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其韩

作品数:90 被引量:1,11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变质
  • 24篇岩石
  • 17篇地质
  • 15篇同位素
  • 14篇麻粒
  • 14篇麻粒岩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太古宙
  • 13篇前寒武纪
  • 13篇寒武纪
  • 12篇变质岩
  • 11篇锆石
  • 10篇岩石学
  • 10篇变质作用
  • 9篇岩系
  • 9篇太古代
  • 9篇年代学
  • 7篇地层
  • 7篇岩石化学

机构

  • 8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北京离子探针...
  • 3篇长春地质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地质矿产部
  • 1篇雷恩大学

作者

  • 89篇沈其韩
  • 41篇耿元生
  • 20篇宋会侠
  • 13篇宋彪
  • 11篇万渝生
  • 11篇赵子然
  • 8篇刘福来
  • 8篇吴春明
  • 8篇王新社
  • 7篇刘敦一
  • 5篇王泽九
  • 5篇徐惠芬
  • 5篇张宗清
  • 3篇伍家善
  • 3篇马瑞
  • 3篇张荫芳
  • 3篇徐学纯
  • 3篇杨崇辉
  • 2篇庄育勋
  • 2篇李惠民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14篇岩石矿物学杂...
  • 9篇地质学报
  • 6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通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地层学杂志
  • 3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山东地质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前寒武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冀东迁西—迁安地区紫苏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本区紫苏花岗岩主要是由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岩浆侵位之后经麻粒岩相变质而形成的。根据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的紫苏花岗岩可分为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北区(太平寨—三屯营)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较富集的南区(水厂—松汀),它们的地球化学差异反映了其形成时构造条件的不同。
耿元生沈其韩陈涛
关键词:紫苏花岗岩地球化学花岗岩
中国北方地球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模型
耿元生万渝生沈其韩
该项目以典型地区的深入研究为重点和基础,在鞍山的东山风景区,在3.8Ga的混合花岗质片麻岩中发现了比3.8Ga更老的变质闪长岩的包体,提出华北克拉通最古老的陆壳是玄武质-闪长质的认识;在华北克拉通首次厘定了古元古代末1....
关键词:
关键词:太古宙
山东沂水地区英灵山花岗岩及其捕虏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SHRIM PU-Pb定年被引量:13
2008年
英灵山花岗岩是新太古代沂水岩浆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分布于沂水县城东南部,总体呈北东向分布。花岗岩的片麻理走向北东,南倾,倾角40~50°,侵入于沂水岩群的二辉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二辉斜长片麻岩变质岩组合中,北部与马山岩体、雪山岩体和大山岩体接触,东南与林家官庄岩体接触。岩石呈中—粗粒,略具片麻状,包体发育,SiO2含量73.36%~74.44%,K2O>Na2O>CaO,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为22.25×10-6~88.82×10-6,弱—中等的正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Yb=11~47,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E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Ta、Nb、P等元素,成分上属钾质花岗岩。2个样品YS06-30和YS06-48的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分别是2530Ma±7Ma和2531Ma±8Ma,属于新太古代。
赵子然宋会侠沈其韩宋彪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锆石SHRIMPU-PB定年
山东韩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矿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山东韩旺条带状铁矿是一个新太古代大型鞍山式铁矿床,本文主要对韩旺条带状铁矿进行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该类型矿床进行对比。岩石学研究结果认为其经受了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磁铁矿部分受到变质重结晶,...
沈其韩宋会侠赵子然
关键词:太古宙条带状铁矿岩石化学化学沉积
文献传递
再论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主要新进展"一文发表以来,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又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有必要再作若干新的补充,主要包括以下12个方面:辽北新太古代建平群中大营子组的解体和建平岩群的重组、山东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的建立和新太古代胶东岩群的重新厘定、内蒙古新太古代原色尔腾山岩群的解体与重组、康定岩群的解体与取消、中祁连地块湟源群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辽宁浑南岩群时代的修正、福建麻源群的形成时代、辽河群亚群的建立和底界同位素年龄、金水口岩群的形成时代和变质时代、甘肃北大河岩群的年龄新资料、内蒙古—河北北部一带的化德群的岩组和时代的重新厘定、两个新的古元古代岩群的初步建立(西藏察隅德玛拉岩群和新疆古元古代喀拉喀什岩群的建立)。
沈其韩
关键词:色尔腾山岩群前寒武纪
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组成矿物特征及变质温压条件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对阿拉善地区四个岩群、岩组和片麻岩中斜长角闪岩的主要组成矿物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划分了矿物种 ,对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对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变质温度压力条件的计算。根据Ti—AlⅣ 关系图解和 (Na2 O +K2 O)—TiO2 关系图解 ,限定其变质相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成环境进行了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不同岩群、岩组和片麻杂岩中斜长角闪岩所含角闪石和斜长角闪岩一样 ,显示高TiO2和高K2 O的特点。角闪石中FeO +MgO含量基本一致 ,而FeO和MgO含量呈负相关。所有斜长角闪岩中的角闪石都属于钙质角闪石系列。由于MgO和FeO含量和镁铁比值的差异 ,按LeakBE的分类可分出七个矿物种类。斜长角闪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 ,An在 4 2 %~ 6 6 %之间 ,Ab在 34%~ 5 8%之间 ,分布范围较集中。在少数岩石中 ,除中长石外还见有少量拉长石残余。叠布斯格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压力范围为 0 .5~ 0 .6Gpa时 ,温度为 795~ 782℃ ,其变质相为高角闪岩相—角闪麻粒岩亚相 ,属中高温 -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巴彦乌拉山岩组斜长角闪岩的变质压力在 0 .5Gpa时 ,温度为 739℃。从岩相学和矿物组合分析 ,变质相已达高角闪岩相 ,相当于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阿拉善岩群德尔和通特岩组的斜长角闪岩已达高角闪岩?
沈其韩耿元生王新社吴春明
关键词:矿物种类
华北前寒武纪紫苏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和成因被引量:6
1992年
华北前寒武纪紫苏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边缘的两个麻粒岩相带内。它们主要形成于晚太古代和元古宙两个地质时期,晚太古代可分为2.75Ga和2.5Ga两个阶段,元古宙也可分为早元古代和中晚元古代两个阶段。地质产状上可分穹隆状、似层状和不规则岩枝状三个类型。地球化学特征上可分为奥长花岗岩和钙碱性岩两大系列,前者一般富钠、严重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后者多为富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紫苏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很复杂,涉及到源岩的部分熔融,熔体的分离结晶,以及随后的麻粒岩相变质改造等过程,同时富CO_2流体也起了重要作用。
沈其韩吉成林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前寒武纪
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中富铁矿成因类型的研究进展、远景和存在的科学问题被引量:15
2015年
本文在查阅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中富铁矿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将研究历史分为1949年以前,1950~1965年期间,1978~1986年期间,1987~1994年期间和2009年以来5个阶段。重点介绍了鞍本地区、冀东-吕梁地区和河南舞阳地区富铁矿的基本地质特征以及典型富铁矿的研究概况,针对鞍本地区弓长岭二矿区磁铁富矿成因的复杂性,对不同成因观点以及目前已取得的共识进行了详细阐述。目前大多数学者不支持接触交代假说和菱铁矿经变质转化为富铁矿成矿假说,近半数学者支持变质热液成矿假说,半数学者支持混合岩化热液成矿假说。作者在综合分析前人大量资料后,认为变质热液成矿说依据不足,理由有四点:(1)磁铁富矿中往往见有磁铁贫矿的残体;(2)磁铁富矿与蚀变岩紧密伴生,蚀变矿物石榴子石、部分角闪石(透闪石)和部分绿泥石均属非变质热液成因;(3)研究区遭受区域高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为2500~2450Ma,而与蚀变矿物石榴石紧密伴生的热液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1840±7Ma,明显小于区域变质作用年龄,据此可将热液作用时间限定于古元古代晚期,相当于大陆地壳伸展阶段;(4)部分热液成因富铁矿利用Re-Os方法定年,除一种属原生沉积成矿外,年龄范围也在古元古代晚期,可作为参考。此种热液是否为混合岩化热液尚缺乏足够证据,故本文暂将其作为古元古代晚期热液。此外,本文对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中富铁矿成因类型及其远景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古元古代晚期形成的磁铁富矿规模属大型矿床,有较好远景;原生较富贫铁矿因褶皱构造产生磁铁矿流变而形成的富铁矿(可能尚有热液叠加)规模较大,具有一定远景;其他类型均为小型规模,不具工业意义。最后,本文指出富铁矿成因研究中尚存
沈其韩宋会侠
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富铁矿
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进展、问题和建议被引量:11
2005年
主要介绍自1996年以来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新进展、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新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正确认识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在学术思想和工作方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研究具体的早前寒武纪地层中取得新进展。在了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工作的8点建议。
沈其韩
华北克拉通晚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的岩浆事件及构造热体制被引量:119
2010年
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中广泛出露岩浆成因的正片麻岩。本文将华北克拉通分为11个变质地区,对其中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的正片麻岩的产状、岩性、形成时代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这11个变质地区的对比可以看出,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的正片麻岩具有以下特征:(1)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的岩浆事件分布广泛,该期岩浆事件所形成的正片麻岩不仅在东部陆块、西部陆块广泛分布,而且在中部造山带也有广泛出露,在各变质地区该期的正片麻岩通常占变质基底总面积的70%以上;(2)该期岩浆事件主要集中在从2540Ma到2490Ma的50Ma期间。目前的年龄数据统计该期间形成的正片麻岩占2600Ma到2450Ma所形成的正片麻岩的75%;(3)该阶段形成的钠质片麻岩和钾质片麻岩在形成时间上几乎一致,在各变质地区不同成分的正片麻岩不具分带性。但钾质花岗岩在辽宁鞍山、辽西绥中、冀东秦皇岛和鲁西傲徕山分布相对集中;(4)该期岩浆事件与变质事件几乎同时发生,变质事件通常较岩浆事件晚10~15Ma,在有些地区几乎同时,表明岩浆事件和变质事件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5)该期岩浆事件所产生片麻岩的εHf(t)值绝大多数为正值,表明它们是有地幔物质加入的新生地壳再造的产物。综合以上特征,我们认为在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广泛的岩浆事件是地幔柱底侵导致的,该期广泛的岩浆事件造就了华北克拉通的基本形态。
耿元生沈其韩任留东
关键词:岩浆事件正片麻岩地幔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