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园园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流
  • 2篇幼鱼
  • 2篇鱼类
  • 2篇水利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动物生态
  • 1篇游泳时间
  • 1篇鱼类保护
  • 1篇闸坝
  • 1篇瓦氏黄颡鱼
  • 1篇流速
  • 1篇滑行
  • 1篇黄颡
  • 1篇黄颡鱼
  • 1篇过鱼设施
  • 1篇白鲢
  • 1篇草鱼

机构

  • 5篇三峡大学

作者

  • 5篇梁园园
  • 4篇石小涛
  • 4篇刘德富
  • 2篇白艳勤
  • 2篇罗佳
  • 1篇刘国勇
  • 1篇郝冬云
  • 1篇陈求稳
  • 1篇许勇
  • 1篇高柱
  • 1篇路波
  • 1篇郑霞忠
  • 1篇刘伟
  • 1篇张秋生
  • 1篇陈廷

传媒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信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鱼类通过水流速度障碍行为研究
2012年
鱼类在上溯过程中通过过鱼设施时要面临巨大的水力环境的挑战,然而对上溯洄游条件下鱼类行为知识少有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人工环境下鱼类的游泳行为,同时为鱼道设计发展提供有效依据。本实验通过自行设计的鱼类水流速度障碍装置,研究了体长为10±0.56cm规格的白鲢的游泳行为,并监控记录白鲢在通过水流速度障碍时的活动行为。了解鲢鱼在通过水流速度障碍下的行为需求,同时为鱼道设计的完善提供有效思路。
郝冬云刘伟刘德富石小涛梁园园
关键词:白鲢
集运鱼船研究综述被引量:17
2014年
水工程的大量修建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洄游鱼类如中华鲟、圆口铜鱼等,洄游通道的阻隔导致其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为了解决鱼类的过坝问题,科研工作者对众多过鱼设施进行了研究。其中,集运鱼船作为一种活动过鱼设施,能够弥补固定过鱼设施的不足,在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及水电站保护鱼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梁园园刘德富石小涛许勇王从锋郑霞忠白艳勤罗佳
关键词:过鱼设施鱼类保护
鲢幼鱼不同水流速度障碍下游泳行为的分析
水工程的大量修建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圆口铜鱼、中华鲟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保护鱼类并帮助鱼类安全过坝已经成为众多水电工作者、生态学者和政府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梁园园
关键词:水利工程动物生态
文献传递
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感应流速的比较被引量:29
2013年
在21±1℃水温下,使用自行制作的鱼类游泳行为测试槽,采用流速递增的方法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长9.64±3.12cm,体重20.97±16.71g)、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长10.60±3.45cm,体重24.37±18.61g)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体长11.54±1.46cm,体重20.98±6.94g)幼鱼个体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分别是(8.21±0.68)、(6.74±0.84)和(33.11±3.06)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91±0.22)、(0.67±0.15)和(2.9±0.29)BL·s-1;鲢和草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但瓦氏黄颡鱼比草鱼和鲢幼鱼感应流速大近4倍,差异显著(P<0.05);因此,草鱼和鲢幼鱼较瓦氏黄颡鱼幼鱼对流速的感应更敏感。本实验结果可为设计鱼道、确定拖网速度等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白艳勤路波罗佳梁园园刘德富陈求稳石小涛
关键词:草鱼瓦氏黄颡鱼
鲢幼鱼在不同水流速度下的暴发-滑行行为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在水温(18±1)℃的条件下,以全长(11.70±0.57)cm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流速(16.5、22.0、27.5、33.0、38.5、44.0、49.5和55.0 cm/s)下的持续游泳时间、调头百分比和暴发-滑行运动数据。结果表明,鲢的平均持续游泳时间先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后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当流速33.0 cm/s时,平均持续时间最短为118.6min,其中各组试验鱼的最大可持续游泳时间均可达到200min。调头百分比随流速的增加迅速减小,当流速≥44.0 cm/s时,不再出现调头行为。暴发-滑行游泳的平均暴发时间随流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y=0.03x+2.64,R^2=0.92,P<0.05)。平均对地暴发距离均在30—45 cm,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绝对暴发距离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y=4.98x–5.63,R2=0.98,P<0.001)。平均对地暴发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均对地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别在9—12 cm/s、12—16 cm/s,P>0.05)。平均绝对暴发速度与水流速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平均绝对平均暴发速度:y=0.98x+10.74,R^2=1.00,P<0.001;平均绝对最大暴发速度:y=1.02x+13.75,R2=0.99,P<0.001)。研究表明鲢在不同的流速下采取的暴发-滑行行为策略不同。
梁园园林晨宇陈廷张秋生刘国勇刘德富高柱石小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