,如野桐灌丛、化香灌丛、盐肤木灌丛等居于其间。作为次生演替研究的理想场所,且是重要中国-日本海滨类群聚集的场所,浙江海岛灌丛具有不同层次的保护生物学意义。
- 彭华杨湘云蔡燕红李晓明
- 关键词:植物区系特征保护生物学
- 浙江主要海岛木本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摸清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并为海岛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71个海岛294个10m×10m样地植被调查数据,对浙江省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结构、区系、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江主要海岛木本植物有87科204属377种,属内种数在1~8种之间,为较小属,其中单种属最多,占总属数的66.2%。植物区系热带和温带分布的属分别占50.9%和42.2%,与同省陆地相比,其热带成分比例较高。乔木层植物的建群种为黑松、马尾松、青皮竹、木麻黄和黄檀等,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各样点植物物种数与离岸距离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对数模型模拟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高达0.814,说明样点植物物种丰富度随着与陆地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 吴承祯李晓明吕林玲侯纯扬曹荣青胡喜生
- 关键词:植物区系多样性
- 浙江海岛常绿阔叶林特征及其主要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我国东海的浙江沿海分布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其中较大的岛屿上分布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如:樟木林、青冈林、石栎林和特殊的亮叶猴耳环林或以落叶成分占优的其他森林),他们是标志性的植被类型或演替阶段,我们对这些植被类型中的优势植物种类进行了区系研究。结果显示,浙江海岛常绿阔叶林或类似森林中的优势和常见维管植物共有139种,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成分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4大类中;进一步对15个木本中国特有种分析表明,其区系成分属亚热带性质,真正的温带性质不显著。在海岛这些植被出现的地段,还存在一些原生植被破坏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落叶阔叶林,其类型和面积都超过了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说明海岛除个别岛屿外曾经历了完全的破坏。目前,浙江海岛相应的演替阶段还不明确,它是研究特殊生境次生演替和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场所,这些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中富含重要的中国-日本海滨森林种类,对研究我国不同层次的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的保护生物学意义。
- 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特征保护生物学
- 基于GIS的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预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浙江省是中国拥有海岛最多的省份,摸清海岛植物丰富度为海岛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71个典型海岛294个10 m×10 m的样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和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预测。【结果】海岛各样点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介于1~0种/100 m^2之间,其中乔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30种/100 m^2之间,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70种/100 m^2之间,海岛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丰富度均随着离陆地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以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累计物种数为自变量,以实际木本物种数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幂函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高达0.988,预测精度大于83%。【结论】普陀岛、龙门岛、南关岛等12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大于200种,佛渡岛、岱山岛、洛伽山岛等27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100~200种之间,而九洞门岛、南策岛、壳塘山岛等11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40~100种之间。
- 李晓明吕林玲胡喜生曹荣青吴承祯侯纯扬
-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空间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