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厌食
  • 1篇厌食症
  • 1篇饮酒
  • 1篇硬化斑块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男性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变性
  • 1篇神经系统变性...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厌食
  • 1篇神经性厌食症
  • 1篇评分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卒中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3篇李辉
  • 3篇许蕾
  • 2篇张亚楠
  • 2篇邢瑜
  • 1篇张彤
  • 1篇李少宁
  • 1篇杜晓莉
  • 1篇王文远
  • 1篇王肖肖

传媒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Marchiafava Bignami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Marchiafava Bignami 病( 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是一种少见的以胼胝体脱髓鞘、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与大量饮酒相关。1898年Caeducci 等报道了1例男性酗酒农民,表现为突然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最终昏迷死亡。尸检发现受累胼胝体囊变坏死,囊壁可观察到富含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浸润[1-2]。1903年Marchiafava 和Bignami[3]在意大利3例饮用红酒死亡患者尸检中者发现胼胝体中层坏死和囊状退化,并命名为MBD。目前,被认识到的MBD病例,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营养不良的酗酒者,饮酒 史通常持续10~20年,每天饮用多于2升红酒,但也见于饮用威士忌、米酒[4]及日本清酒的报道[5]。也见于少数由神经性厌食症导致的严重营养缺失,但无饮酒史的病例,在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这些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上均表现出明显好转。由此推测该病的病因,除酒精因素外,营养不良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中硫胺素缺乏可能极为重要[6]。
张彤张亚楠许蕾白素格邢瑜李辉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老年男性神经性厌食症大量饮酒含铁血黄素维生素B1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减低与急性脑卒中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减低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且发病在7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或脑出血)82例为急性脑卒中组和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6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抽空腹血测定T3,行NIHSS评分。比较T3在两组中的差异,并分析T3和年龄,发病天数及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8例,急性脑卒中8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72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36例(其中眩晕11例,帕金森病4例,多发性神经炎18例,癫痫3例)。1T3减低在急性脑卒中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2%vs 5.6%,P<0.05);2T3减低在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3平均发病天数在T3减低组和T3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h vs 52.17h,P>0.05);4T3减低在中-重度脑卒中(NIHSS≥8分)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脑卒中组(NIHSS<8分)(18.03%vs 42.86%,P<0.05);5T3减低组的平均NIHSS评分显著高于T3正常组(8.65 vs 4.48,P<0.05),且T3与NIHSS评分呈负的线性相关(B=-3.222,P<0.05)。结论 T3减低发生于脑卒中急性期,多见于老年和中-重度脑卒中患者。T3越低,则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推测预后可能越差。
李辉杜晓莉杨颖慧王文远王肖肖许蕾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NIHSS评分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临床相关分析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98例脑梗死(脑梗死组)和同时期的82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大小、性质、好发部位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vs72.9%,P>0.05),但面积大于20mm2斑块的检出率急性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8.8%vs9.8%,P<0.01);2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6%vs62.7%,P>0.05);3两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脑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χ2=6.98,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高风险、老年人的脑卒中早期预防及诊治有重要意义。
张亚楠邢瑜李辉李少宁许蕾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