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宣
-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人工低温对晚灿稻开花结实影响研究初报
- 80~1982年在人工气候箱中以16℃、18℃、20℃、22℃的低温处理华南地区晚稻的当家品种包选2号和二白矮,结果见到始穗期18℃的低温导致结实率和开花率明显下降,一天中盛花时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推迟,16℃即使有少量开...
- 张旭林道宣李兵
- 关键词:晚稻人工气候室植物生理学低温生物学
- 华南双季稻区旱育秧技术操作规程(简报)被引量:1
- 1996年
- 1 主要技术目标秧床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N、P、K含量为水秧田的2-3倍,PH值4.5-5,透水保水性能好,保证雨止田干、干不开裂。秧苗要求根系发达、根白、矮壮、叶片短、直。2 关键技术2.1秧床制作床址选择 针对华南双季稻播种育秧期间早稻常遇低温阴雨、晚稻正值高温豪雨的具体情况,床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排灌方便,并且要突出“透水、透气、肥沃、疏松”8字原则,一般选用土壤理化性状优良的沙质壤土为宜,其中以地下水位低、向阳干爽。
- 孔清霓张旭黄农荣刘彦卓林道宣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 关键词:双季稻区旱育秧苗土壤理化性状培育壮秧秧床
- 籼稻品种穗部温度变化的研究——桂朝2号和Lemont枝梗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初步观察
- 1989年
- 对耐冷性不同的籼稻品种桂朝2号和Lemont枝梗表面温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与气温、冠层叶叶表温度、茎部衰老叶片叶表温度、茎秆表面温度、水温、日照日变化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 张旭林道宣何子儒陈钊明孔清霓黄林可万霞
- 关键词:籼稻
-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组份的变化(简报)
- 1999年
- 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转换是受光周期及温度所调控,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为此,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光温诱导产生的生理生化等的变化与育性表达的关系来探讨两用稻的育性转换的机理。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稳定产物,也是生物体内许...
-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李平张旭林道宣黄农荣孔清霓刘彦卓
- 关键词: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可溶性蛋白质
- 一种水稻温敏型核不育系种质繁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温敏型核不育系种质繁育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在温室内,将室温条件控制在不同种质的不育临界温度范围内,控制时间为该种质的育性转换敏感期,选出含不育基因的植株,再以该植株的禾头在该种质的不育临界温度范围以下进...
- 张旭黄农荣林道宣刘彦卓孔清霓
- 文献传递
- 不同育秧方式和施肥水平下华南双季早稻秧苗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本试验初步研究了华南双季早稻秧苗于不同育秧方式和施肥水平下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1)旱育秧与湿润育秧秧苗在形态生长上的差异主要在于秧苗的叶片数不同,湿润育秧的出叶速度比旱育秧明显地快.(2)在有机质含量较高通气性能较优良的砂质壤土上进行旱育秧,基肥种类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具5片叶以下的旱育小苗的叶片数和株高无显著差异。(3)播后5天内的出苗率湿润育秧比旱育秧要显著地快而齐,而成秧率则各处理间有高有低,无明显规律可循,这与我们过去报道的结果趋势一致。(4)旱育秧移栽后的发根力比湿润秧要强,这种优势可维持到第9天才消失,再加上白/褐根的比例湿润秧要大,可能是导致旱育秧移栽后根系“爆发力”强、返青活棵快的重要因素。
- 张旭孔清霓刘彦卓黄农荣林道宣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 关键词:湿润育秧出叶速度发根力
- 应用Datalogger System研究不同株型品种稻田小气候的特征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分析了由微气候“数据记录仪”(Datalogger)自动收集的资料,探讨了稻田在水稻灌浆期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直立叶品种比平展叶品种在冠层以下15cm处光量子相差1倍左右;植株温度及冠层叶面温度品种间差别较小,稻田1.5m高处空气湿度品种间不存在差别。初步认为直立叶型品种能更充分利用光能,这是直立叶型品种产量高于水平叶型品种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对Datalogger所获得的田间气候资料可靠性进行检验、肯定。
- 张旭林道宣何子儒陈钊明孔清霓余昭楹邱润恒梁祖扬刘彦卓Osmond C.B.Wong S.C.Terashima I.
- 关键词:稻田小气候水稻
- 二系杂交稻幼苗耐冷性的鉴定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1991年
- 本试验比较鉴定了二系杂交稻及其不育系、三系杂交稻和常规籼稻品种的苗期耐冷性,结果见到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耐冷性比其余籼稻类型都强,而籼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耐冷性一般较弱,籼型二系杂交稻组合W6154S×特青的耐冷性属中偏弱,在无防寒措施过早地播种时遇到低温阴雨发生烂秧死苗的可能性很大。用人工气候箱鉴定稻株耐冷性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而用电导法和稻叶叶绿素荧光法鉴定其耐冷性则尚需作进一步探讨。
- 张旭林道宣陈钊明孔清霓刘彦卓梁祖扬邱润恒
- 关键词:杂交稻幼苗耐冷性水稻
-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 孔清霓黄秋妹张旭黄农荣林道宣刘彦卓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 关键词:晚籼稻旱育稀植生育期
-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于1996年早季研究了湿润与旱育秧方式在稀植(2苗/科)和多植(4苗/科)情况下超高产早籼品种特三矮2号在本田生长期的群体动态结构与产量表现。与多植比较,稀植的比叶重较大,中期叶面积系数较小,每穗颖花数较多;但有效分蘖数较少。与湿润育秧比较,旱育秧每科穗数较多,抽穗后群体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生产力;但生育期较长。旱育稀植的谷草比较高。
- 刘彦卓孔清霓张旭黄农荣林道宣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 关键词:旱育稀植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