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癌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治疗晚期非小...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厄洛替尼
  • 2篇标志物
  • 1篇蛋白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信息化管理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吴一龙
  • 6篇杨艳
  • 4篇杨衿记
  • 4篇黄逸生
  • 3篇陈剑光
  • 3篇周清
  • 2篇甘彬
  • 2篇陈志红
  • 2篇郭爱林
  • 2篇张绪超
  • 2篇杨学宁
  • 2篇黄玉娟
  • 2篇严红虹
  • 2篇廖日强
  • 2篇苏健
  • 1篇李少文
  • 1篇林嘉颖
  • 1篇罗素芬
  • 1篇林秋雄
  • 1篇陈秀梅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肺癌标本库的建立
吴一龙林嘉颖杨学宁李少文陈刚杨衿记张绪超周清郭爱林陈志红苏健唐红艳吴红穗陈世良谢至郭伟浜黄迎陈剑光严红虹甘彬杨艳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标本库从1997年创立至今,经过十三年的建设,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范的集肿瘤标本采集、处理、保存、质控、管理、科研和临床应用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取得的成果包括:1、首次建立了与临床信息系统相关联的肺癌标...
关键词: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
吸烟状况对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影响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erlotinib)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吸烟状况可能是影响厄洛替尼疗效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状况对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影响。方法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口服150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不同吸烟状况患者使用厄洛替尼治疗的疗效、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两组间生存率差异。结果2005年12月-2006年9月,共有48例入组厄洛替尼EAP(Expanded Acess Program)项目,随访截止至2008年12月0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患者依从性为100%。吸烟组共有28例,有效率为32.1%(9/28),非吸烟组有20例,有效率为35%(7/20),吸烟组与非吸烟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吸烟状况间的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吸烟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3个月,非吸烟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9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吸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非吸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对于不同吸烟状况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洛替尼均有效,且对于非吸烟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黄逸生杨衿记杨艳黄玉娟廖日强吴一龙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吸烟状况
肺癌患者Tarceva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指纹谱的分析
目的:酪氯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开辟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不过这类药物具有相对特异的目标人群,因此如何有效的预测和监测其治疗反应,将有助干临床用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
李荣陈剑光黄逸生杨艳郭爱林吴一龙
关键词:肺癌TARCEVA血清标志物
文献传递
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全程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护士是随着临床试验行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职业,目前大多数的医院没有专人全程管理临床试验项目,导致临床试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作为国内最早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启用研究护士及落实相关研究护士制度的医院之一,本文总结十几年来研究护士参与临床试验全程管理实践及取得成效,供同行参考。
甘彬杨艳罗素芬郑晓莹陈晓玲曾帅陈秀梅周清吴一龙
关键词:研究护士全程管理
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erlotinib)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皮疹是使用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每日口服150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将出现0、1~2、3度皮疹患者分为3组,观察出现不同程度皮疹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0度皮疹组共有3例,有效率为0(0/3),1~2度皮疹组有36例,有效率为22.2%(8/36),3度皮疹组有9例,有效率为88.8%(8/9),各皮疹组之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度皮疹出现中位时间为7d,3度皮疹出现中位时间为21d。0、1~2和3度皮疹组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2、4和10个月,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6和23个月,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46)。0~2度和3度皮疹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3和1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23个月,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皮疹较重患者有效率较高,3度皮疹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其他患者。
黄逸生杨衿记杨艳黄玉娟廖日强吴一龙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皮疹
用药后血浆VEGF水平可能与bevacizumab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总生存相关
本文旨在找到以血液标本为基础的可用于预测bevacizumab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分子标志物.收集了一项4期临床研究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外周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
安社娟杨学宁周清张绪超吴一龙黄逸生陈志红苏健杨艳陈剑光严红虹林秋雄杨衿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