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恩

作品数:58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化学工程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黄酮
  • 7篇迷迭香
  • 6篇催化
  • 5篇学成
  • 5篇色素
  • 5篇山苍子
  • 5篇双戊烯
  • 5篇戊烯
  • 5篇化合物
  • 5篇化学成分
  • 5篇芳樟醇
  • 5篇催化剂
  • 4篇对伞花烃
  • 4篇总黄酮
  • 4篇黄色素
  • 4篇姜黄色素
  • 4篇教学
  • 3篇熊果酸
  • 3篇学位
  • 3篇蒸馏

机构

  • 49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广西大学
  • 7篇中南林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广东天龙精细...
  • 1篇湖南蓝海迷迭...

作者

  • 57篇杨国恩
  • 12篇李湘洲
  • 12篇吴志平
  • 9篇黄克瀛
  • 9篇陈丛瑾
  • 7篇旷春桃
  • 6篇周军
  • 4篇张磊
  • 3篇张炎强
  • 3篇王贵武
  • 3篇胡云楚
  • 3篇李姣娟
  • 3篇许琳
  • 3篇蒋冬华
  • 2篇吴斌
  • 2篇张维库
  • 2篇毕志成
  • 2篇李坤平
  • 2篇李茜
  • 2篇叶文才

传媒

  • 4篇化学世界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中国油脂
  • 3篇中南林学院学...
  • 3篇广东化工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精细化工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林产工业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迷迭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迷迭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以迷迭香枝叶为原料,同时提取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得到提取液Ⅰ;S2、对所述提取液Ⅰ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S3、向所述浓缩液中加水进行稀释,得到悬浊液;S4、...
杨国恩张磊毕志成李超凡
文献传递
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Gd2O3催化合成松香甘油酯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Gd2O3,并用以催化合成了松香甘油酯,利用Hammett指示剂法、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催化剂性能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催化剂制备及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0.5 mol/L、Gd质量分数为2%、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 h、催化剂SO42-/TiO2-Gd2O3质量分数为1.0%(以松香质量为基准)、酯化反应时间5 h。松香甘油酯的酸值为9.87 mgKOH/g,酯化率达94.13%。
钟弄军杨国恩张鹏陈雪月张明婉廖璟
关键词:松香甘油酯复合固体超强酸酯化率酸值
磷酸二氢钠催化芳樟醇合成香叶基丙酮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NaH2PO4.2H2O作催化剂催化芳樟醇合成香叶基丙酮。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n(芳樟醇)∶n(乙酰乙酸乙酯)=1∶2.2,w(催化剂)=3%,反应8 h,得到产物产率达97.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合成反应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
杨海宽吴志平李湘洲杨国恩孟维
关键词:磷酸二氢钠芳樟醇催化
姜黄油的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比较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姜黄油工艺,发现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通过试验确定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工艺:颗粒度为40目~60目,固液比1∶8,提取时间2.5h。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姜黄油的适宜包合工艺为:芯材比为8∶1;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
吴斌李湘洲旷春桃杨国恩杨军君
关键词:姜黄油包合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英果红色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比较AB-8、S-8、X-5、NKA-9、D-3520、NKA6种吸附剂对白英果红色素类化合物的吸附及脱附性能。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X-5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5树脂在室温下对白英果红色素动态吸附-脱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上柱液自然pH值(5.12),上柱速度3BV/h,溶液处理量6BV/次;脱附剂为95%乙醇,脱附剂的流速3BV/h,脱附剂用量6BV/次。此工艺条件能够满意地分离纯化白英果红色素,树脂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
陈丛瑾蒋冬华杨国恩李姣娟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红色素分离纯化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提取温度80℃、料液比(m原料∶V石油醚)1∶14(g∶m L)、提取时间2.0 h下的核仁油得率26.69%。发现石油醚回流提取技术适用于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具有产物得率高、色泽浅,且溶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进一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46%,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25.70%,脂肪酸中月桂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9.53%。碳数居于10~12之间的中碳链脂肪酸占68.18%。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山苍子核仁油是一种颇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油脂资源。
李湘洲周军任腾杨国恩
关键词:山苍子核仁油化学组成
溶剂回流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选用溶剂回流法进行总黄酮提取;以总黄酮的提取量和提取物以黄酮计的清除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基(DPPH)的半数有效值(IC50)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乙醇浓度70%、提取4次。香椿叶总黄酮提取量为20.1545mg.g-1,IC50=24.595g.g-1。结论:溶剂回流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可行。
陈丛瑾杨国恩黄克瀛
关键词:总黄酮
同时测定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液体进样方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能够对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定量,为工业双戊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品质评价、利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李超凡杨国恩廖璟陈雪月
关键词:对伞花烃双戊烯异松油烯气相色谱工业双戊烯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杜仲叶加工剩余物中的京尼平苷酸被引量:4
2012年
以杜仲叶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比较)了S-8、AB-8、D101和X-5 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中的降血压活性成分京尼平苷酸(GPA)的吸附及脱附性能。以S-8型树脂吸附-水脱附工艺纯化GPA的优化工艺为:脱附剂用量300mL、脱附流速3mL/min、上柱液pH值1.0,脱附过程的最大影响因素为脱附剂流速,GPA的脱附率达89.64%,GPA含量由7.23%提高到45.18%。
李湘洲胡文彬张胜杨国恩贺义昌
关键词:杜仲叶京尼平苷酸大孔吸附树脂
山苍子核油基月桂酰二乙醇胺的合成被引量:1
2015年
为合理利用山苍子核油,减少工业油脂对食用油的依赖,以提取于山苍子核仁的月桂酸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2步法合成了月桂酰二乙醇胺,运用HPLC法快速测定合成产物中月桂酰二乙醇胺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合成工艺,获得了优化工艺条件:第1步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40℃、料液摩尔比1∶1;第2步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原料与二乙醇胺摩尔比1∶0.6、催化剂用量1.0%。依据GB/T 15046—1994测定了合成产物的活性物含量、胺值等指标,符合国标的优级品要求,红外光谱(IR)检测证实合成产物为月桂酰二乙醇胺。
李湘洲周军杨国恩胡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