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坫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鸟类
  • 4篇繁殖
  • 3篇多样性
  • 3篇生态学
  • 3篇繁殖生态
  • 2篇生态研究
  • 2篇种群
  • 2篇种群生态
  • 2篇种群生态学
  • 2篇窝卵数
  • 1篇稻田
  • 1篇动物区系
  • 1篇学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育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生活习性
  • 1篇生态繁殖

机构

  • 18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连云港市农业...

作者

  • 19篇柯坫华
  • 12篇黄族豪
  • 4篇郭卫斌
  • 2篇廖信军
  • 2篇徐兵
  • 2篇胡文杰
  • 2篇刘志权
  • 2篇刘庭庭
  • 2篇邓卉
  • 2篇王小芳
  • 2篇黄金秋
  • 2篇谢根明
  • 1篇龙婉婉
  • 1篇周升团
  • 1篇张争光
  • 1篇贡国鸿
  • 1篇马小艳
  • 1篇江丽琴
  • 1篇肖永红
  • 1篇蒋平

传媒

  • 9篇井冈山大学学...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Chines...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sting records of 20 bird species in Lhasa region,Tibet被引量:1
2010年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on nesting biology of 20 bird species in alpine shrub (4000-4700 m a.s.l.) or alpine meadow-wasteland habitats (4300-4700 m a.s.l.) in Lhasa region,Tibet.Of these species,three are endemic to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17 widespread in altitudes.The data on these taxa are all new to the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s,especially the upper limit of their breeding distribution.A few species are firstly reported with respect to nesting information in the world.The study will contribute our knowledge for natural history of birds occurring in the harsh,extreme habitats.
卢欣柯坫华马小艳贡国鸿于同雷
吉安市郊区稻田环境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两栖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健康的指示动物。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领域。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对吉安市郊稻田环境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吉安市郊稻田环境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1目4科。动物区系为广布种3种,东洋界5种。生态类型为静水型3种,陆栖静水型4种,树栖型1种。泽陆蛙为稻田环境中的优势种,饰纹姬蛙为亚优势种。
柯坫华郭卫斌黄金秋邓卉刘志权王小芳谢根明刘庭庭
关键词:两栖动物多样性稻田动物区系
蓝喉蜂虎的捕食行为与食性被引量:2
2017年
在我国有分布的7种蜂虎科鸟类中,蓝喉蜂虎(Merops viridis)分布范围最广,但相关野外研究还比较少。2011~2016年,我们以江西省吉安市郊区的一个蓝喉蜂虎种群为研究对象,在观察野外捕食行为的基础上,记录了其食物种类,研究了该鸟的食性。蓝喉蜂虎的食物主要是蜂类、蝶类和蜻蜓类昆虫,其被捕食频次的百分比分别为26.0%、26.3%和38.3%。其中,繁殖前期以蜂类居多,繁殖后期以蜻蜓类居多,数量比例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昆虫生活史差异造成的。网络图片资料佐证了其食物种类主要为以上3类昆虫。在吞食食物前,蓝喉蜂虎会对不同类群的昆虫进行不同时长和不同方式的处理。此外,野外研究发现,产卵期蓝喉蜂虎巢室中散布着可能被吞食过带有食物残渣的小型贝类碎片。通过实验筛选营巢河滩地的沙土,发现这些贝壳碎片是外来。这表明,蓝喉蜂虎可能通过取食小型贝类贝壳,在产卵期获取短期额外的钙质补偿。蓝喉蜂虎在其分布区内属不常见鸟类,但其捕食的主要昆虫类群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这说明食物不是限制该鸟分布的原因。蓝喉蜂虎是一个极具观赏价值的美丽小鸟,当前亟需深入研究,为该鸟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柯坫华邓艳会郭卫斌张争光黄族豪
关键词:捕食行为食性贝壳
泽陆蛙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泽陆蛙( Fejervarya limnocharis )地理分布非常广,目前针对该物种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还相对较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研究了吉安市郊区稻田及其周边环境中的泽陆蛙种群生态。非冬眠期,每月均采集一次泽陆蛙样本,测量其体长、体重数据。研究期间共捕获泽陆蛙样本3349个。采用体长、体重指标重心聚类法,结合泽陆蛙的生活史特征,将研究种群年龄结构划分为3个年龄组。其中,1龄为体长29mm以下当年幼体,约占62.02%;2龄个体相对比例较高(体长30~39mm,占34.61%),而3龄个体数量极少(体长40-50mm,占3.37%)。通过种群平均年龄以及各年龄组相对百分比的逐月变化趋势分析及年间比较发现,泽陆蛙种群平均年龄的逐月变化曲线呈“M”型;1龄个体和2龄个体所占百分比的逐月变化曲线波动非常大;种群年龄结构季节性变化的年间比较也差异明显。这表明该种群可能面临高的生存压力,但种群更新较快。
柯坫华邓卉郭卫斌黄金秋刘志权王小芳谢根明刘庭庭
关键词:年龄结构种群生态学
江西省猛禽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猛禽鸟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其资源保护受到广泛关注。江西省共有猛禽鸟类52种,隶属于2目5科,占全国猛禽种数的54.84%。52种猛禽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有3种: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肩雕(Aquila heliaca)和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16种;所有种类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其中其中白肩雕、白尾海雕和游隼(Falco peregriuns)被列入附录I。此外,本文就江西猛禽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黄族豪柯坫华乐枫玲
关键词:猛禽多样性
黑脸噪鹛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及空间结构特征
2020年
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是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地丘陵环境的一种领域性森林鸟类。前期研究表明该鸟种实际利用的栖息地环境呈片段化分布,但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偏好尚不清楚。自2010至2019年,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郊区黑脸噪鹛种群及其栖息环境开展了连续十年的野外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林业小班为基本单元,对研究区内所有林业小班的植被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化数据处理。然后,将研究区域内的森林灌丛环境分为两类:(1)黑脸噪鹛适宜栖息地,即黑脸噪鹛经常活动的林业小班;(2)黑脸噪鹛非适宜栖息地,即近邻适宜栖息地,但长期未发现黑脸噪鹛活动踪迹的林业小班。最后,对适宜栖息地和非适宜栖息地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脸噪鹛的适宜栖息地环境,通常为具有荆棘灌丛的相对稀疏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其地表多枯枝落叶层;其非适宜栖息地环境,通常为纯针叶林,或相对植被浓密的处于植被演化早期阶段的树林,其地表光秃,或长满杂草。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黑脸噪鹛种群的片段化分布格局与其栖息地环境的植被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有着紧密关联。
柯坫华邓艳会
关键词:栖息地特征栖息地选择
雉科四族鸟类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雉科4个族(鹑族Perdicini、雉族Phasianini、眼斑雉族Argusianin和孔雀族Pavocini)的系统发生,本研究分析了雉科4属7种鸟类线粒体DNACOI基因694bp序列,共发现210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80个。4个族之间,眼斑雉族和孔雀族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145;眼斑雉族和雉族间的最大为0.192。4个族在系统发生树上聚成两个明显的分支,其中鹑族和雉族聚成一支,眼斑雉族和孔雀族聚成另一支。形态和分子的证据均表明眼斑雉族和孔雀族关系较近。
黄族豪柯坫华廖信军
关键词:雉科
江西省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为了解江西省的鸟类多样性,本研究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的分类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发现的新记录,对江西的鸟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有鸟类480种,隶属19目72科。江西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1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5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70种,其中附录Ⅰ10种;中国鸟类特有种13种,无当地特有种。江西省鸟类多样性丰富,特别是候鸟和水禽种类非常多,这可能与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有关。
黄族豪柯坫华陈秀红刘维维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中国雀形目鸟类合作繁殖现象的普遍性问题研究
本研究基于当前合作繁殖鸟类的一般生活习性规律总结,然后通过文献查询,统计我国雀形目鸟类社会活动习性、食性、迁徙习性等生活史特征,对其合作繁殖行为作出比较保守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67种雀形目鸟类中,有279种具有合...
柯坫华
关键词:雀形目鸟类生活习性
鸟类合作繁殖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视角分析
2010年
鸟类的合作繁殖是指两个以上的族群成员在繁殖期共同抚育同一窝幼雏的现象。当前,合作繁殖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是从帮助者的角度分析其对利益与压力的权衡。这种权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为最大化自身的广义适合度利益,帮助者大多数选择帮助它们的亲属;(2)为了获取帮助行为本身可能带来的其他可观的利益,帮助者协助其他个体进行育雏;(3)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帮助者无法独立繁殖,从而不得不选择帮助其他个体。前两种解释是帮助者在利益诱导下的主动帮助,而后者则是帮助者在受到限制后的被动帮助。然而,这些解释都有其局限性,鸟类合作繁殖行为的研究依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亟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整合。
柯坫华黄族豪
关键词:鸟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