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发兰

作品数:18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4篇老年
  • 2篇血压
  • 2篇乙型
  • 2篇慢性
  • 2篇抗体
  • 2篇类风湿
  • 2篇疾病
  • 2篇高血压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肝炎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病毒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骨病
  • 1篇蛋白

机构

  • 16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东风汽车公司
  • 2篇郧阳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段发兰
  • 10篇李亚新
  • 8篇李毅
  • 6篇杨飞翔
  • 3篇陈欣
  • 3篇朱江
  • 2篇马锐
  • 2篇马建红
  • 2篇李国玲
  • 2篇胡筱梅
  • 2篇刘仁斌
  • 2篇李久芬
  • 2篇姚艳林
  • 2篇柏平
  • 2篇李亚新
  • 1篇李凡
  • 1篇李荫桂
  • 1篇杜良琴
  • 1篇陈武
  • 1篇黄育华

传媒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浆降钙素原、IL-6、CRP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HFMD患儿,按其病情程度分为普通型HFMD组32例,重症型HFMD组32例,对其血清PCT、IL-6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MD重症型组血浆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普通型组(P<0.01),而普通型组与对照组血浆PCT、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型组和普通型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T对重症HFMD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IL-6、CRP。结论:CRP可作为HFM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而PCT和IL-6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参考指标。
段发兰李亚新杨飞翔李毅冷卫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四种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性能的比较和临床评价
2012年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相关性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g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nuA,四种方法分别检测200例SLE组患者,20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结果CLIA法灵敏度最高,其次是ELISA、ELISPOT、IIF。ELISPOT法特异性最高。CLIA法与IIF法,ELISPOT法之间相关性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IA法与ELISA法高度一致(Kappa值0.909)。结论本研究提示ELISA法与ELISPOT法联合是临床实验室检测抗核小体抗体的最佳方案。
喻冬梅李国玲段发兰李荫桂
关键词:化学发光测定法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抗体
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针灸干预对老年住院功能性便秘早期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针灸干预用于老年住院功能性便秘早期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住院部诊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针灸干预组(试验组,n=63例)和单纯针灸干预组(对照组,n=57例)。8周后比较其排便次数、排便难度大小以及粪便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大便次数每周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istol分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难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蓉润肠口服液与针灸联合治疗老年住院功能性便秘早期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李亚新段发兰陈欣马锐穆敬平
关键词:芪蓉润肠口服液针灸疗法老年功能性便秘
东风汽车公司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疾病谱调查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疾病谱的现状,为老年人群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东风汽车公司近十年人口普查资料及老年职工健康档案,通过计算老年人口系数、老龄化指数、年龄中位数和长寿水平等指标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运用回顾法分析老年人口疾病谱的情况。结果:至2012年,老年人口系数、老龄化指数、年龄中位数和长寿水平分别是13.80%、83.07%、35.2岁和14.69%,明显高于10年前同指数水平。老年疾病谱按系统分类排名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26.29%)、呼吸系统(22.97%)、内分泌系统(13.98%)、肿瘤(13.13%)及消化系统(9.16%)。结论:东风汽车公司近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是医疗防治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
李亚新段发兰李珊李凡王小征朱江陈欣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疾病谱慢性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偏头痛发作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李亚新段发兰丁百静
关键词:偏头痛幽门螺杆菌
低温联合褪黑素降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物理性低温(physical hypothemia,PH)联合褪黑素(melotonin,MLT)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作用C57BL/6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primary cortical neuron,PCN)制备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同时以线栓阻断法制作小鼠中脑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细胞动物实验均设PH(34℃)组、MLT组、PH(34℃)+MLT组。对PCN的保护作用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评价;MCAO再灌注动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神经行为学评价。结果:H2O2、PH(34℃)、MLT、PH(34℃)+MLT作用于PCN的相对LDH活性分别为:172.8%±12.1%、150.3%±4.4%、141.6%±9.3%、117.2%±8.2%,各组间有显著差异(F=33.10,P=0.000);与对照组相比,PH(34℃)组、MLT组脑相对梗死体积分别减少了14.7%(t=4.02,P=0.008)、26.8%(t=7.89,P=0.000),而联合处理组减少了56.9%(t=18.46,P=0.000);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低温、褪黑素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而联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陈武李毅段发兰李国玲陈琴华张正洪
关键词:褪黑素缺血再灌注小鼠
中西药结合辩证治疗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辩证治疗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72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组(40例)和肾阴虚型组(32例)。2组均采用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康力龙6~12 mg/d+左旋咪唑150 mg/d口服,3次/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0.5~1.0 g/(kg·d)静脉滴注,连用3~5 d;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0~2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4~7 d;自拟中药方口服,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检测血清铁、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检测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贫血症状评分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TNF-α水平、贫血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血红蛋白、TNF-α、ESR、血清铁含量与贫血症状评分有明显相关性(r=0.625、0.357、0.421、0.388,均P〈0.05)。治疗后,肾阳虚型组和肾阴虚型组TNF-α水平和贫血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3±8)ng/L比(29±5) ng/L,(14±8) ng/L比(29±5) ng/L;(4.3±1.2)分比(13.9±2.2)分,(4.8±1.9)分比(13.8±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肾阳虚型组与肾阴虚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和90.6%(29/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
段发兰李亚新杨飞翔李毅刘仁斌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中等量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中等量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核中等量出血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凝酶;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其治疗后患侧肢体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肢体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u=8.11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性基底核中等量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患侧肢体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李亚新陈欣马锐段发兰唐家荣
关键词:血凝酶氨甲环酸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铁蛋白(SF)、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SI)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 组为微量蛋白尿组45例(mAlb30-300 mg/24 h),B 组为正常蛋白尿组85例(mAlb<30 mg/24 h),另选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C 组。各组均取空腹晨血5 ml 离心取血清检测铁调素,SF,sTfR 和 SI 含量。结果A 组患者血清铁调素和 SF 水平(42.27±32.12 ng/ml,211.6±107.2 ng/ml)均显著高于B 组(26.12±18.36 ng/ml,179.1±109.7 ng/ml;P 均<0.05)和 C 组(9.47±1.65 ng/ml,84.41±47.10 ng/ml),(P 均<0.01);B 组患者铁调素和 SF 水平显著高于 C 组(P 均<0.01)。各组之间 SI 水平(15.26μmol/L,18.65μmol/L,17.71μmol/L)和 sTfR 水平(1.12μg/L,1.05μg/L,1.16μ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69-1.176,P 均>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铁调素与 SF 呈显著正相关(r=0.329,P <0.05),铁调素与 sTfR,SI 无显著相关性(r=0.169,P >0.05;r=-0.149,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铁调素、SF 增高为主的铁超负荷和铁代谢紊乱,并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呈正相关。因此,检测血清铁调素和 SF 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预测因子。
段发兰李亚新杨飞翔王艳
关键词:铁调素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
外周血肝脏酶和代谢物的联合检测对于慢性肝病中医治疗预后的判断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肝脏酶和代谢物的联合检测对于慢性肝病中医治疗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07-2014-02诊治的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肝脏酶和代谢物的联合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2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7%,治疗后患者的谷氨酰转肽酶(ALT)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9.34±3.23)IU与(30.23±4.11)IU,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流式检测发现治疗后肝炎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的PD-1表达频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AST、PD-1蛋白表达频率均是影响预后疗效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肝病中医治疗有比较好的预后,外周血肝脏酶含量与代谢物PD-1表达频率的变化能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作为治疗判断的参考标准。
段发兰杨飞翔李毅李亚新黄育华
关键词:慢性肝病中医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