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刘跃琴张惠佳覃蓉杨勇廖公平童英姿刘璨胡继红王跑球
-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粗大运动功能躯干控制
- 大强度减重步态对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强度减重步态对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的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前对患儿进行改良Ashorth法肌张力评级以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大强度减重步态训练,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采用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CA)、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经过训练,40例脑瘫儿童功能性步态及耐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强度减重步态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脑瘫儿童的功能性步态及耐力异常的方法,在脑瘫儿童的治疗申应广泛应用。
- 刘跃琴刘璨刘兰杨勇邹育庭覃容王跑球
- 关键词:脑瘫儿童
-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偏瘫型脑瘫患儿66例分成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还接受患侧上肢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患侧上肢的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的功能改善。
- 漆带丽颜华张惠佳胡铭珠杨勇
- 关键词:脑性瘫痪偏瘫上肢功能
- 百笑灸干预经筋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百笑灸经筋结点联合常规康复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患侧上下肢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笑灸患侧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检测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定患儿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治疗12周后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MFM-88和UEF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4周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改良Ashworth、GMFM-88和UEFT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改良Ashworth评分显著降低(P<0.05),GMFM-88和UEFT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百笑灸干预经筋结点能显著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愈加明显。
- 罗伟刘春雷龙焱陈菲菲赵素芬杨勇符莎王跑球
- 关键词:痉挛型偏瘫经筋结点
-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偏瘫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头针和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偏瘫儿童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为其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头针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平衡训练、痉挛肌治疗仪治疗、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矫形器的佩戴;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顶颞前斜线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中D、E能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平衡相关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评定,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段3个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的BB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D能区、E能区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组比较,头针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D能区、E能区及BB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头针治疗,对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平衡功能疗效更好。
- 罗伟王跑球刘春雷黄超杨勇王益梅
-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