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鸣芳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难治
  • 2篇恶性
  • 2篇肝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远期
  • 1篇远期效果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6...
  • 2篇解放军第一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李鸣芳
  • 5篇罗荣城
  • 4篇林菁
  • 2篇张军一
  • 2篇王洋
  • 2篇付木昌
  • 2篇韩亚光
  • 2篇王志刚
  • 2篇尤长宣
  • 2篇彭德清
  • 2篇徐蕾
  • 2篇王志刚
  • 1篇宁昌
  • 1篇黄虎
  • 1篇余治国
  • 1篇詹姗姗
  • 1篇郑航
  • 1篇华艳
  • 1篇涂小玉
  • 1篇姚杰

传媒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ICE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解救治疗。方法:20例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用ICE方案治疗:异环磷酰胺(IFO)1.2g/m2静脉点滴,第1~5天,足叶乙甙(VP-16)10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卡铂(CBP)AUC为5,静脉点滴,第2天,21~28d为1个周期。连用两周期评定疗效。结果:全组总有效率(CR+PR)为65%(13/20),完全缓解率35%(7/20),部分缓解率为30%(6/2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Ⅲ-Ⅳ级毒性发生率为40%(8/20),第2周期白细胞减少Ⅲ-Ⅳ级毒性发生率为45%(9/20)。结论:ICE方案可作为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解救方案。
林菁张军一李鸣芳罗荣城
关键词: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静脉点滴白细胞减少ICE恶性淋巴瘤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肿瘤热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肿瘤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难治性肿瘤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辨证分型为实性发热与虚性发热两个亚组。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采用化疗加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化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及两个亚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对实性发热的效果显著;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化疗对难治性肿瘤热有较好的效果,且以实性发热为明显。
王志刚王洋黄虎宁昌李鸣芳
关键词:肿瘤热痰热清注射液化疗辨证施治
卡培他滨对综合治疗失败的乳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综合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6例病人按照希罗达+基础治疗的方案实施治疗。希罗达2500mg/(m2.d),每日2次餐后半小时口服、连服2周,休息1周,第4周重复上周期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病情进展停药。基础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治疗、癌痛治疗、贫血治疗、骨转移治疗等。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6个周期以上化疗。CR2例,PR15例,SD11例,PD8例,有效率47.2%,疾病控制率7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可逆性的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结论对于综合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选择单药希罗达化疗仍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案,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志刚姚杰王洋李鸣芳
关键词:希罗达乳腺癌手足综合征
原发性肝癌致重度低血糖昏迷2例被引量:1
2001年
例1:患者男,44岁.因腹胀、腹痛1月余,加重伴阵发性心慌、大汗2周入院.体格检查 :消瘦、皮肤粘膜中度黄染,有肝掌及蜘蛛痣,肝右肋下4cm,质硬、表面凸凹不平,无压痛,腹水征阳性.B超检查报告:"肝右后叶有一15cm×16cm占位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0.74mmol/L,AFP 960ug/L,HBsAG(+),抗HBe(+), 抗HBC(+),DBIL 260μmol/L,IBIL:114μmol/L,ALT 120μ/L,AST 79μ/L.肾功能正常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给予护肝、营养支持、静脉输注高渗糖等治疗.入院第3天23时15分患者出现心慌大汗、浅昏迷,即查血糖为0.3mmol/L,立即静脉输注高渗糖溶液,半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次日6时再次出现大汗、心慌,随即进入深昏迷,血压9/6kPa,即查血糖为0.22mmol/L,迅速吸氧,静脉输注高渗糖,补充血容量.同时使用升压药物,1小时后症状减轻,2小时后神志、血压恢复正常,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而出院. 例2,患者男,38岁,因患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肝区痛加重伴发作性头晕、心慌1月入院. 体格检查:慢性肝病面容.肝右肋下约3cm,质硬有结节,叩击痛明显,腹移动性浊音阳性 ,空腹血糖为1.4mmol/L,AFP 579μg/L,HBsAg(+),HBeAg(+),抗HBc(+),ALT 114μ/L,AST 105u/L,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肝右叶多发性占位,最大9.1 cm×6.9cm,门静脉有癌栓.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给予静脉输注高渗糖溶液,营养支持、护肝等治疗.入院次日患者突然出现大汗、心慌,随即进入深昏迷,即查血糖为0.9mmol/L,立即予以吸氧, 静脉输注高渗糖等治疗,1小时后神志逐渐转清,复查血糖1.3mmol/L,入院第3天上午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王志刚彭德清付木昌李鸣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自体TIL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合并白细胞介素 2 (TIL/IL 2 )过继免疫疗法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0 0 2年 6月—2 0 0 4年 3月的 10 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行胸腔积液TIL体外扩增并自体回输 ,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 10 4例患者中 ,70 .2 %完全缓解 (73 /10 4) ,2 2 .1%部分缓解 (2 3 /10 4) ,6.7%无效 (7/10 4) ,总有效率 92 .3 %。完全缓解的病例随访中均未见治疗侧胸腔积液复发。结论 自体TIL/IL 2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菁张军一李鸣芳罗荣城
关键词:胸腔积液过继免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C-erbB-2与EGFR、p53、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C-erbB-2与ECFR、p53、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8例乳腺癌中的C-erbB-2与EGFR、p53、ER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C-erbB-2与EGER、p53、ER表达阳性者分别为40例(37. 0%)、44例(40.7%)、43例(39.8%)、58例(53.7%)。C-erbB-2的表达与EGFR无相关性(P>0.05),与p53呈正相关(P<0. 05),与ER呈负相关(P<0.05)。C-erbB-2与EGFR、E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C-erbB-2与EGFR、p53、ER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C-erbB-2; EGFR;p53;ER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辅助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徐蕾罗荣城郑航李鸣芳林菁韩亚光
关键词:C-ERBB-2EGFR乳腺癌组织P53ER判断预后
影响高能射频毁损治疗肝癌远期效果因素的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影响高能射频毁损治疗肝癌远期效果的因素。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3年5月对30例肝癌患者行高能射频集束刀毁损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22例,转移性肝癌8例。结果:术后生存时间36~37个月2例,17~25个月2例,10~15个月3例,6~8个月8例,3~5个月4例,5个月4例,3个月以下3例。转移性肝癌存活时间37个月1例,17~25个月3例,10~16个月2例,5个月1例,<3个月1例。原发性肝癌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转移性肝癌为16个月,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原发生肝癌直径≤5cm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6.6个月,>5cm者平均为6.25个月(P<0.05)。结论:适应证选择、射频治疗操作技术和术后治疗均影响高能射频毁损治疗的远期效果。
彭德清付木昌华艳王志刚李鸣芳余治国詹姗姗
关键词:射频毁损远期效果转移性肝癌存活时间
Her2/neu蛋白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用Her2/neu蛋白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转染人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并鉴定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方法采用Ficol分离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6孔板上培养。细胞分2组,分别加入病毒液和293细胞冻溶液。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应用MTT法检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两组细胞均高表达CD80,CD83,CD86,HLA-DR,较低表达CDIa,CD4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AAV-Her-2/neu转染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非转染组DC(P>0.05)。
徐蕾罗荣城尤长宣李鸣芳林菁韩亚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人外周血腺相关病毒
角蛋白19致敏的DC/CTL对MCF-7体外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经角蛋白19(K19)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对MCF-7细胞株的抑瘤作用。方法经抗原多肽K19体外致敏外周血来源的DC诱导特异性CTL,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及细胞因子分泌,3H-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CTL增殖,51Cr释放法测定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出可见树突状形状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83、CD40、CD80及CD86高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经K19致敏的DC刺激的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在同一效靶比时,K19致敏的DC诱导的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效靶比增加,杀伤作用增强(P<0.01)。结论DC在体外经K19抗原致敏后,可诱导产生对MCF-7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效应细胞杀伤MCF-7细胞,且随效靶比增加,杀伤力增强。
李鸣芳罗荣城尤长宣涂小玉
关键词:角蛋白19细胞毒T细胞抑瘤作用MCF-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