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智荣

作品数:40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理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12篇透平
  • 8篇气膜
  • 8篇气膜冷却
  • 6篇蒸汽
  • 6篇燃气透平
  • 5篇湿蒸汽
  • 5篇两相流
  • 4篇叶轮
  • 4篇叶轮机械
  • 4篇优化设计
  • 4篇两相流动
  • 4篇混凝土
  • 3篇端壁
  • 3篇通流
  • 3篇平板气膜冷却
  • 3篇弯叶片
  • 3篇纤维混凝土
  • 3篇密封

机构

  • 36篇清华大学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广州航海高等...
  • 3篇广东工贸职业...

作者

  • 40篇林智荣
  • 30篇袁新
  • 4篇林波荣
  • 3篇雷云涛
  • 3篇何军拥
  • 3篇姚立宁
  • 3篇韩悦
  • 3篇施斌
  • 2篇朱晓峰
  • 2篇李辉
  • 2篇高学林
  • 2篇王旭东
  • 1篇任静
  • 1篇邹歆
  • 1篇陈志鹏
  • 1篇韩文博
  • 1篇王中南
  • 1篇蒋洪德
  • 1篇王文萍
  • 1篇郭仁俊

传媒

  • 11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热力透平
  • 2篇2006中国...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暖通空调
  • 1篇燃气轮机技术
  • 1篇第四届全国F...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群计算机系统用于叶轮机械通流部分全三维设计分析
2002年
探讨了集群计算机系统用于叶轮机械通流部分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 ,发展了一整套基于微机集群计算机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叶轮机械通流部分全三维粘性流动的分析方法 ,研发了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程序可靠的叶轮机械流场特性分析软件包。
袁新林智荣
关键词:叶轮机械集群计算机粘性流动
高低齿迷宫密封泄漏量实验及计算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高低齿型迷宫密封的内部流动结构,对比了不同压比和转速下密封性能的变化,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密封的泄漏量随压比的升高而变大,并在一定压比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当转子转速比较低时,转动对泄漏量影响不明显;当转速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时候,泄漏量会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少。这个临界值的大小与密封的结构、压比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密封内部流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优化方案,其中的核心思想是提高间隙节流的强度和动能耗散的速度。
周国宇王旭东林智荣袁新
一种用于迷宫密封实验的转子实验台实验件的装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迷宫密封实验的转子实验台实验件的装配方法,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首先将转子实验台中的外环剖切成两个半圆环,使外环的内壁有密封齿,外壁上有装配台阶;加工一个转子套,将转子套插入固定盘的凸环中;将两个半圆环...
周国宇袁新林智荣
文献传递
附着和分离流动中几种湍流模型的性能
在三种附着和分离流动中数值研究了SA模型、SST模型、k-ω模型、q-ω模型的预测性能.数值计算程序采用新型LU隐式格式和改良型MUSCLTVD格式.计算值与经验公式值以及实验值的比较表明,这几种湍流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平...
陈钱林智荣袁新
关键词:湍流模型透平转子
文献传递
多级轴流透平通流三维气动优化研究
随着燃气轮机单机功率的增大,透平级负荷也不断增加,高负荷的透平对通流部分的气动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包括弯叶片和非轴对称端壁的三维通流造型系统对某两级高压透平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非轴对称端壁...
韩悦林智荣袁新
关键词:非轴对称端壁弯叶片优化设计轴流透平
文献传递
玄武岩连续纤维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主要从试验的角度研究玄武岩连续纤维这种新型材料对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表征试件动力特征的参数。比较纤维增强材料和纯混凝土材料之间的动力参数,得出了玄武岩增强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连...
林智荣姚立宁施斌何军拥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玄武岩连续纤维动力性能
文献传递
燃气透平末级叶片及扩压器的联合优化
本文基于iSIGHT集成优化软件包以及J.D. Denton教授的内流CFD模拟程序,采用包括全局探索式、梯度搜索式优化算法以及近似模型的组合优化策略,对某燃气透平的末级叶型和扩压器外形进行了联合优化.优化后的效率提高2...
林智荣石坂浩一袁新
关键词:CFD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对流辐射空调末端以及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流辐射空调末端以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对流辐射空调末端包括热管,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管道,热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换热管道;热管包括多个排列设置、且互相独立的第一微通道和多个排列设置、且互相...
林波荣孙弘历李辉林智荣段梦凡
文献传递
非轴对称端壁与弯叶片联合造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采用改进的侧偏余弦函数作为造型基函数,使用Beier样条曲线控制造型参数沿轴向的变化规律,构造了一套叶栅非轴对称端壁造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对三维叶型积叠规律的控制,将弯叶片造型方法和非轴对称端壁造型系统整合成非轴对称端壁与三维叶片积叠联合造型系统。将该造型系统与商业优化软件iSIGHT集成,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某两级透平的第一级静叶进行了气动优化设计,优化目标为气动效率最高。优化后绝热效率增加了约0.43%,流量增加了约2.1%。优化结果表明非轴对称端壁与三维积叠的联合造型方法能够在单一造型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叶栅的气动效率。
林智荣韩悦袁新
关键词:非轴对称端壁弯叶片优化设计叶轮机械
不同攻角来流条件下射流与分离泡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2012年
本文使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对具有多排离散冷却孔的某透平叶栅进行气膜冷却实验,研究了在变攻角来流条件下,不同吹风比时叶片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吹风比控制在0 4、0.8、1.2和1.6。文中所使用的叶型具有大折转角、大展弦比等特点,当处于负攻角来流条件时,主流会在压力面产生分离区。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离泡内的射流会受到当地低速主流的影响,当地气膜有效度下降;而在分离泡下游,部分吹离的射流气流会随着主流再附于叶片表面。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这种吹离再附着的现象愈发明显。
洪寅义林智荣袁新
关键词:气膜冷却PSP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