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满球

作品数:28 被引量:12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6篇动脉瘤
  • 6篇血管
  • 6篇造影
  • 6篇颅内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6篇DSA
  • 5篇血管造影
  • 5篇影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CTA
  • 4篇CTA诊断
  • 4篇MRI
  • 3篇动脉
  • 3篇影像学
  • 3篇肩关节
  • 3篇关节
  • 3篇关节造影

机构

  • 28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新会人...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28篇梁满球
  • 12篇郑晓林
  • 12篇肖利华
  • 8篇邹玉坚
  • 7篇陈妙玲
  • 5篇袁焕初
  • 4篇范宪淼
  • 4篇张玉兰
  • 4篇朱纯生
  • 4篇王刚
  • 3篇周雪明
  • 3篇高云
  • 3篇徐文
  • 3篇黄翔
  • 3篇蔡庆文
  • 2篇李德维
  • 2篇王芳
  • 2篇张镇滔
  • 2篇张坤林
  • 2篇袁灼彬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国CT和M...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囊肿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囊肿(HHC)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06例HHC患者的上腹部增强CT,观察其临床特征、囊肿的直径、所在肝段、CT值等,并以109例无合并原发性肝癌的肝硬化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无合并肝癌的对照组比较,HHC组的年龄偏大(P=0.039)、肝炎合并比例高(P=0.036)且肝硬化病程长(P=0.043);HHC组的囊肿为2~9个,而对照组为1~5个,两组的囊肿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组患者囊肿直径3~11 cm,而对照组为2~6 cm,两组的囊肿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T值多在15 Hu以内,而HHC组约半数超过15 Hu,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组的囊肿病灶总体以右半肝为主,尤其是S6段及S8段偏多,左半肝则以S3段偏多;对照组患者囊肿病灶以左半肝为主,尤其S3及S4偏多,两组的囊肿肝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72,P=0.011)。结论年龄、肝炎、肝硬化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肝囊肿的危险因素;多发、右叶多见、直径大、易发生坏死,是HHC患者的囊肿形态学特征。
钟景云梁满球聂悦富黎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囊肿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与DSA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为颅内动脉瘤CTA表现,对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进行分组观察,与DSA对照,统计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正确检出率,对漏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
梁满球郑晓林陈妙玲肖利华朱纯生
关键词:CTADSA颅内动脉瘤诊断学
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y,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256层螺旋CT对患者实施3D-CTA检查,再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患者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检查,以3D-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D-CTA对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3D-CTA与3D-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再对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确诊患者的影像图进行观察,测量和比较3D-CTA与3D-DSA图像中颅内动脉瘤的瘤体最大径、瘤颈最大径。结果:以3D-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3D-CTA对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7%、95.24%、96.00%、98.72%、90.91%,与3D-DSA诊断结果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分析发现,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的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其Kappa值为0.745。3D-CTA与3D-DSA图像中颅内动脉瘤的瘤体最大径、瘤颈最大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3D-CT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瘤体急性破裂可予以灵敏、准确诊断,其诊断价值良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主要诊断方法,为其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梁满球陈妙玲徐文钟任佳施德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与MRI诊断脑神经胶质瘤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CT与MRI在脑神经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神经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头颅CT及MRI扫描,分析脑神经胶质瘤的CT与MRI图像特征。结果 60例患者肿瘤直径为1.6-8.8 cm,其中幕上45例、幕下15例。术前CT扫描发现53例低密度及混杂密度肿块、7例高密度肿块。MRI扫描30例肿瘤有实性囊性坏死小肿块,T1WI及T2WI序列扫描中结节样及弧形钙化灶表现低信号,相对灰质肿瘤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WHO神经胶质瘤分级情况为:Ⅰ-Ⅱ级50例、Ⅲ-Ⅳ级10例。术后6个月内8例死亡,术后随访3年中37例病情稳定、15例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CT与MRI在脑神经胶质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对于囊变实性肿块及壁结节囊性肿块患者要高度警惕脑神经胶质瘤的可能性。
梁满球
关键词:CTMRI脑神经胶质瘤
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PMD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PMD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PMDT患者中6例影像表现为蕈伞型肿块充满管腔,4例表现为管壁明显增厚,均沿肠管纵轴生长,大于2.0 cm,局部扩大管腔,但多无消化道梗阻;肿瘤T 1WI呈稍高信号,T 2WI多呈高低混杂信号;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多呈中度强化,静脉期呈进行性强化,其中7例周围见增粗血管;PET/CT示肿瘤18 F-FDG摄取明显。6例肿瘤浸润周围脂肪,7例可见周围多发淋巴结。结论: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较大却多无梗阻、质地均质、T1驰豫时间缩短、较明显强化并持续性强化、高代谢水平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陈妙玲郑晓林邹玉坚梁满球黄翔高敏
关键词:黑色素瘤消化道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25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拟诊为颅内动脉瘤CTA表现,以DSA或手术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应用MPR、MIP、VR、MPR+MIP+VR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
梁满球郑晓林邹玉坚肖利华郑昌业
关键词:螺旋CT后处理技术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技术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肩关节造影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常规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影像表现,并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关节镜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7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5例。MRI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6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1例。MR肩关节造影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7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5例。MR肩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结果一致。结论MR肩关节造影较常规MRI检查能够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肖利华徐文胡炎兴高云周雪明张坤林梁满球
关键词:肩关节损伤磁共振成像肩关节造影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六例CT诊断被引量:3
2012年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的低度恶性肿瘤,术后容易局部复发。陈煜等…报道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12例临床分析中,单纯手术组随访复发率高达47.5%。DFS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影像学,
肖利华袁焕初梁满球张玉兰黄小兰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CT诊断低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单纯手术DFSP
局限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CD的超声、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 13例中位于颈部6例(左右各3例)、位于纵膈2例、左颌下、左锁骨上窝、左腋窝、腹膜后及左腹股沟区各1例,病灶直径2.5cm至8.4cm不等。颈部1例及左腹股沟区病灶多发,其余单发。7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非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血流丰富。4例CT平扫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平扫1例密度均匀,2例可见斑点状、分支状钙化,1例可见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明显,腹膜后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纵膈及腹膜后病灶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低密度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区。2例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与胸锁乳突肌信号比较),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超声、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尤其CT及MRI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邹玉坚郑晓林陈瞾肖利华袁灼彬梁满球
关键词: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CT/MR
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判断价值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AIS)患者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CTP-CTA)参数及其对脑损伤判断价值。方法 60例AIS患者进行CTP-CTA,分析CTP-CTA参数对脑损伤判断价值。结果 51例(85.0%)患者显示灌注异常。重度缺损组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强化峰值低于轻中度缺损组,峰始时间和达峰时间则高于轻中度缺损组(P<0.05)。结论 CTP-CTA参数对AIS患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钟景云梁满球李伟张军建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