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子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3篇胰腺
  • 2篇胰头
  • 2篇上腹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恶性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癌
  • 2篇肝切除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探查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殷子
  • 6篇王捷
  • 4篇张建龙
  • 4篇孙健
  • 4篇朱玥
  • 4篇叶华
  • 2篇毛凯
  • 2篇张贺云
  • 2篇唐启彬
  • 2篇肖治宇
  • 2篇徐康
  • 2篇徐鋆耀
  • 1篇褚忠华
  • 1篇刘超
  • 1篇林叶
  • 1篇金浩生
  • 1篇刘宇斌
  • 1篇陈锦章
  • 1篇简志祥
  • 1篇王慧玲

传媒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胰腺中段切除术在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接受胰腺中段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6~59岁,中位年龄46岁。胰岛素瘤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胰腺囊肿2例,无功能内分泌肿瘤1例和血管瘤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于肿块两侧约1 cm处分别切断胰腺,胰腺近端行U型缝合或褥式缝合关闭,主胰管单独结扎,胰腺远端行胰腺-胃吻合或胰腺-空肠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血糖水平、胰瘘发生情况。患者术后接受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复发、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50~400 ml,中位出血量159 ml;术中输血1例;手术时间149~386 min,中位时间225 min。本组患者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血糖水平升高者1例,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本组患者11例(48%)发生胰瘘,其中A级胰瘘10例,B级胰瘘1例。A级胰瘘无需处理自愈,B级胰瘘经腹腔冲洗和抗感染后治愈。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5年,中位时间23个月。随访期间失访1例,其余22例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血糖升高,口服降糖药1年后停药,血糖维持正常水平。3例患者体重半年内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但无消化不良症状,且均未使用外源性胰酶替代药物。结论对于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患者,胰腺中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
孙健张建龙叶华朱玥殷子唐启彬徐鋆耀王捷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胰腺肿瘤胰腺瘘高血糖症
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8例)初治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病例共39例病例。入组病例均采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仑伐替尼的治疗方案。38例进入疗效数据分析,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标准)分为客观反应组(n=12)和非客观反应组(n=26)。39例进入安全性分析。主要研究指标包括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疾病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8例病人至少完成1次影像学评估并进入疗效数据分析。按RECIST1.1标准(最佳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2例(31.6%),疾病稳定(SD)21例(55.3%),疾病进展(PD)5例(13.2%),ORR为31.6%(12/38),DCR为86.8%(33/38)。按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标准(最佳疗效)达CR 4例(10.5%),PR 20例(52.6%),SD 9例(23.7%),PD 5例(13.2%),ORR为63.2%(24/38),DCR为86.8%(33/38)。中位随访时间为7.1(2.2~24.2)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95.8%。10例病人肿瘤缓解后,成功接受手术切除或者病灶消融术。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大血管侵犯为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39例进入安全性分析病人中,发生手足综合征13例(33.3%),发生高血压3例(7.7%),发生牙龈肿痛3例(7.7%),≥3级的不良反应3例(7.7%)分别为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和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各1例。结论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仑伐替尼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肿瘤ORR较高,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大血管侵犯可能为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石宁陈志鸿李巧吴凡林叶夏武政王慧玲陈振荣殷子陈锦章金浩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靶向药物
小肝癌的治疗选择被引量:2
2013年
在世界范围内,肝癌的发病率排第六,仍然是难以治愈的癌症之一,目前的预后不理想。在东南亚以及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是该地区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患有慢性肝病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患者被认为有着较高的肝癌发生机会。
殷子刘超
关键词:小肝癌肝切除消融治疗肝移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腹腔镜下对天伴急性炎症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放置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国内外大型数据库Pubmed、Embase、Springerlink和CNKI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关于腹腔镜下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措施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比较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七个随机对照试验,615人(一期缝合组310人,T管引流组305人)纳入分析,其中六个为腹腔镜胆管取石术后行单纯一期缝合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一个为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的主要并发症和胆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管放置组,合并效应值OR分别是0.49(95%CI:0.31,0.76),0.51(95%CI:0.29,0.91)。两者的术后残留结石量、切口感染率和腹腔积液均无统计性差异。此外,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和腹腔引流时间上均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结论对于非重症急性胆管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非急性重症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对胆总管行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传统的T管放置方法,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手术费用,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一期缝合疗效优于T管放置引流。
殷子徐康孙健肖治宇张建龙叶华张贺云毛凯王捷
关键词:一期缝合T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保留十二指肠在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中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十二指肠在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CENTRAL)和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等及其它人工辅助文献搜索。遵循Cochrane Handbook 5.0和纽卡斯尔-渥太华评价原则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系统评价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DPPHR)相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PD)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价值。结果共10篇文献,663例患者纳入分析。术后疼痛缓解(RR=1.08;95%CI:0.97-1.20;P=0.15)、术后并发症(RR=0.67;95%CI:0.44-1.03;P=0.07)以及术后并发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RR=0.42;95%CI:0.15-1.22;P=0.11),DPPHR术式优于PD,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DPPHR术后并发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PD(RR=0.25;95%CI:0.15-0.43;P<0.01)。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DPPHR显著低于PD(RR=0.11;95%CI:0.04-0.35;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天数,DPPHR显著少于PD。术后营养状态(术后体重增加情况)和恢复正常工作,DPPHR显著优于PD。患者术后短期与长期的生存质量,DPPHR显著优于PD。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在术后疼痛缓解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同样安全有效,然而保留十二指肠能显著降低胃排空延迟和术后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殷子孙健徐康肖治宇叶华张建龙张贺云毛凯唐启彬王捷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胰腺炎META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症组与术后并发症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8例)和非并发症组(10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症与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CI:1.005-1.012)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OR=3.1,95%CI:2.0-7.5)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肝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殷子卢昕刘宇斌简志祥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外科手术并发症
成人胰母细胞瘤一例报道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半年,伴皮肤黄染10余天”入院。体检:中上及右上腹局部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余无异常。B超示:胰头部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稍扩张,胆囊增大并胆汁淤积,肝、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朱玥殷子龚义伟王捷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MURPHY征成人皮肤黄染实性占位右上腹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热点问题浅析被引量:2
2013年
胰腺是具有强大的内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其位置在后腹膜处,周围血管分布复杂,使得胰腺手术较其他外科手术更为复杂,风险更高,术中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胰头癌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尽管每年每10万人口中只有4~6人罹患胰腺癌,但其病死率极高。一般来说,患者出现胰腺癌症状(如上腹不适、隐痛、黄疸等)后,平均寿命约9个月,
王捷朱玥殷子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恶性肿瘤胰腺手术外分泌功能血管分布上腹不适
不同食物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比较3种不同食物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中脂肪变类型及代谢表型之间的差异.方法 将雄性LEWs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NC组)、胆碱-蛋氨酸缺乏饲料(MCD组)、低胆碱-蛋氨酸加高脂饲料(MCD+ HF组)和低胆碱-蛋氨酸加高糖饲料(FLD组)饲养l、2、4、6周及3个月.评估不同组各时间点大鼠肝脏脂肪变的程度,观察脂肪变病理类型、肝脏酶学改变及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水平变化.结果 MCD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约30%并有超过66%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肝脏酶学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为主(与NC组比较,P<O.05),脂质过氧化产物(LP0)较NC组升高160倍(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第1周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至MCD+ HF组及FLD组水平;MCD+ HF组大鼠体质量曲线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超过66%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以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为主,LPO升高约4倍(与NC组比较,P<0.05),GSH含量自第1周起较NC组降低(与NC组比较,P<0.05);FLD组大鼠体质量曲线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但仅表现轻度脂肪变,其肝脏酶学结果与NC组相似,但其LPO及GSH变化与MCD+ HF组相似.结论 不同的食物诱导的脂肪肝形成机制不同,这可能导致了脂肪肝研究中不同的实验结果.
孙健张建龙褚忠华叶华徐鋆耀殷子朱玥王捷
关键词:脂肪肝酶学氧化性应激谷胱甘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