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林
- 作品数:47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性颈外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报告近年来作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面部供血丰富的肿瘤和鼻出血87例的体会,其中颅内脑膜瘤58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0例,颌面部血管瘤6例,化学感受器瘤5例,头皮血管瘤3例,严重鼻衄5例。73例栓塞后2~7天手术切除,64例全切,9例大部切除。另外14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供血丰富的肿瘤术前血管内栓塞,可达到瘤床内栓塞坏死,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易于手术全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难治性鼻衄血管内栓塞效果明显。作者对血管内栓塞技术的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尽量避免术前颈外动脉结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徐邦宗潘宏学田应德王学廉张宝国秦怀州易声禹吴声伶王执民张洪新徐惠隶刘展会刘晓勇王维强郗绍南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供血颈外动脉鼻衄术前选择性
- 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多发性脑脓肿的经验体会被引量:7
- 2000年
- 王学廉高国栋李永林潘学宏田应德赵振伟张宝国秦怀洲
- 关键词:多发性脑脓肿外科手术药物疗法
- 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水平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01-09/2003-08神经外科收治284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12h内入院未输注含糖液体。按入院时CT检查结果分硬膜外血肿(n=98)、急性硬膜下血肿(n=67)、脑内血肿(n=119)。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计分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三四分组(n=78)、五六分组(n=85)、七八分组(n=121)。全部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硬膜外放置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颅内压监测。入院时和术后测定血糖。依据治疗结果(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计分)将患者分为两组:效果良好组(≥4分)、效果差组(≤3分)。结合临床病情、颅内压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8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计分分组,在入院时和术后三四分组的血糖水平高于七八分组[(12.0±0.8),(11.4±0.5),(10.2±0.6),(9.7±0.8)mmol/L,P<0.05]。在每组中入院时与术后的血糖水平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②根据CT检查分组发现,硬膜外血肿组、急性硬膜下血肿组、脑内血肿组血糖水平在入院时和术后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③根据治疗结果分组,入院时和术后的血糖水平比较,效果差组明显高于效果良好组[(11.8±0.5),(9.8±0.5),(11.5±0.4),(8.1±0.3)mmol/L,P<0.01]。④颅内压与入院时血糖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然而在术后24h内最大颅内压值和术后血糖水平相关(r=0.383,P<0.01),术后血糖值越高,其颅内压也越高。结论:血糖水平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颅内压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高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术后血糖越高,颅内压越高,治疗效果越差,预后不良。血糖水平是判断严重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贺世明高国栋李永林贾栋李江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糖颅内压预后
- 面颅伤后低氧血症防治42例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面颅伤是为常见的伤情复杂、救治困难的特殊损伤,伤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42例面颅伤后低氧血症病例的临床研究,对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呼吸道阻塞、呕吐物、胃酸误吸导致通气、肺内气体交换障碍,以及脑伤、脑水肿引起呼吸障碍.本组死亡率为2.38%,而同期无低氧血症的面颅伤208例的死亡率则为零.并且本组后遗神经症,偏瘫、癫痫的发生率亦增高.结论:低氧血症造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是面颅伤引起死、残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同时低氧血症引起伤员重要脏器缺氧,乃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时解除病因,呼吸监测,血气分析,维持正常血氧值是防治和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 徐平徐邦宗南平李永林田应德郭庆科邹敬才肖光裕唐文杰
- 关键词:低氧血症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jun蛋白的表达及药物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 -jun蛋白表达及川芎嗪、黄芪和尼莫通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及川芎嗪、黄芪、尼莫通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c -jun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结果 :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侧c -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低于无缺血侧 (P <0 .0 1) ;②各药物干预组缺血侧脑组织c -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升高 (P <0 .0 1) ,其中尼莫通组升高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川芎嗪、黄芪和尼莫通均可部分抑制c -jun蛋白表达 ;尼莫通比川芎嗪、黄芪降低c -jun蛋白表达更显著。
- 曲友直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JUN蛋白药物干预
- 20例多发性脑脓肿的治疗被引量:8
- 1999年
- 王学廉高国栋李永林潘宏学田应德赵振伟张宝国秦怀洲
- 关键词:脑脓肿多发性药物疗法外科手术
- 140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 1988年
- 本文对14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死亡率为22.69%(140/617),死因为原发脑损伤过重,血肿形成过急,延误手术时间,合并伤,晚期并发症等。作者强调伤后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尽量减少缺血性脑损害的重要性。认为尽早判明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积极救治,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陈习进李永林李克民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去骨瓣减压术CT检查
- 壳聚糖纳米粒载体转染铜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背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铜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临床应用中往往达不到其在体外对中枢神经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的自由基清除效果。那么能不能利用壳聚糖纳米粒这一种新的基因载体来增强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治疗效果呢?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超氧化物歧化酶联合体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设计:观察实验。材料:铜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36只大鼠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超氧化物歧化酶组;壳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治疗组。方法:以分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连接上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将50.0μL纳米粒分别与10.0,25.0,50.0,75.0,100.0μL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混合,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壳聚糖纳米粒与超氧化物歧化酶DNA的结合能力,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包埋率。将生理盐水、超氧化物岐化酶、壳聚糖纳米粒-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联合体(体积比50∶75)输注到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然后测定大鼠脑海马组织内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壳聚糖纳米粒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的结合情况。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壳聚糖纳米粒: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体积比为50∶75时包埋率最大,为100%,且此种比例下有良好的DNA保护作用,不被DNaseI降解。经壳聚糖纳米粒-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联合体治疗的大鼠,其海马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生理盐水+超氧化物歧化酶组(P<0.01和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生理盐水+超氧化物歧化酶组(P<0.01和P<0.05)。结论:壳聚糖纳米粒-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联合体在脑组织中具有较强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 贾栋高国栋李永林
- 关键词:纳米粒脑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
- 颅内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的治疗(附18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分析颅内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的优越性、疗效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手术治疗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18例,其中,囊肿穿刺抽吸2例,囊肿外侧包膜切除2例,囊肿腹腔分流2例,显微手术囊肿全切除3例,囊肿大部切除加脑池交通术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年,3例复发,1例治疗失败,其余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CT随访14例,6例囊腔明显缩小,5例稍有缩小,3例无变化。结论显微镜下囊壁切除加脑池交通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囊肿较大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者以囊肿腹腔分流术疗效较佳。
- 王学廉高国栋李永林潘宏学赵振伟张宝国秦怀洲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
-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切除治疗
- <正>目的: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及大小,选择合理单纯血管内栓塞、手术切除或两者结合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1990年6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脑动静脉畸形病人178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68例,年龄2...
- 高国栋赵振伟秦怀洲李永林梁秦川赵继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