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闯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杂种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定位
  • 2篇豫粳6号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粳稻
  • 2篇三系杂交
  • 2篇三系杂交粳稻
  • 2篇粳稻
  • 2篇间杂种
  • 1篇代换系
  • 1篇稻米
  • 1篇杂种不育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水稻
  • 1篇水稻
  • 1篇梯田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片段代...
  • 1篇温度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李闯
  • 3篇汤述翥
  • 3篇孙一标
  • 3篇张宏根
  • 3篇裴艳
  • 3篇顾铭洪
  • 2篇梁国华
  • 2篇钱凯
  • 1篇刘巧泉
  • 1篇徐小颖
  • 1篇黄绍文
  • 1篇金银根
  • 1篇赵福伟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豫粳6号B与TR2604间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遗传与定位
阐明BT型杂交粳稻组合间育性差异的遗传基础有助于三系法杂交粳稻组合的选育。本研究中,在明确了TR2604带有BT型恢复基因的基础上,根据TR2604与豫粳6号A(B)、9201A(B)后代的花粉育性及小穗育性,明确豫粳6...
葛永申孙一标封智蔷钱凯裴艳李闯张宏根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豫粳6号保持系与恢复系TR2604间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
2014年
阐明BT型杂交粳稻组合间育性差异的遗传基础有助于三系法杂交粳稻组合的选育。根据TR2604与豫粳6号A(B)、9201A(B)后代的花粉育性及小穗育性,明确了豫粳6号A(B)/TR2604 F1不育由双亲间特异性不亲和造成。遗传分析表明豫粳6号A(B)与TR2604 F1花粉不育受单基因S38(t)控制。以352株豫粳6号A/TR2604//TR2604、豫粳6号B/TR2604//豫粳6号B等群体中单株为定位群体,将S38(t)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标记RM18和RM234之间,与两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0.43 cM和0.14 cM,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为180 kb,相关结果为S38(t)图位克隆工作奠定了基础。
张宏根孙一标封智蔷钱凯裴艳李闯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基因定位
云南哈尼梯田当前栽培水稻ALK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与稻米糊化温度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之一。利用51对SSR分子标记对云南哈尼梯田当前栽培的111份水稻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群体结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主要分为偏粳类群(group I)及偏籼类群(group II)两大类群,其中以偏籼类群居多,占83%,这两类群并未完全按地理来源聚类。所选材料稻米的糊化温度变异较广,可以分为低(<66℃)、中低(66~70℃)、中高(70~74℃)和高(>74℃)4类。通过基因测序,分析了稻米糊化温度控制基因ALK的序列多样性,发现其可以分为10种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水稻样品稻米的糊化温度主要由ALK基因3个SNP位点组合控制。其中,A-GC和G-TT两种组合主要控制低(<66℃)和中低(66~70℃)糊化温度,G-GC组合主要控制中高(70~74℃)和高(>74℃)糊化温度。SNP3402 T类型与高、中高糊化温度有关。绝大多数偏籼类品种的ALK基因含有G-GC组合,因此都倾向于高糊化温度。上述研究结果为水稻分子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闯刘承晨张昌泉朱霁晖徐小颖赵福伟黄绍文金银根刘巧泉
关键词:水稻哈尼梯田糊化温度
9311与日本晴间一个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
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基因的研究有利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本实验室构建的一套以9311为供体,日本晴为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中,筛选出一个系T9424,其自身育性正常,但其与轮回亲本日本晴杂交F1育性明显变差。...
张丽佳孙一标司华封智蔷裴艳李闯张宏根汤述翥刘巧泉顾铭洪
关键词: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杂种不育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