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伟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化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切开
  • 4篇内固定
  • 4篇关节
  • 3篇切开复位
  • 3篇复位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置换术
  • 2篇锁定钢板
  • 2篇切开复位内固...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微创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老年

机构

  • 9篇吉化总医院
  • 1篇吉化集团公司

作者

  • 9篇杜伟
  • 3篇张春英
  • 3篇张宏伟
  • 3篇崔宇
  • 3篇周曼瑜
  • 3篇朴升吉
  • 2篇王宏家
  • 2篇吕游
  • 1篇朱玉辉
  • 1篇白亚菲
  • 1篇王桂峰
  • 1篇王小林
  • 1篇曲延明
  • 1篇杨世杰
  • 1篇梁献丹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52例患者,随访2-3个月,患者骨折治愈情况100%,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以及足部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4.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骨关节愈合情况,疗效确切。
张宏伟杜伟崔宇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术
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对27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术修复跟腱。采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无感染及跟腱再断裂,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功能评定:优23例(85.2%),良4例(14.8%)。结论有限切开腱周内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能有效保护断端血运,创伤小,再断裂及感染机会少,功能恢复好,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又一选择。
朴升吉杜伟周曼瑜张春英
关键词:跟腱微创性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98例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以就诊序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正常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5.92%,与对照组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48.98%(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相比疗效及外科创伤相当,均可促进骨折良好恢复,但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手术更为便捷,术后并发症少。
吕游袁媛杜伟王宏家
关键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依据Gruen法将股骨假体柄侧分为7个兴趣区,并运用双能X线BMD仪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术后1 w、术后3、6个月、1年股骨假体周围BMD监测。并将各时间段、各区BMD值与术后1 w各区BMD值进行比较。结果本组80髋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手术植入假体后的3个月假体周围BMD值开始下降,6个月内平均值可降至91.02%,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即R1、R7区)BMD下降最为明显,随着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时间的延长,功能训练的增加,术后1年时人工假体周围BMD平均值又升至92.56%。结论双能X线BMD仪原理(DEX)是THA后假体周围BMD变化的有效检查方法。股骨侧假体近端松质骨的骨吸收及骨丢失最为明显,但是远端密质骨的失骨量相对较少,近端松质骨区骨吸收程度与假体松动是否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王桂峰王小林杜伟白亚菲曲延明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髋关节置换骨密度生物型假体
运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胫骨干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4%,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和20.59%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干骨折疾病临床上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具有良好作用。
张宏伟杜伟崔宇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新型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HP)的临床使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0月使用DHP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11例,骨折AO分型:A型1例,B型3例,C型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固定,术后不附加外固定,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MEPS)及X线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1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无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10例均无肘关节疼痛,1例有轻微疼痛,前臂旋转功能同健侧一致,肘关节屈伸活动平均79°(10°~130°),屈曲平均108°(60°~130°),伸直平均25°(0°~80°)。MEPS评分平均91分(60~100分),其中,优9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DHP对于较高位的肱骨髁上部分粉碎骨折、低位的关节面的粉碎骨折,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远端骨折均能够达到满意的固定效果,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朴升吉杜伟周曼瑜张春英
关键词:肱骨骨折关节活动度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本院77例(8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综合评价患者满意度、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外观有无畸形、X线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4)周。术后X线显示,掌倾角-2°~13°(平均8.41°)。尺偏角12°~24°(平均19.0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朴升吉杜伟周曼瑜张春英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参考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然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患者康复效果亦良好,推荐使用。
张宏伟杜伟杨世杰崔宇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
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给予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创面Ⅰ期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供区皮肤结痂时间和步行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
朱玉辉梁献丹吕游杜伟王宏家
关键词:大面积缺损足部皮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