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方胤

作品数:71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3篇甘蔗
  • 28篇甘蔗新品种
  • 22篇粤糖
  • 16篇选育
  • 11篇甘蔗品种
  • 6篇粤糖00-2...
  • 6篇栽培
  • 5篇育种
  • 5篇施肥
  • 5篇品种选育
  • 5篇区试
  • 5篇甘蔗实生苗
  • 4篇性状
  • 4篇杂交
  • 4篇实生
  • 4篇实生苗
  • 4篇试验结果
  • 4篇糖分
  • 4篇统计模型
  • 4篇基因

机构

  • 63篇广州甘蔗糖业...
  • 4篇广东省科学院
  • 3篇徐闻县农业局
  • 3篇广东省生物工...
  • 2篇广州甘蔗糖业...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遂溪县农业局

作者

  • 71篇潘方胤
  • 65篇吴文龙
  • 54篇刘福业
  • 48篇杨俊贤
  • 35篇陈勇生
  • 30篇邓海华
  • 22篇吴建涛
  • 18篇文明富
  • 18篇陈月桂
  • 14篇齐永文
  • 12篇彭冬永
  • 11篇黄振豪
  • 10篇沈万宽
  • 7篇李奇伟
  • 7篇安玉兴
  • 6篇黄振瑞
  • 5篇梁启如
  • 5篇郑泽军
  • 5篇谢静
  • 4篇杨春强

传媒

  • 27篇甘蔗糖业
  • 12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糖料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种子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广西蔗糖
  • 2篇Agricu...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2007年全...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粤糖07-817的选育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粤糖07-817是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作母本,ROC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粤糖07-817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有效茎多,中大茎,蔗茎均匀,脱叶性好,抗倒伏;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性强;早熟、高产、高糖、综合性状好。2009~2014年品种选育试验和广东省区域试验6年新植5年宿根蔗茎产量达129340 kg/hm^2,含糖量达20103 kg/hm^2,分别比ROC16(CK1)增产36623 kg/hm^2和5971 kg/hm^2,比ROC22(CK2)增产10256 kg/hm^2和1854 kg/hm^2。
潘方胤文明富吴文龙李奇伟齐永文彭立冲杨春强杨俊贤
关键词:甘蔗含糖量品种选育
甘蔗新品种粤糖00-318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粤糖00-318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86-163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植株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容易脱叶,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318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种ROC10高24.20%和29.90%,比ROC16高15.43%和14.43%,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甘蔗蔗糖分分别比ROC10和ROC16高0.64个百分点和低0.09个百分点。
吴文龙刘福业杨俊贤陈勇生潘方胤陈月桂齐永文邓海华黄振豪梁启如郑泽军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新品种粤糖04-245的选育研究
粤糖04-245是以粤糖94-128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糖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特性.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4-245细胞质源为班扎马新黑...
吴文龙刘福业潘方胤吴建涛文明富杨俊贤
关键词:甘蔗杂交选育
文献传递
粤糖00-236不同浓度石碳酸溶液浸种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以不同浓度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进行单芽浸种试验。结果表明,0.4%的石碳酸溶液对甘蔗梢部嫩芽进行浸种消毒,可极显著地提高其发芽率,促进甘蔗的有效分蘖,提高成茎率,改善甘蔗品质,提高蔗糖分,并最终实现甘蔗的增产、增糖和增效。说明0.4%的石碳酸溶液可以作为甘蔗浸种消毒杀菌的药液。
潘方胤刘福业吴文龙黄振豪杨俊贤黄振瑞陈毅兴
关键词:甘蔗石碳酸浸种发芽率
甘蔗新品种粤糖55号的选育被引量:11
2008年
粤糖55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特早熟,高产稳产。平均每公顷蔗茎产量比ROC10号增产36.7%,甘蔗11~12月平均含甘蔗蔗糖分15.23%,比ROC10高1.02%,比ROC16高0.57%。
杨俊贤安玉兴黄振瑞刘福业吴文龙潘方胤黄振豪
关键词:甘蔗特早熟高产稳产
甘蔗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以33份甘蔗品种(系)为试材,对甘蔗11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蒸煮液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关系不密切,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的糖锤度、转光度、视纯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观测旋光度、蔗汁蔗糖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蔗汁转光度和重力纯度、甘蔗蔗糖分与蔗汁重力纯度和直接旋光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蔗汁转光度、重力纯度和转化旋光数对甘蔗纤维分含量均有直接正效应,甘蔗蔗糖分受蔗汁糖锤度、转光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和观测旋光度等6个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品质指标可用蔗汁糖分、蔗渣糖分和甘蔗成熟度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96.14%。
陈月桂黄振瑞安玉兴吴文龙潘方胤
关键词:甘蔗品质指标
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的防虫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5%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上的总体防虫效应、速效性、持效期等,为其在粤糖60号大田生产上配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粤糖60号为供试甘蔗品种,设5%杀单·毒死蜱药剂处理,与常规农药3%呋喃丹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采用沟施、撒施覆土方法进行杀单·毒死蜱防治粤糖60号易遭受的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粤糖60号种植时和大培土时每667m2各施用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6kg,对甘蔗螟虫、绵蚜虫、蓟马和地下害虫金龟子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减少品种遭受虫蛀茎为害,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粤糖60号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注意因虫选药、科学合理用药,尤其是螟虫、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块种植该品种推荐配套使用5%杀单·毒死蜱进行防治,以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潘方胤陈月桂彭冬永杨俊贤吴文龙吴建涛文明富陈顺陈勇生
关键词:配套栽培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粤糖60号)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粤糖03-393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分别为105.726t/hm2和17.147t/hm2...
刘福业李奇伟陈月桂杨俊贤邓海华吴文龙潘方胤吴建涛陈勇生
关键词:高产栽培杂交选育甘蔗
早熟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的选育
2012年
粤糖04-252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4-128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中至中大茎、糖分高、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病性能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4-252公顷产蔗95.160 t,比CK1、CK2和CK3分别增产20.9%、22.6%和1.5%,与CK1和CK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糖14.670 t/hm2,比CK1、CK2和CK3分别增产26.4%、25.2%和4.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粤糖04-252甘蔗蔗糖分含量在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达15.44%,比CK1、CK2和CK3分别提高0.67%、0.35%和0.43%,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粤糖04-252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含糖量、蔗糖分、抗逆性均优于对照种CK1、CK2和CK3,已在粤、桂、滇等主要蔗区繁殖试种。
陈月桂吴文龙潘方胤吴建涛陈康武郑泽军梁启如刘副业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用灰色关联法对11个甘蔗新品系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为探索甘蔗主要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2006年区域试验的11个甘蔗新品系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公顷含糖量、茎长、茎径、萌芽率、单茎重、有效茎、分蘖率,说明甘蔗公顷含糖量和茎长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甘蔗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黄振瑞潘方胤陈月桂敖俊华彭冬永杨俊贤
关键词:甘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