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参胶囊中人参皂苷Rg_1、Re的含量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参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人参皂苷Rg1、Re进样量分别在0.502~4.016μg(r=0.9997)、1.090-8.7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24%)、99.4%(RSD=1.6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姜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 罗云金城李果刘友平肖小河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
- 杨梅素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杨梅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等药理作用。杨梅素对胶原、花生四烯酸及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而激动剂(胶原等)刺激血小板所导致的血小板形态的改变,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血小板中与细胞骨架有关的蛋白质有多种,其中肌动蛋白含量丰富。血小板中的肌动蛋白以球形的肌动蛋白单体(G)和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F)两种形式存在。它们在Triton中不溶解,而F肌动蛋白是由单体G-肌动蛋白聚合而成,本课题利用Triton沉淀法研究杨梅素对活化血小板中F-肌动蛋白的影响,
- 鄢丹李果
-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杨梅素TRITON黄酮类化合物肌动蛋白聚合F-肌动蛋白
- 论紫石英“暖宫”内涵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药紫石英“暖宫”内涵。方法:以历代本草和古今妇科相关著作记载为依据,总结其“暖宫”内涵。结果:认为紫石英“暖宫”实为补肾阳;紫石英暖“子宫”实为暖“胞宫”,“胞宫”涵盖内生殖器官功能。
- 李果夏隆江
- 中风先兆中医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年来,缺血性中风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中风先兆是中风病的早期阶段,及早认识及遏制病情发展对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中风先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齐鸣李胜涛任佳辉李果左冠超
- 关键词:中风先兆中医药疗法
- 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的配伍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目的:以中医药整体观为指导,探讨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规律的现代药理学机理。方法: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三泻(茯苓、牡丹皮、泽泻)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为评价指标,研究六味地黄汤的配伍规律及现代药理学机理。结果:灌服各组药物30天后,大鼠体重未见显著变化;肝功酶类除熟地组乳酸脱氢酶较空白组增加(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六味地黄汤组肌酐与尿酸较空白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熟地组肌酐较空白组有显著降低(P
- 李果罗云肖小河金城李祖伦
-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三补熟地配伍规律整体观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总皂苷工艺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酸枣仁总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等为指标,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各3BV(柱床沉降体积)依次洗脱,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酸枣仁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12·7ml酸枣仁总皂苷样品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酸枣仁总皂苷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为85·2%,精制度为208·4%。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可较好地纯化酸枣仁总皂苷。
- 李果王静李祖伦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总皂苷
- 大黄不良反应与其复方制剂安全性评价的示范研究--大黄的一般药理学和生物热动力学试验研究
- 李果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按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柴胡皂苷1~2份,郁金挥发油1~2份,茯苓多糖1~3份。所述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制备、称取原料、原料包合和药...
- 文跃强贾波胡静彭腾杨洁陈姣冯跃李果
-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贴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贴剂,它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丁香酚1~2份,大蒜素1~3份。本发明由天然药用原料的提取物组合而成,涂敷在人体经络穴位上,具有针灸针刺样作用,可代替针灸针具的穴位针刺治疗,尤...
- 文跃强贾波胡静彭腾杨洁陈姣冯跃李果
- 四氢-α-咔啉类钩吻并环生物碱的设计和制备研究
- 目的:钩吻在临床上的使用较多,目前已有报道的有抗肿瘤作用,扩瞳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炎镇痛作用,对心血管保护作用和造血保护作用等。钩吻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alkaloids),其大多属于吲哚骨架衍生的不同生物碱。且长期以...
- 李果
- 关键词:钩吻吲哚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