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庚

作品数:156 被引量:5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兵器科学与技...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篇电子电信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7篇导弹
  • 39篇制导
  • 31篇红外
  • 22篇空导弹
  • 22篇空空导弹
  • 16篇飞行
  • 15篇拦截
  • 14篇鲁棒
  • 13篇图像
  • 12篇拦截弹
  • 12篇仿真
  • 11篇制导律
  • 10篇飞行器
  • 9篇制导系统
  • 9篇自动驾驶仪
  • 9篇滤波
  • 9篇驾驶仪
  • 9篇红外成像
  • 8篇导引头
  • 8篇控制器

机构

  • 91篇中国航空工业...
  • 81篇西北工业大学
  • 31篇洛阳光电技术...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4篇中国空空导弹...
  • 12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航空工程...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洛阳理工学院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洛阳电光设备...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科技部
  • 1篇西安物华巨能...

作者

  • 156篇梁晓庚
  • 48篇贾晓洪
  • 16篇王斐
  • 12篇毛峡
  • 11篇刘刚
  • 11篇崔彦凯
  • 10篇罗绪涛
  • 7篇周卫文
  • 7篇凡国龙
  • 7篇张京国
  • 7篇郭超
  • 7篇郭正玉
  • 6篇史鲲
  • 6篇侯振乾
  • 6篇黄康
  • 6篇徐琰珂
  • 5篇李毅
  • 5篇田宏亮
  • 5篇杨军
  • 5篇王俊伟

传媒

  • 16篇计算机仿真
  • 12篇四川兵工学报
  • 11篇计算机测量与...
  • 8篇弹箭与制导学...
  • 7篇航空兵器
  • 7篇飞行力学
  • 6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火力与指挥控...
  • 4篇航空学报
  • 4篇电光与控制
  • 4篇计算机科学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宇航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弹道学报
  • 3篇战术导弹技术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26篇2013
  • 18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5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边缘信息的灰度目标自动跟踪方法
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灰度目标自动跟踪方法,步骤为:(1)对灰度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和Sobel微分算子滤波;(2)利用预处理后的灰度目标图像建立边缘信息特征空间;(3)提取目标边缘信息作为特征模版;(4)利用目...
毛峡郑海超薛雨丽陈立江梁晓庚
文献传递
基于NSCT变换的红外空中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空中远距离红外小目标检测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抽样轮廓波变换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非抽样轮廓波变换的优良性质,通过分析噪声系数、背景边缘系数和目标系数在尺度间的不同特性,计算各个信号在尺度间的相关系数并归一化。接下来,按照自适应阈值法抑制噪声和背景边缘系数,然后通过反变换得到抑制背景增强目标的图像。最后,结合目标面积信息选择适当阈值,对重构图像进行分割,生成单帧检测结果并进一步利用帧间目标位置的相关性完成小目标检测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相对于通常的小目标检测算法,本算法在背景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信噪比。
刘刚梁晓庚张灵玲
关键词:红外小目标信噪比
梁晓庚 武器系统设计技术专家
2012年
作为中航工业武器系统设计技术首席专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空空导弹的整体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梁晓庚:空空导弹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夺取制空权、决定战争胜负的主战武器。目前世界各国已大量装备第三代和第四代空空导弹,正在积极开展新一代空空导弹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我国空空导弹研制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明显。
梁晓庚梁晓庚
关键词:空空导弹空对空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弹道导弹弹道式导弹
飞机红外辐射及大气透过率计算方法被引量:37
2009年
研究了飞机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辐射衰减特性.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以及飞机自身结构特性,将飞机的红外辐射源分为蒙皮、尾喷口和羽流3部分,并提出了3个辐射源在不同波段、不同角度下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方法.根据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特性,采用了不同波长、不同弹目距离下的大气透过率简易计算方法,并将其与Lowtran7进行比较.计算了飞机在不同波段下,经大气衰减后,最终到达红外探测器的辐射强度.
毛峡胡海勇黄康梁晓庚
关键词:红外辐射蒙皮尾喷口羽流大气透过率飞机
多项式理论在导弹稳定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对其在导弹自动驾驶仪鲁棒稳定性评估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系统在其特征多项式系数不相关情况下的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并通过自适应网格划分算法将此条件与鲁棒D-稳定性理论结合,得到基于多项式理论的评估算法。将算法用于导弹自动驾驶仪鲁棒稳定性评估,得到了不同攻角下导弹在全包线范围内的稳定区域。和只能在离散点进行评估的传统评估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在全包线范围内连续进行评估,从而发现一些隐蔽的不稳定区域。
侯振乾梁晓庚
关键词:多项式网格划分D-稳定性
基于四元数的导弹全方位姿态运动误差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基于四元数误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导弹姿态扰动情况下全方位运动的误差问题.通过研究扰动对姿态角和四元数转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姿态角和四元数的全方位转换算法.该算法采用象限分析的措施,避免了传统转换算法在姿态干扰的情况下易发生振荡的问题,将姿态角和四元数的转换范围从-90°~90°空间拓展到-180°~180°空间,使基于全角度算法的姿态控制与非全角度算法相比有抗扰动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了全角度算法的正确性和抗扰动的能力.
刘忠梁晓庚贾晓洪曹秉刚
脉冲宽度对云雾回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云雾后向散射会产生引发激光引信虚警的回波信号.基于蒙特卡罗法,对云雾散射回波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定量给出了云雾散射回波的波形、波峰位置、脉宽和峰值功率随发射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回波峰值功率随着发射脉宽的增大而增大,且当发射脉宽增大到50ns后趋于饱和,峰值功率将不随脉冲宽度的变化而变化;脉冲展宽的程度随发射脉宽的增大而减弱;发射脉宽对云雾散射回波波峰位置的影响较小.给出的回波信号模拟仿真结果可以为窄脉冲激光引信的目标识别以及探测阈值和脉冲宽度等参量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张京国梁晓庚刘建新牛青坡唐俊
关键词:激光引信后向散射脉冲宽度
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
2014年
通常的红外含噪图像增强方法很难有效滤除图像中噪声。提出一种新的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以克服边缘增强和抑制噪声的矛盾。首先采用尖锐频率局部化Contourlet变换完成图像分解;然后采用分层自适应阈值算法估计降噪阈值,并进行自适应降噪;最后对降噪后高频带通信号引入图像清晰度参数,设计半软阈值增强函数,实现红外含噪图像自适应增强。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王斐王改堂梁晓庚武晓军
关键词:清晰度自适应增强
红外成像空空导弹多模制导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通过对几种现存制导规律特点的讨论,分析了每种制导规律各自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弹多模制导这一技术。通过数字仿真,初步证实了多模制导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多模制导对控制导弹攻击大机动目标-9g较比例导引有更小的脱靶量和更平滑的弹道。
梁晓庚周凤岐张焱王锡泉
关键词:多模制导空空导弹红外成像
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大攻角导弹解耦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空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时,由于出现非对称涡及涡破裂现象,导致强烈的通道间耦合并呈现非线性特性;为提高系统控制品质,实现通道间解耦,文中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系统原理,利用了RBF神经网络逼近逆误差,构造了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大攻角导弹解耦控制器;最后,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罗绪涛梁晓庚杨军贾杰
关键词:大攻角动态逆神经网络解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