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波
- 作品数:28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说文解字叙》中的术语英译——以K.L.Thern的评注式译本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评析了K.L.Thern所译《说文解字叙》中"六书"及字体名称的译文,并按其设定的译介对象(不识古汉语之普通读者),重新对这些术语进行了译(用于正文)、释(用于注释)结合的"深度翻译"。
- 杨晓波
- 关键词:六书字体英译
- 日本国字构形与汉字“六书”辨异
- 2019年
- 本文在“六书”造字法的基础上对比了日本国字与汉字的构形,从国字与汉字的不同起源(他源性vs.自源性)、“六书”对国字构形的不适用、国字与汉字不同的发展进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字在结构上基本为“合字”,即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字;其造字基本原则是“合”,包括合音、合意与合音意,这些方法虽与“六书”有重合,但并无实质性关联。也正因如此,国字虽与汉字有亲缘性,但并未像汉字一样繁衍至今。
- 芦晓博杨晓波
- 关键词:国字六书转注造字法
- 中国书法书体名称英译对中国书法史的误读被引量:8
- 2009年
- 中国书法粗分"篆、隶、楷、行、草"五体。五体初非并存,乃按一定规律取长补短,孳乳演化,其演变勾勒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而多种权威汉英词典对该五体名称的英译,有多处对中国书法史,乃至汉文化的误读。本文从书法史入手,剖析误读,并结合词典词条翻译的特点,试提出参考译文。
- 杨晓波
- 关键词:书法书法史书体
- 你也一定要看董桥的翻译——董桥的翻译观及翻译实践
- 2009年
- 董桥是香港著名散文家、编辑、报人。数十年编辑生涯,批点中英文字,编校中外书籍,使其对翻译自有独到体悟。其对翻译的论述虽零散却不乏洞见,笔者将之稍事整理,权当理论的"脚注"。而董桥本人的译文,或改译他人之作,亦颇见功力,本文撷英数例,以窥其译风。董桥一生孜孜于文字,其对待翻译虚心严谨之态度,亦足资效仿。本文通过介绍董桥,旨在引起大陆学界对港台译家的关注。
- 杨晓波
- 关键词:翻译
- 书法碑名英译的实证研究——以杭州碑林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书法外宣英译的现有研究欠缺理论构建与实地调研,因此基于实地调研,对碑林、博物馆等展览场所碑名英译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该类翻译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来制定具体策略,并以《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为参照来制定总体原则。基于适用该类翻译的策略与原则,以杭州碑林为例,对其碑名英译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三个方面评析了其译文:重要术语的英译及译名的统一,英译中背景信息的择取,语言与编辑的规范。文章在评析原译文的基础上提供了参考译文。
- 杨晓波
- 关键词:书法英译
- 论书法笔法术语的英译——以张充和、傅汉斯《续书谱》英译本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以张充和、傅汉斯合译的姜夔《续书谱》为例,探讨书法笔法术语的英译。在评析该译本笔法术语英译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对这些术语进行了译(提供术语译名)、释(对译名进行注释)相结合的'深度翻译'。
- 杨晓波
- 关键词:书法英译
- 王羲之法帖名称英译——以兰亭书法博物馆展品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以研究博物馆法帖展品名称英译为目的,以兰亭书法博物馆展品为个案,参照法帖命名原则,探讨法帖名称英译的策略。在对兰亭书法博物馆的王羲之法帖名称英译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供新的参考译文。
- 杨晓波商思佳
- 关键词:法帖英译
- 释《续书谱》中的“八法”被引量:1
- 2018年
- 姜夔在《续书谱·真书》中称其所谈为真书用笔之"八法",而实际所列只有七法,国内外各家注本均未发现这一矛盾,各家解释也未能对应"八法"。本文认为姜夔所列七法中"挑"可拆分为"永字八法"的"策(提)"与"啄(短撇)",这样"八法"便都有了着落。此外,本文还梳理与分析了姜夔所用的笔法术语,以与"永字八法"一一对应。
- 芦晓博杨晓波
- 关键词:真书用笔
- 汉字'转注'对其他古典文字适用性之商榷
- 以周有光先生与《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一书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古典文字亦有汉字"六书"造字法。本文虽无法识读这些古文字,且"转注"为何目前尚无定论,而本研究...
- 杨晓波
- 中国典籍的“深度翻译”模式探究——以《说文解字叙》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深度翻译”通过注释、评析、附录等“副文本”,将译文置于丰厚的文化背景之中,以有效传递原文的思想内涵,它结合了翻译与学术研究,是典籍翻译最宜采用的模式。本文以中国小学经典文献《说文解字叙》的英、日译本为例,探讨了“深度翻译”的传统模式及其功能;同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提出“深度翻译”与“数字人文”相结合将成为中国典籍翻译的未来模式。
- 芦晓博杨晓波
- 关键词:深度翻译中国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