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贞 作品数:17 被引量:9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0年~2003年广东省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4年中消耗的抗震颤麻痹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2000年~2003年抗震颤麻痹药中购药金额最大的为左旋多巴/苄丝肼;用药频度最高的为苯海索. 洪晓丹 任斌 王振宁 黎曙霞 李卓敏 林婉贞 唐蕾关键词:抗震颤麻痹药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HPLC法测定华法林片的含量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华法林片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70:30: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8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线性范围:0.8~5.6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1.11%,n=15。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华法林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黄碧莹 姚秋燕 李敏薇 任斌 林婉贞关键词:HIGH PERFORMANCE CHROMATOGRAPHY 华法林 65例应用罗红霉素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 2005年 戴建子 蔡卓夫 张志豪 林婉贞 伍玉甜关键词:罗红霉素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药物利用 87例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对我院临床经常使用的几种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此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组织系统的情况及临床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按涉及的组织器官不同分类统计87例病例中的ADR的情况及临床表现。结果及结论随着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相应的增多,尤其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多见,故有必要对其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姚秋燕 唐蕾 张志豪 黄碧莹 洪晓丹 林婉贞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同厂家盐酸二甲双胍片体外溶出度考查 2007年 目的:对8个不同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体外溶出度考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溶出度测定法。结果:各厂家产品的溶出参数m除D、F厂与A、H厂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而T50,Td除B厂与D、F厂,E厂与G厂,C厂与H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结果为临床选药提供了参考。 姚秋燕 黄碧莹 黄伟侨 唐蕾 刘怡 林婉贞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片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酞普兰血药浓度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酞普兰血药浓度。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用正己烷-异戊醇(98:2)提取血浆中西酞普兰,选用普萘洛尔为内标。色谱柱为NucleodurCN(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30mmol·L-1KH2PO4缓冲液(0.1%三乙胺,pH5.0)(40:60),激发波长:236nm,发射波长:306nm,流速:1.3ml·min-1,柱温:室温。结果本法线性范围在1-75μg·L-1(r=0.999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6.8±5.0)%(n=15),日内RSD≤8.6%,日间RSD≤9.6%。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常惠礼 陈孝 任斌 刘怡 吴爱琴 林婉贞 施艳玲关键词:西酞普兰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处理癫痫患者苯妥英血药浓度数据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估算癫痫患者苯妥英群体药动学参数 ,考察各因素对最大消除速率常数Vm 及米氏常数Km 的影响。方法 :83例癫痫患者口服苯妥英钠片 ,FPIA法监测血药浓度数据 96个 ,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计算。结果 :按照米氏方程计算苯妥英药动学参数 ,Km =1 2 .8mg·L-1 ,Vm=4 99.0mg·d-1 。结论 :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用药等对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影响 ,Km 个体差异极大并呈现双相分布。 任斌 钱文璟 王晓平 黎曙霞 洪晓丹 唐蕾 林婉贞 沈映冰关键词:苯妥英 癫痫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羟苯磺酸钙引起发热 被引量:7 2009年 1例63岁男性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和降血压药。患者因视网膜出血服用羟苯磺酸钙0.5 g,1次/d。8 d后,患者出现发热(38.8℃)和疲乏。停用羟苯磺酸钙和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再次给予羟苯磺酸钙再次出现发热,共反复发生4次。羟苯磺酸钙使用期间,其他药物未停用。 林婉贞 元刚 陈孝关键词:羟苯磺酸钙 发热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7例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于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FCP、2 h CP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血糖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廖嫦玉 叶俊鹏 吴喜英 林婉贞关键词:口服降糖药物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含片含量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含片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214nm。结果:浓度在2~25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的含量测定。 林婉贞 刘怡 任斌 姚秋燕 黄碧莹关键词:利巴韦林 含片 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