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玲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临床优势看DPP-4抑制剂替代磺脲类药物的可能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磺脲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降糖效果肯定,价格低廉,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存在低血糖风险大、增加体重、易继发性失效等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近几年来新上市的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则表现出降糖效果良好、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指南将DPP-4抑制剂推荐为糖尿病治疗的二线用药,体现出替代磺脲类药物的趋势。
- 梁艳玲祝开思
- 关键词:DPP-4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心血管风险体重
- 磺脲类药物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前降糖药物种类繁多,层出不穷,磺脲类药物作为传统降糖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降糖效果确切,价格低廉,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存在低血糖风险大、增加体重、易继发性失效等缺点,以及心血管安全问题,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本文将从指南地位,以及该类药物单药、联合治疗等方面的疗效,来证实磺脲类依然是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重要选择。
- 梁艳玲祝开思
- 关键词:磺脲类药物2型糖尿病安全性疗效
-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1年 11月至2012年9月在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住院治疗的3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连续治疗2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体质量。治疗开始后每2周测血糖及体质量并观察其变化趋势。记录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共有3例脱落,1例为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1例为频发低血糖,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观察。完成治疗的29例患者中,12例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胃肠道反应。治疗12、24周后,29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以及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7.1±1.1)、(6.8±1.2)mmol/L比(10.4±3.6)mmol/L,(9.5±1.9)、(8.2±2.0)mmol/L比(16.6±4.4)mmol/L,(7.5±0.7)、(7.2±0.6)%比(10.3±0.8)%,(4.5±0.9)、(4.4±0.7)mmol/L比(5.3±1.0)mmol/L,(1.8±0.8)、(1.8±0.6)mmol/L比(2.1±0.9)mmol/L,(3.1±0.9)、(3.1±1.3)mmol/L比(3.6±1.1)mmol/L,(94.4±4.2)、(91.2±2.0)kg比(103.2±5.9)kg](均P<0.05),且体质量在治疗24周后明显低于治疗12周后(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逐渐下降;8周后血糖趋于平稳,而体质量则在20周后不再有明显变化。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体质量。
- 曲建昌李丽赵蕾梁艳玲王彤祝开思
- 关键词:糖尿病地特胰岛素利拉鲁肽肥胖症
-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解放军第305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二甲双胍500mg、3次/d+维格列汀50mg、2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500mg、3次/d,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MI、HbA1c、FPG、2hPG、总TC、TG和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FIns、FC-P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2周后,两组FPG、HbA1c、2hPG均较治疗前降低[(8.93±1.24)vs(7.99±0.97)mmol/L,(8.84±1.20)vs(7.00±0.91)mmol/L],[(8.35±1.09)%vs(7.96±1.01)%,(8.53±1.11)%vs(7.10±0.94)%],[(15.79±2.68)vs(10.51±2.22)mmol/L,(15.53±2.64)vs(9.82±1.91)mmol/L](P<0.05),且治疗组较Con组下降更明显(P<0.05);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较治疗前升高[(7.7±2.0)vs(10.2±1.4)mIU/L,(7.9±2.8)vs(11.9±1.0)mIU/L],[(1.6±0.9)vs(2.5±1.0)ng/ml,(1.5±0.7)vs(3.5±1.5)ng/ml],[(59.0±10.9)%vs(62.9±16.9)%,(54.9±16.0)%vs(76.1±18.2)%](P<0.05),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在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及BMI,提高IS,同时改善血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是新诊断T2DM患者理想治疗方案之一。
- 曲建昌徐锌赵红玉李丽赵蕾梁艳玲王莉莎王彤祝开思
-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
- 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血尿酸(SUA)与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以及非布司他对HUA大鼠血清IL-6和TGF-β1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和非布司他干预组,每组12只,分别于第0、4、8周末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24 hU;Alb),SUA、血肌酐(Scr)、BUN、IL-6和TGF-β1。采用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及非布司他干预组SUA、Scr、BUN、IL-6和TGF-β1高于Con组(P<0.05),模型组IL-6和TGF-β1较非布司他干预组升高(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6与SUA、TGF-β1、Scr及24 hUAlb呈正相关(r=0.908、0.827、0.848、0.855,P<0.01);非布司他治疗能降低SUA、IL-6及TGF-β1水平(P<0.05)。肾脏病理学改变以模型组损伤最明显,非布司他治疗后肾脏损伤减轻。结论非布司他对HU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降尿酸的同时还可降低IL-6及TGF-β1,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对肾脏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林章梅张彩香梁艳玲曲建昌徐锌刘晓娜祝开思
- 关键词: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症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
- 艾塞那肽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肥胖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面临着严峻的临床考验。尤其对于血糖控制不达标者,胰岛素剂量增加与体质量进一步增加密切相关。
- 赵蕾梁艳玲曲建昌马春雨李新林王平祝开思
- 关键词:胰岛素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抗oxLDL抗体)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和其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人(NC组)21例,IgA肾病患者(IsAN组)18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尿肌酐<30rag/g)患者(DM组)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62例。空腹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80℃冻存,ELISA法测定抗oxLDL抗体、高敏IL-6,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各组患者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下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变化的危险度。结果:(1)NC组、DM组、DN组和IgAN组间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和IL-6水平,DM组、DN组和IgAN组明显高于NC组,DN组明显高于DM组。(2)与DM患者比较,早期DN(尿蛋白<1g/d和GFR≥90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升高的危险度显著增加;中期DN(尿蛋白1~3.5g/d和GFR30~89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晚期DN(尿蛋白>3.5g/d和GFR<30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降低的危险度明显增加。(3)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与血清hs—CRP、IL-6和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学标志,但不能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循环中的氧化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 黄琪梁艳玲孙雪峰汤力张冬马志芳陈香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
- 长期应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逆转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评价长期应用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的疗效及血糖、血脂、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影响。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97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LIR)组(n=49)和胰岛素(Ins)组(n=48)。LIR组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Ins组应用诺和锐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C-P、BMI、BP、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等指标。结果治疗3.2年后,两组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R组BMI降低,Ins组升高。LIR组FC-P[(4.73±2.39)vs(2.72±1.57)ng/ml,P<0.01]、2hC-P[(13.33±3.39)vs(6.93±2.2)ng/ml,P<0.01]高于Ins组。LIR组TC[(4.19±0.48)vs(5.11±1.51)mmol/L,P<0.01]、LDL-C[(2.55±0.64)vs(3.13±0.73)mmol/L,P<0.01]、SBP[(126.55±10.08)vs(137.22±27.42)mmHg,P<0.01]、DBP[(78.22±6.45)vs(85.60±9.54)mmHg,P<0.05]低于Ins组。LIR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较治疗前降低[(0.57±0.26)vs(0.22±0.10)cm,P<0.01],Ins组则升高[(0.52±0.27)vs(0.83±0.34)cm,P<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能降低FPG、2hPG,改善胰岛细胞功能、血脂、血压;利拉鲁肽能够促使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减低,具有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 王平梁艳玲曲建昌李丽赵蕾徐锌赵红玉张丽萍祝开思
- 关键词:利拉鲁肽地特胰岛素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GFR的相关性,探讨其在HUA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无症状HUA患者(sHUA)60例、痛风(Gout)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NC)60名。改良MDRD公式计算eGFR,并测定各组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Scr、SUA、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分析血清Cys-C、β2-MG与eGFR、Scr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Gout组血清Cys-C、β2-MG、Scr、SUA、hsC-RP、TG、BMI高于NC组(P<0.05或P<0.01),eGFR、HDL-C低于NC组(P<0.05),Cys-C、hsC-RP、BMI、β_2-MG高于sHUA组(P<0.05)。sHUA组Cys-C、SUA、TG高于NC组,HDL-C低于NC组。血清Cys-C与eGFR呈负相关(r=-0.457,P=0.003),与Scr、年龄、SUA呈正相关(r=0.472、0.325、0.171,P=0.000、0.001、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GFR、Scr、SUA、年龄是血清Cys-C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能反映GFR的变化,是HUA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良好血清标志物。
- 张彩香祝开思林章梅王会中梁艳玲曲建昌赵蕾李丽王平徐锌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应用非布司他治疗前后的变化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尿酸(SUA)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及非布司他降SU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高尿酸血症(HUA)男性患者110例,分为无症状HUA者(sHUA组)60例和痛风者(Gout组)5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NC)组60名。检测血清TGF-β1、IL-6、血肌酐(Scr)、S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GFR。结果 (1)Gout组血清TGF-β1、IL-6、Scr、SUA、hsC-RP、TG、BMI及SBP均高于NC组,GFR、HDL-C低于NC组(P<0.05);Gout组IL-6和hsC—RP高于sHUA组(P<0.05);sHUA组TGF-β1、IL-6、SUA、TG、高于NC组,HDL-C低于NC组。(2)血清IL-6与SUA、TGF-β1呈正相关(r=0.466、0.360,P=0.000、0.001);TGF-β1与SUA呈正相关(r=0.266,P=0.014)。(3)经非布司他降SUA治疗后,TGF-β1、IL-6、SUA下降(P=0.000)。结论 HUA人群合并微炎状态,且促纤维化炎症因子TGF-β1升高;非布司他降SUA效果好,可有效减轻HUA引起的炎症反应。
- 张彩香林章梅梁艳玲李意王会中赵蕾王平曲建昌李丽徐锌姜姗姗祝开思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白介素-6非布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