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芳子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弹射
  • 4篇振动
  • 3篇动力学响应
  • 3篇数学模型
  • 2篇弹射座椅
  • 2篇生物力学
  • 2篇下人
  • 2篇非线性
  • 1篇弹射救生
  • 1篇动态性能
  • 1篇动物
  • 1篇性能要求
  • 1篇英文
  • 1篇云纹法
  • 1篇人体动力学
  • 1篇人体工程学
  • 1篇体动力学
  • 1篇频率响应
  • 1篇全身振动
  • 1篇座垫

机构

  • 15篇航天医学工程...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航天医学...

作者

  • 17篇汪芳子
  • 6篇戴诗亮
  • 5篇由广兴
  • 5篇王志
  • 2篇崔建
  • 2篇范景连
  • 1篇姜俊成
  • 1篇崔健
  • 1篇张云然
  • 1篇吴桂荣

传媒

  • 9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第三届全国生...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振动条件下生物动力学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56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X、Y、Z三个方向、不同振级的振动,以研究人体对振动的动态响应特性。人体振动响应的幅频特性曲线表明,人体是以一个整体进行振动响应的。多数部位有两个共振峰。全部受试者同一部位的传递性曲线是相似的,但具体的频率和幅值存在个体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共振频率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未见过类似报告,因而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8只兔、6条狗、4只猴子承受了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振动。结果表明,动物对振动的动态响应特性与人体的响应相似。全部实验动物的共振频率皆随着振动振级的提高而下降。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振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同时还利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共振频率与身高、体重和振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研究结果对振动人机工程学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汪芳子戴诗亮徐迟沈成武
关键词:动物振动生物力学动力学响应
不同冲击力作用下人体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为研究人体的冲击动态响应特性,6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垂直位冲击实验。冲击加速度为3G、5G、10G左右。11只猴各承受了1~50G连续冲击。测试了受试对象多个部位的响应。人及猴响应的加速度峰值与座椅加速度峰值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部位主共振峰一致,表明人体是以整体对冲击响应的,冲击G值的大小影响人体频响特性。随着冲击G值的增加,人体的共振频率左移,第二峰的峰值随着增高,10G时基本上融合为一个共振峰,致使主共振频率的峰值右移,显示出非线性。该规律与作者的振动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提示对于非线性系统可分段线性化逼近,可分别用不同的单自由度线性模型估计人体的动态响应。文中还讨论了冲击动态响应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汪芳子由广兴崔建姜俊成范景连
关键词:振动非线性
人体全身振动的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
汪芳子宣渝峡戴诗亮
关键词:人体动力学振动
家兔对振动的动力学响应被引量:5
1992年
汪芳子崔健倪永臣戴诗亮姬春亮
关键词:振动家兔动力学响应
弹射救生用人体数学模型被引量:4
1990年
利用人体弹射试验数据建立起人体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简称人体数学模型)。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可以解决一些与弹射有关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根据人体的最大动态超调,结合椎骨强度可确定人体耐受弹射加速度的限度。从防护角度出发,分析座垫对人体受力的影响和人体响应的时相特点而要求座垫厚度必需很薄。还提出改善弹射动力和确定测试系统性能指标的依据。将模型用于弹射实践可以减少人体试验,对人体安全和研制生产都极其有利。
汪芳子宣渝峡王志庄祥昌
关键词:数学模型
人体动力响应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生物动力学主要研究动力如何影响生物体,同时还要研究怎样使这些知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动力学包括研究动物身体内环境(组织、器官、肌肉、骨骼等)
汪芳子
关键词:生物力学
猴对不同冲击力的动态响应特性
1993年
6只猴在活体、麻醉状态下承受1~50g连续16次垂直冲击实验。测试了冲击台,座椅,猴的头、胸、腹等部位的加速度值,其中3只猴还接受手术埋藏传感器以测得下腰椎、肝和胃的数据。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响应的峰值相对于座椅峰加速度的相关关系,所得到的方程表明猴对冲击的响应特性可看作拟线性系统。
汪芳子由广兴章志利范景连
关键词:航空航天医学
不同冲击力作用下猴子动态响应特性
汪芳子由广兴
关键词:猴科动态性能
不同方向随机振动下人体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53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了X、Y、Z方向的随机振动。测量了头、肩、胸、腹、髂部的传递函数以研究背带束缚、改变振动G值对人体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体对同一方向振动的频响曲线相似。在增加振动幅值时人体共振频率下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Y向振动时观察到100Hz左右人体髂部有共振。这些发现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
汪芳子宣渝峡王志戴诗亮姬春亮
弹射加速度测试系统性能要求的研究(英文)
1993年
高速飞机和航天常采用弹射座椅应急救生。准确地测量弹射加速度对判断弹射座椅的人体工程学性能和人体安全关系密切。在我国,对该测试系统性能要求尚无统一规定。本文旨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加速度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很多,其中特异性最强的是频响特性,它直接影响加速度信息的内涵,与波形畸变密切相关,是制定测试规范的核心指标。本研究根据弹射加速度的频率成分和人体频响特性确定了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其方法是通过不同通频带滤波器所记录的加速度-时间曲线,分析弹射加速度的频率成分,以及曲线中的波峰、波谷与弹射机构的时相关系,从而确定弹射加速度的主要频率成分。根据人体弹射用数学模型的动态响应特点,并用人体振动试验检验,表明人体对作用时间为5、6.25、10、20ms 的脉冲(相当于基频为200、160、100、50Hz 的输入),其响应分别为原信息的25%、30%、50%、和70%。即人体频响特性与80Hz低通滤波器相近。由于弹射加速度过程以低频为主并包含有某些瞬间作用于人体的高频成分,若测试系统的频响范围过低,将滤掉某些作用于人体的激励成分,不利于人体安全。为此,测试系统的频率范围应不低于0~160Hz,用于研究人体工程学问题时,采用0~80Hz 的低通滤波器。本研究还在座椅的不同部位测量了加速度值,表明以在座椅框架上测试最合理。根据我国《向上弹射人体耐限军用标准》,人体耐力限度将由人体模型的运动方程计算得到。式中主要变量是输入加速度(?)(t)。由于我国的假人只模拟人体的外形、尺寸、重量,并不考虑人体的动力学特征,在假人胸腔测定加速度数据,仅仅是假人对输入的响应,而不能看作是对人体输入的加速度过程,所以也不能反映人体的动态响应。关于测试系统的灵敏度、线性、频响特性与阻尼特性等指�
汪芳子宣渝峡王志庄祥昌
关键词:测试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