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凤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2篇形变
  • 2篇形变诱导
  • 2篇形变诱导铁素...
  • 2篇形变诱导铁素...
  • 2篇铁素体相
  • 2篇铁素体相变
  • 2篇相变
  • 2篇两相区
  • 2篇耐候钢
  • 1篇道次
  • 1篇多道次
  • 1篇多道次变形
  • 1篇形变诱导相变
  • 1篇再结晶
  • 1篇双相
  • 1篇铁素体晶粒
  • 1篇热变形
  • 1篇热变形行为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杨金凤
  • 4篇张春玲
  • 3篇蔡大勇
  • 1篇廖波
  • 1篇单梅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钢铁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u-P-Cr-Ni-Mo耐候钢两相区热变形行为及其组织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在变形温度700~950℃、变形量70%、应变速率0.01~10s“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其热变形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Cu-P—Cr—Ni—Mo耐候钢在700—950℃变形时,峰值应力在低于750℃,高于850℃时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750~850℃之间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800℃出现极小值。在应变速率和变形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组织的细化机制由奥氏体的再结晶细化向铁素体的回复再结晶细化转化,并且铁素体的回复再结晶细化效果更加显著。Cu-P·Cr-Ni—Mo耐候钢在应变速率为1s-1,变形量为70%的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为775℃时获得的组织细小均匀,铁素体晶粒的平均尺寸约为3μm。
张春玲蔡大勇孔玉婷杨金凤廖波
关键词:耐候钢热变形再结晶
Cu-P-Cr-Ni-Mo耐候钢双相区多道次轧制模拟的组织演变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实现Cu-P-Cr-Ni-Mo耐候钢的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充分提高其强塑性,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金相、SEM、EBSD等微观组织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双相区的多道次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第二相(马氏体、贝氏体)呈条带状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随着道次增加,铁素体晶粒逐步细化,第5道次变形后得到1.8μm左右的超细晶铁素体。前期铁素体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是形变强化铁素体相变,即多道次的累积大变形使组织内畸变能增大,铁素体形核点增多,促进铁素体快速析出,形成细小铁素体晶粒;后面几道次变形中,随着应变量继续增大,在铁素体晶粒内形成大量亚晶界,且亚晶界逐步累积扭转成大角度晶界,分割原来的粗大晶粒,发生铁素体连续动态再结晶细化。
孔玉婷张春玲杨金凤单梅
关键词:多道次变形
Cu-P-Cr-Ni-Mo耐候钢两相区铁素体晶粒细化机理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在(γ+α)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和不同变形温度下的组织演变,探究了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Cu-P-Cr-Ni-Mo耐候钢在750℃,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时,当应变超过0.69后,铁素体的转变量增加不明显,但等轴铁素体晶粒数量增加,新形成的细小等轴再结晶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1.4~3μm;在850~750℃、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时,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铁素体转变量增加,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但均匀性降低。Cu-P-Cr-Ni-Mo耐候钢(γ+α)两相区铁素体晶粒细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发生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的能力增强。
张春玲杨金凤孔玉婷蔡大勇
关键词:晶粒细化EBSD
Cu-P-Cr-Ni-Mo热轧双相耐候钢铁素体细化机制探讨
双相耐候钢既具有高的耐候性,又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车辆、输电铁塔、铁道和桥梁上。课题组目前制备的新型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30-40μm,相对而言比较粗大,因此细化...
杨金凤
关键词: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文献传递
Cu-P-Cr-Ni-Mo耐候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道次等温热压缩试验,分析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量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组织演变和铁素体晶粒细化机制。结果表明,Cu-P-Cr-Ni-Mo耐候钢在875℃变形时铁素体的析出机制为形变诱导相变(DIFT)。随应变量增加,铁素体转变量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再缓慢增加的S形曲线特征;铁素体晶粒尺寸随应变量增加而减小,当应变为1.6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最小,大约为3μm。在0.01~30 s-1的应变速率下,随应变速率增加,铁素体转变量增加,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当应变速率为30 s-1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1.9μm。Cu-P-Cr-Ni-Mo耐候钢在875℃变形时,铁素体晶粒细化机制为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和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
张春玲杨金凤孔玉婷蔡大勇
关键词:热压缩形变诱导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