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侠
- 作品数:80 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几何尺寸蒸汽喷射器的三维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蒸汽喷射器是利用高压流体(称工作流体)抽吸低压流体(称引射流体)以提高引射流体压力的设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来分析蒸汽喷射器内部流场变化,在其他结构条件喷嘴不变化的情况下,分别对结构参数(喷嘴直径比和渐缩段长度)对蒸汽喷射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喷嘴直径比(喷嘴出口直径与喷嘴喉部直径之比)为2时、渐缩段长度为30 mm时,喷射器的引射系数达到最大。
- 许鹏宇王凯崔峰源李运杭刘劲松叶美琦李雅侠
- 关键词:蒸汽喷射器数值模拟喷嘴引射系数
- 一种可使气液或液液旋流接触的塔用填料
- 一种可使气液或液液旋流接触的塔用填料,涉及一种反应塔填料,本发明由圆形外套筒和扭旋叶片组成,扭旋叶片可以为单旋、双旋、三旋和四旋,旋向可以左旋或右旋,扭旋角度为180‑270°,用扭旋叶片将普通拉西环内流体流通通道进行分...
- 张丽李雅侠张静王翠华张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孔板旋流静态混合器
- 一种多孔板旋流静态混合器,涉及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多孔板旋流静态混合器,涉及一种流体混合器,包括管子、多孔板以及定距杆,其中左旋多孔板(2)和右旋多孔板(3)上孔的倾斜角方向相反,多孔板(2)和(3)中间留有安装定距杆(4...
- 张静龚斌李雅侠吴剑华李权树
- 文献传递
- 倾斜塔板液相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4年
- 由于塔体受到横向载荷作用,板式塔的塔板倾斜,塔板上的液体流动发生变化。采用VOF两相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商用软件FLUENT数值计算了直径0.38 m倾斜塔板上液相的三维流场分布,模拟计算过程中选用塔板上液体持有量作为流动达到准稳态的标准。在不同液体流量和塔板倾斜角度下,对比了塔板上液面高度的模拟计算值和冷模实验塔测量的实验数据,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数值计算倾斜塔板液相的三维流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塔板倾斜时,板上液体的回流区中心偏向塔板倾斜方向,与无倾斜的塔板相比,液流方向与塔板倾斜方向相同时的回流区增大,而液流方向与塔板倾斜方向相反时,回流区面积减小。
- 张平李雅侠秦然吴剑华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塔板两相流气含率
- 一种带有射流器的反应釜传热夹套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制药、精细化工领域的反应装置,具体为一种带有射流器的反应釜传热夹套。在传统外夹套的外侧壁面安装射流装置,通过射流的冲击和诱导作用改善夹套内的流场结构,实现换热强化。本发明装置的传热效率高,便于实施,方...
- 李雅侠许鹏宇李运杭崔峰源王霞张静
- 文献传递
- 梅花孔板纵向流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5年
- 基于梅花孔板纵向流换热器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RNG k??湍流模型,对其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空气为工作介质,考察了孔板开孔率??0.148,0.18和0.214的换热器在雷诺数Re?4000?12000范围内的传热和压降.结果表明,流体流过梅花孔后产生贴壁射流,射流的卷吸和二次流作用有利于流体的混合与传热.换热器壳程平均努塞尔数Nu和单位长度压降?p/lz均随开孔率?和折流板间距L减小而增大;与相同条件下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在研究范围内,该流换热器的Nu提高了14.9%?52.88%,?p增减幅度为152.85%??16.62%,综合性能系数PEC为1.03?1.44,适当增大开孔率?和孔板间距L可提高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
- 李雅侠娄岩战洪仁张静吴剑华
- 关键词:换热器传热射流
-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预测多孔介质的渗透率被引量:2
- 2017年
- 多孔介质内的流动涉及许多工程应用.文章采用不可压缩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对多孔介质中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从微细尺度上得到多孔介质的结构特性及分布情况;同时,获得了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与孔隙率近似成指数的变化关系.根据达西定律和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成功获得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为有效研究孔隙尺度下的渗流问题提供了方法,同时为多孔介质的工程应用及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 战洪仁侯新春曹颖李雅侠张先珍
- 关键词:多孔介质格子BOLTZMANN方法孔隙率渗透率
- 不同位置射流强化螺旋通道传热性能分析
- 2023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并更合理评价射流强化螺旋通道内流体换热的综合性能,改进了射流管的安装位置并提出新的强化传热评价指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在圆形截面螺旋通道的内侧壁面和外侧壁面分别施加射流的强化传热效果。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基于相同质量流量,探究了射流入射角度α以及射流与主流质量流量比ε_(jm)对强化传热特性的影响。考虑射流带来的附加功耗增加,提出以热功系数比(hpc)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综合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在α=30°~80°、ε_(jm)=0.1~1.5的研究范围内,与外侧壁面施加的射流相比,内侧壁面施加的射流对流体扰动更强,传热增强效果更好,同时消耗总功耗更小。当ε_(jm)=0.5、α=60°时,射流对螺旋通道的综合强化传热效果最佳,内侧、外侧壁面射流下的hpc最高值分别为1.39和1.32。
- 李雅侠韩泽民王凯张平张丽张静
- 关键词:射流传热
-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波纹管强化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应用Fluent软件对5种结构的波纹管内的传热与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圆管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波纹管周期对Nu数的影响较大,且周期与幅值比S/a为8.17时,波纹管换热效果最好。基于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波纹管的局部换热效果,研究表明,波纹管波峰处可获得较好的场协同性,换热效果最好,波谷处协同作用最差。
- 战洪仁曹颖侯新春王立鹏李雅侠
- 关键词:换热器波纹管场协同理论
- 高低双螺旋片强化套管换热器壳侧换热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低双螺旋片对套管换热器壳侧的强化换热效果。以仅带有高螺旋片的换热器结构为基础,研究了曲率ε分别为0.44、0.321和0.131时,Reynolds数在4000~20000范围内,低、高螺旋片高度之比l/W对壳侧换热平均Nusselt数Num和流动阻力系数f的影响,考察了等泵功条件下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对ε=0.44的换热器研究结果表明:当l/W〉1/2时双螺旋片强化传热效果显著,且研究工况中l/W=3/4时最优,此时与单一高螺旋片相比,Num值平均提高了10.8%;研究范围内,综合强化传热因子PEC数在1.044~1.204。对不同曲率换热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l/W值下,PEC数随着曲率ε值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双螺旋片结构更适合强化曲率较大的套管换热器壳侧换热。
- 李雅侠张腾张春梅张丽吴剑华
- 关键词:强化传热套管换热器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