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宏元

作品数:32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胆管
  • 8篇肿瘤
  • 7篇介入
  • 5篇胆道
  • 5篇肝癌
  • 4篇胆总管
  • 4篇置入
  • 4篇属支
  • 4篇细胞
  • 4篇介入治疗
  • 4篇金属支架
  • 4篇肝肿瘤
  • 3篇凋亡
  • 3篇动物
  • 3篇胰腺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术后
  • 3篇肝外
  • 2篇胆管癌

机构

  • 3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梁宏元
  • 24篇温锋
  • 24篇卢再鸣
  • 19篇郭启勇
  • 15篇毛晓楠
  • 9篇孙巍
  • 7篇刘兆玉
  • 5篇赵罡
  • 3篇单明
  • 3篇任莹
  • 3篇赵相轩
  • 2篇杨晓珍
  • 2篇王希海
  • 2篇张军
  • 1篇畅智慧
  • 1篇董幼丹
  • 1篇石爱忠
  • 1篇张新刚
  • 1篇戴朝霞
  • 1篇王振宁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第三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总管末端植入金属支架对肠胆反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末端植入金属支架后早期肠胆反流状况和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机制.方法 16例无胆系感染并排除肠梗阻及肠道、胆道手术病史的恶性低位胆管梗阻患者,通过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及单纯外引流后,于胆总管末端植入金属网状支架.在植入支架前进行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的检测.支架植入后2~5 d再次检查上述各项指标,并于拔管前2 h口服含有99锝m-二乙三氨五醋酸(99Tcm-DTPA)的水,2 h后检测胆汁中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对研究获得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支架植入后2~5 d,14例进行了胆汁99Tcm检测,其中12例于拔管前2 h胆汁中检测到99Tcm活度,放射计数占总摄入剂量的1.82%.2例胆汁中未检测到99Tcm.14例进行胆汁核素检测的患者均没有出现高热、寒战、黄疸加重的胆管炎表现,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59±2.62)×109/L、0.74,与支架植入前的(7.94±3.84)×109/L和0.68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423、Z=1.036,P值均>0.05);而血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的中位数分别为92.2和74.3 μmol/L,明显低于支架植入前的202.6和154.7 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3.170,P值均<0.05).结论 胆总管末端植入支架后,早期就有较高的肠胆反流发生率,但没有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温锋卢再鸣郭启勇杨晓珍毛晓楠梁宏元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炎
胆总管末端金属支架植入对犬胆道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胆总管末端金属支架植入后犬胆道压力的变化机制。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成年实验犬6只,建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和胆总管末端植入金属支架的模型,并应用胆道测压的方法比较支架植入前后十二指肠压(Duodenalpressure,DP)、Oddi括约肌基础压(Sphincter of Oddi basal pressure,SOBP)、Oddi括约肌收缩幅度(Sphincter of Oddi contractive am-plitude,SOCA)、Oddi括约肌收缩间期(Sphincter of Oddi duration,SOD)以及胆总管压(Common bile duct pressure,CBDP)的变化。结果:6只实验犬全部一次穿刺成功,其中5只于观察时间内健康存活。以DP作为零点,获得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对值。支架植入前SOBP、SOCA、SOD、CBDP分别为:(13.69±4.29)mmHg、(42.65±8.50)mmHg、(6.69±1.46)s、(12.98±2.86)mmHg;支架植入5周后分别为:(10.58±3.98)mmHg、(31.95±9.00)mmHg、(4.47±1.21)s、(7.43±2.20)mmHg,其中SOCA较支架植入前降低,SOD相比支架植入前缩短,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BDP明显低于支架植入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胆总管末端植入支架5周后,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减弱以紧张性收缩的减弱为主,而基础性收缩仍然存在。CBDP虽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的DP,并保持与之的压力梯度,从而为抑制肠胆返流提供了可能。
温锋卢再鸣郭启勇毛晓楠梁宏元
关键词:胆总管动物实验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永久性外引流、内引流定期调整引流管以及覆膜支架植入等治疗方法,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对比,根据TBIL下降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在2年的随访期限内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16例穿刺引流均获得成功,其中永久性外引流2例,内引流并定期调管7例,留置覆膜支架7例。16例经皮介入治疗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61.9±77.2)μmol/L,治疗后2周为(161.2±8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P〈0.01)。16例生存时间为30~391d,平均生存时间204d,中位生存时间为200d。穿刺引流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经止血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卢再鸣梁宏元孙巍温锋毛晓楠郭启勇
关键词:胆管肿瘤肿瘤循环细胞放射学介入性
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
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管、血管的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胆管、血管支架,能对堵塞和狭窄的胆管、血管进行疏通,并能避免支架处胆管、血管再堵塞...
王振宁赵相轩梁宏元赵俊华代松辰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与胰腺癌(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AIP与PC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取术后病理符合AIP亚洲标准的患者36例及符合PC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总结AIP与Pc的影像学特点及差异。结果增强CT发现胰头增大或肿块、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胆管和胆总管扩张及截断、血管和脏器受累方面AIP明显少于PC(11/27比28/40、2/27比17/40、13/27比32/40、1/27比10/40、8/27比26/40、2/27比15140、0/27比15/40、0/27比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腺普遍增大、钙化或胰石、假包膜影或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方面AIP明显多于PC(4/27比0/40、7/27比0/40、10/27比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彩超发现在胰胆管扩张直径和胆总管扩张方面AIP明显少于PC[(0.421±0.270)cm比(0.594±0.270)cm、1/18比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发现胆总管扩张及胰胆管截断方面AIP明显少于PC(7,13比16/18、1/13比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在影像学方面可与PC进行鉴别诊断。
张新刚温锋董幼丹郭亚军梁宏元王晓非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胰腺炎胰腺肿瘤
ABT-263增敏Lexatumumab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Bcl-2抑制剂对于死亡受体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激活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增敏效果。方法:体外培养ER、PR和HER-2三阴性细胞株。分为对照组、ABT-263处理组、Lexatumumab处理组、ABT-263+Lexatumumab处理组。用亚致死剂量的ABT-263,或者Lexatumumab,或者二者同时处理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内细胞核凋亡形态变化情况。然后凋亡细胞计数,统计凋亡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aspase 3和PARP切割条带在各组中的表达,以评估Bcl-2抑制作用对死亡受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BT-263和Lexatumumab单独处理细胞不能够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核出现固缩凝聚现象。抑制剂ABT-263能够显著逆转Lexatumumab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Bcl-2抑制剂ABT-263能够增敏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ABT-263和Lexatumumab联合诱导的凋亡作用具有Caspase依赖性。
赵相轩温锋任莹孙巍梁宏元赵罡卢再鸣
关键词:BCL-2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犬胆管金属支架诱导p16、p53基因扩增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支架在诱导抑癌基因扩增方面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实验犬24只,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的方法于犬胆总管下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正常喂养平均半年,再次麻醉后活体开腹取支架覆盖段胆管壁与支架上段胆管壁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所取组织p16、p53、p15、Bcl-2及K-ras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两个部位胆管壁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0只实验犬建模成功。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16/20)、45%(9/20),支架上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20)、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94、9.17,P值均〈0.05)。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5、Be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12/20)、100%(20/20)、0,支架上段胆管壁p15、Bc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14/20)、100%(20/20)、0,两个部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胆管壁p16、p53的扩增加强与胆道金属支架的植入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不存在胆道支架植入禁忌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建议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
毛晓楠卢再鸣郭启勇温锋梁宏元刘兆玉
关键词:基因扩增胆管动物实验
跨越壶腹部支架对犬胆道压力和Oddi括约肌病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跨越壶腹部支架置入后犬胆道压力和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病理学的变化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成年实验犬5只,建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和跨越壶腹部置入金属支架的模型,应用胆道测压的方法比较支架置入前和支架置入5周后十二指肠压(duodenal pressure,DP)、SO基础压(sphincter of Oddi basal pressure,SOBP)、收缩幅度(sphincter of Oddi contractive amplitude,SOCA)、收缩间期(sphincter of Oddi duration,SOD)以及胆总管压(common bile duct pressure,CBDP)的变化。同时,应用胶原纤维染色观察支架置入后SO的病理变化。对实验所获得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DP作为零点,获得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支架置入前SOBP、SOCA、SOD、CBDP分别为:13.69±4.29mmHg、42.65±8.50mmHg、6.69±1.46s、12.98±2.86mmHg;支架置入5周后分别为:10.58±3.98mmHg、31.95±9.00mmHg、4.47±1.21s、7.43±2.20mmHg,其中SOCA较支架置入前降低,SOD相比支架置入前缩短,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DP明显低于支架置入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5周后,壶腹部SO肌层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腺体病变和炎性反应等病理变化。结论:跨越壶腹部植入支架5周后,SO运动功能的减弱以紧张性收缩的减弱为主,而基础性收缩仍然存在。CBDP虽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的DP,并保持与之的压力梯度,从而为抑制肠胆反流提供了可能。而壶腹部SO肌层中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腺体病变和炎性反应等病理变化。
温锋卢再鸣郭启勇毛晓楠梁宏元
关键词:奥狄括约肌肝胰管壶腹
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枝血供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枝血供的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多次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343例,其中男186例,女157例,年龄32~81岁,平均56.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制...
温锋梁宏元卢再鸣郭启勇
文献传递
YM155增敏Lexatumumab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凋亡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YM155增敏死亡受体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激活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凋亡的效果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LH86细胞株,分为对照组(DMSO)、YM155处理组(1μmol/L)、Lexatumumab处理组(1μg/ml)和YM155(1μmol/L)联合Lexatumumab(1μg/ml)组。荧光显微镜观察上述各组细胞核凋亡形态变化,计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中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1μmol/L YM155或1μg/ml Lexatumumab单独处理均未能诱导LH86细胞出现胞核固缩凝聚或染色质断裂,而1μmol/L YM155预处理细胞30 min能够逆转Lexatumumab诱导的肝癌细胞核固缩凝聚和染色质断裂。YM155和Lexatumumab联合处理12 h,细胞凋亡率达60%,高于其余3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仅YM155联合Lexatumumab组出现明显的caspase-3蛋白切割条带;YM155和Lexatumumab单独处理均未能诱导Bax构象变化;经1μmol/L YM155预处理后,Lexatumumab能够有效诱导Bax构象变化激活。结论 YM155能够增敏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细胞凋亡,YM155和Lexatumumab联合处理诱导凋亡可能与Bax构象变化激活相关。
赵相轩温锋任莹孙巍梁宏元赵罡卢再鸣
关键词:肝细胞癌凋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