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梅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5篇梗死
  • 4篇心病
  • 3篇血清
  • 3篇尿酸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冠心病
  • 2篇蛋白水平
  • 2篇蛋白原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血脂
  • 2篇脂肪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纤维蛋白

机构

  • 11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海口市琼山人...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14篇杜梅英
  • 3篇姚敏
  • 3篇巫翠云
  • 2篇魏小斌
  • 1篇夏欢
  • 1篇符先先
  • 1篇杨瑶
  • 1篇钟祥旭
  • 1篇曾晓玲
  • 1篇王永卿
  • 1篇蔡丽云
  • 1篇郑青
  • 1篇黄宏敏
  • 1篇梁赋
  • 1篇龙静
  • 1篇陈一新
  • 1篇邱梅花
  • 1篇吴飞燕
  • 1篇韩朝辉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共200例)为实验组,其中高血压患者100例,非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实验组的Hcy、hsCRP分别是(27.0±7.6)μmol/L、(10.5±2.4)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2±2.3)μmol/L、(2.2±0.9)μmol/L(P<0.01),高血压组的Hcy、hsCRP分别是(33.5±9.8)μmol/L、(13.5±5.2)mg/L,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的(24.5±4.9)μmol/L、(10.9±4.2)μmol/L(P<0.01)。结论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显示有密切相关,提示联合该二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杜梅英龙静韦衍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
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中性粒细胞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粒细胞抗体水平,分析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分别对185例血液病患者(试验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粒细胞抗体检测,并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在血液病患者中检出粒细胞抗体32例(17.3%),其中30例(93.8%)患者中性粒细胞数<2×109/L。健康体检者中均未检出粒细胞抗体。该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相比,阳性一致性百分比为96.97%,阴性一致性百分比为100%,总一致性百分比为99.65%。结论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检测粒细胞抗体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在诊断和治疗粒细胞减少症中提供依据。
梁振鸿杜梅英吴飞燕
关键词:粒细胞抗体筛检
和肽素脑钠肽及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和肽素(Copeptin)、脑钠肽(BNP)及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选取96例AMI患者就诊4 h内、1 d、3 d、7 d和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检测Copeptin、BNP及Hs-TnT水平,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opeptin、BNP及Hs-TnT在AM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4 h内、1 d、3 d、7 d血清Copeptin、BNP及Hs-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4 h内、1 d、3 d血清Copeptin、BNP及Hs-TnT水平均明显高于7 d(P<0.01),且AMI患者4 h内、1 d血清BNP及Hs-TnT水平均明显高于3 d(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opeptin的AUC(0.892)高于BNP(0.864)和Hs-TnT(0.858),临界值为14.7 pmol/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87.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Copeptin、BNP及Hs-TnT是发生AMI的独立预测因子,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062(1.017-1.104)、1.057(1.004-1.136)、1.034(1.002-1.098)、1.120(1.065-1.178),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opeptin与BNP呈明显正相关(r=0.604,P<0.05),BNP与Hs-TnT呈明显正相关(r=0.682,P<0.05);Copeptin与Hs-TnT无明显相关性(P>0.05);性别与Copeptin、BNP及Hs-Tn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opeptin、BNP和Hs-TnT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是预测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学龙静韩朝辉麦文惠吴飞燕杜梅英
关键词:和肽素脑钠肽肌钙蛋白T急性心肌梗死
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胸痛患者135例采血测定H-FABP,并同时检测cTnI,CK-MB,联合评价其灵敏度。结果AMI组H-FABP,cTnI,CK-MB均明显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ABP灵敏度均高于cTnI,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cTnI、CK-MB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效率。
吴飞燕梁赋龙静韩朝辉杜梅英
关键词: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
脑梗死和冠心病与血脂及尿酸变化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脂及尿酸(uric acid,UA)变化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17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0例)、冠心病组(59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51例)。同期在作者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UA,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冠心病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而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血脂及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脂及尿酸异常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防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杜梅英吴飞燕
关键词:冠心病脑梗死血脂尿酸
潜阳活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潜阳活血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入院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体温,抗凝、抑制血小板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潜阳活血通络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评价神经损害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发色底物法检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测定D-二聚体(D-D)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MI评分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PA均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I水平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FIB,D-D和vW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FIB,D-D和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73.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阳活血通络方能通过调节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溶解血栓,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病变部位的供血,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吴飞燕梁赋杜梅英黄宏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原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白细胞介素(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关键词:IL-2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45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期(痰瘀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_la(6-Keto-PGF_l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抗心衰等综合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陷胸汤、三子养亲汤合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测量治疗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肺动脉压(mPAP);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ET-1,TXB2,6-Keto-PGF_la;每周记录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1%,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mPAP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ET-1和TXB2低于对照组,6-Keto-PGF_la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1,2,3,4周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CPHD急性期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改善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改善肺循环淤血,降低肺动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许俊旭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血浆内皮素-1血栓素B2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内铁代谢水平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铁代谢相关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27例NAFLD患者和130例健康人进行血清学、肝脏B超和铁代谢指标检查。NAFLD患者行肝脏活组织检查。分析并评价血清铁(SI)代谢指标在NAFLD患者的变化。结果 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铁代谢的相关指标SI、铁蛋白(SF)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调素(HEPC)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NAFLD患者血清SI和SF水平均低于男性NAF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NAFLD患者血清SI和SF均高于体质量正常的NAF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C相对较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与ALT、TG、TC呈正相关(P<0.05),SF与ALT、TC呈正相关(P<0.05),HEPC与ALT、GGT、TG、T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I、SF和HEPC水平与NAFLD患者的肥胖和肝功能相关,联合相关指标检测有助于判断NAFLD患者肝损伤的进展。
陈学龙静杜梅英张余川韦衍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铁代谢肝损伤
VCA—IgA与Rta—IgG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VCA—IgA与Rta-IgG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3913名健康体检者(组);男2367名、女1546名。于耳鼻喉科就诊后,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的169例鼻咽癌患者(组);男118例、女5l例。两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EB病毒Rta—IgG、VCA-IgA(ELISA法)检测。组间差异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EB病毒Rta—IgG分别为鼻咽癌组93.5%(158/169)、健康体检组2.4%(93/3913);VCA—IgA阳性率分别为鼻咽癌组79.3%(134/169)、健康体检组8.9%(349/3913)。Rta-IgG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93.5%和特异性97.6%,均高于VCA—IgA敏感度79.3%(x。=14.49,P〈0.05)和特异度91.1%(X2=157.15,P〈0.05)。采用VeA-IgA/Rta—IgG联合检测进行分析,未能有效改善鼻咽癌诊断的效果,检测敏感度降低为72.8%(123/169)。结论Rta—IgG的诊断效能优于VCA—IgA。采用VCA—IgA/Rta-IgG联合检测模式对鼻咽癌临床诊断效能未有提高。
巫翠云邱梅花曾晓玲杜梅英姚敏陈一新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